寒潮来袭!人身上有7个“暖气”开关,灸开它们,自带“暖气”少生病!

今年寒潮来得早,而且范围广。各位学友在注意穿衣保暖的同时,也要用好身上自带的7个“暖气”开关!

通过艾灸或按摩打开它们,自带“暖气”少生病!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御寒保暖,让你全身都暖起来!今天就推荐给大家试一试~
大椎穴:防感冒,消除全身怕冷
中医认为“大椎通阳”,因为这个穴位是督脉与六条阳经的交汇点,大椎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这也是缓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另外还可以在洗澡时先用热水冲大椎穴10分钟左右,直到穴位处皮肤泛红,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皆觉得温热时,再停歇,沐浴后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觉;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分钟,使得穴位处觉得酸胀发热即可。
大椎穴还可以预防调理感冒。如果觉得感冒袭来,出现头晕、头痛、鼻塞、咽痒等前驱症状,可以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或直接艾灸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能帮助身体振奋阳气,抗御外邪。
心俞穴:调理咳嗽,还可暖心
心俞穴是人体保健养生的重要穴位。心,指心室;俞是输注的意思,形容身体脏腑之气输注在人体背腰部的特殊穴位。
心俞不仅为心脏的背俞穴,它所属的足太阳膀胱经还通于心,心俞穴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通调气血的功效。
经常艾灸它,可以调控心气、振奋心阳。心脏搏动能力强,末梢的血液流通就会顺畅。而且能够调理失眠、健忘、咳嗽、恶心呕吐、头痛晕车等。
神阙穴:防消化不良,给全身供暖
人体先天的强弱与神阙穴密切相关,故被称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所以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
神阙穴是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的枢纽。经常刺激神阙穴是古今养生家的重要修炼方法,能够起到益气养血、调和脾胃、复苏固脱,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刺激神阙穴还能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涌泉穴:调咽喉痛,消除下肢怕冷
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
涌泉被称为“接地气”的枢纽,常艾灸此穴可以调节气血睡眠,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艾灸此穴,必然会促使下肢怕冷的症状得以缓解。
涌泉穴具有滋阴降火、祛风解痉、开窍醒脑、通经活络作用,也是调理咽喉肿痛,失音,小便不利等常用穴位。
大家每天早上醒后在床上也可以试试干洗脚。具体做法是用双脚掌互相搓,也可用右手搓左脚,左手搓右脚,重点搓涌泉穴。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增强寒冷时节的防寒保暖能力。
阳池穴:调寒湿问题,消除手脚凉
阳气不足,手脚冰凉是女性朋友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在天冷的时候尤为严重。根据中医的理论,使阳气运行到手脚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补充阳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按压阳池穴。
阳池穴属于三焦经,三焦是体内阳气的主通道,阳池穴是三焦经的根本大穴,如它名字一样是阳气汇集的穴位。
通过刺激阳池穴,能调动整个三焦经的气血,能增强人体内的阳气,可以促进体内气血的流通,更多的阳气输送到四肢的末端,手脚自然也就暖和起来了。
刺激阳池穴,更对脾胃、肾脏功能失调都有很好的帮助,凡是阳虚、寒湿及气血淤积所引起的问题,都可以来按阳池穴。
六、合谷穴:防风寒感冒,温暖各关节
合谷穴即常说的“虎口”。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 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 经常刺激合谷穴,能够激发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抵御外邪,扶助正气的作用。
同时能开发腠理,宣通毛窍,增强解表发汗,对于风寒、风热、体虚感冒的预防和调理均有益处。
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经验,大家知道,打喷嚏常常是感冒初起的征兆,请记住在打第一个喷嚏后,赶紧按摩合谷穴100下,要适当用力有酸痛感才行,这样按揉有非常好的预防感冒作用,大家不妨一试。
足三里:增强免疫力,更能耐寒
古人用足三里穴养胃气,以强身祛病,延年益寿,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末年。当时的名医华佗就以足三里穴治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即身体虚弱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刺激足三里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艾灸方法:1.8cm直径及以上的陈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躯干每穴30—45分钟,肢体每穴25—35分钟,慢慢延长,一日一次,连灸11天休息3天。
用好身上的这些“暖气” 开关,天气再冷,我们也能健康过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岐黄学社学友会

中医文化传承先行者,互联网在线学习课堂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