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巴尔古津”铁路机动战略导弹系统

铁路机动导弹列车被西方国家称之为“末日列车”、“死亡列车”,是一种直接从铁路上完成机动发射的导弹作战系统,当这些神秘的导弹列车经过严密伪装后,外表与普通货运列车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但车厢内却是已完全做好发射准备的洲际弹道导弹。平时,导弹列车穿梭于山地平原之间,而一旦遭遇核战争威胁,它将出库巡逻,融入其他正在运营的火车当中。倘若高层下令进入作战状态,它便会马上停下且做好进攻准备。车厢的顶部舱门向两边平移打开,内置机关会令导弹发射箱随即竖立,与地面垂直,只需一两分钟,共拥有30个分导核弹头、单个爆炸威力相当于55万吨TNT当量的3枚导弹便能迅速升空,向敌方飞去。

而要想将这些混杂在数千列普通货运列车中的导弹列车挑出来,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比如说我国装备了铁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时速超过300千米的导弹列车可在铁路线上大范围“漫游”,一昼夜机动距离可达7000千米,即可以轻松从我国最北端到达最南端或者最西端抵达最东端。要想始终保持对这列火车的跟踪监视,就必须同时动用300颗左右的侦察卫星,而这显然是完全不可能的。

竖起的“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其运载车厢的外形酷似普通货运列车,不容易被识别
一列“莫洛杰茨”导弹列车组成一个导弹团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首先,一套完整的铁路机动导弹系统背后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组成,指挥控制、后勤保障、铁路运行都是极大的考验,维持这样一列导弹列车的成本极高,需要强大后勤设施以及后期巨额的资金维护。再者为了时刻能迷惑敌人,铁路机动导弹系统还必须有多个掩护列车组成,而这都需要花费比常规核武器更多的资金。最后,由于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其特殊的储藏手段,使得它的生命周期较短,所以铁路弹道导弹只能作为其他导弹发射方式的补充,难以真正“独挑大梁”。

当然,铁路机动弹道导弹并非朝鲜的原创。世界第一种进入实战部署、也是全球最有名的导弹列车就是苏联时代的SS-24重型洲际导弹。不过,用火车充当导弹发射平台的想法也并非苏联原创,早在1937年德国就曾提出铁路列车发射远程火箭。

东西方处于冷战紧张状态时期,美苏两国为了在世界上争夺霸权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核竞赛,其间发展了不少神秘武器,前苏联的铁路导弹列车就是其中之一,导弹列车于1987年10月20日装备苏军后,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器系统震惊了整个西方,尤其让美国谈之色变、夜不能寐。

但是就如“墨菲定理”讲的第一条: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铁路机动导弹的研制是极为艰难的。根据南方设计局总设计师——苏联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费德罗维奇·乌特金后来回忆:“苏联政府给我们提出的任务是极为宏大的。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此前还没有成功案例。我们需要在一列火车上安放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但导弹加上发射装置的重量就超过了150吨。如何确保负重如此巨大的列车能在普通铁路线上行驶?如何给列车加装导弹?如何确保导弹列车行驶沿途的安全?沿途的桥梁能否承受列车的重量?如何实现导弹快速发射?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

“莫洛杰茨”导弹列车(上下图)
“莫洛杰茨”导弹列车和指挥台

由于技术难度较大,1985年2月27日至1987年12月22日,15P961“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系统进行了大量测试。该系统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一共进行了32次试射。而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则在苏联广大的铁路网上行驶了18次,里程超过了40万千米,行经了苏联的不同地貌区域(从北极苔原到中亚沙漠),以测试导弹列车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

1987年10月20日,第一个装备15P961“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导弹团开始投入战备值班。到1991年,苏联已经部署了3个装备15P961“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导弹师。其中,近卫导弹第10师部署在科斯特罗州科斯特罗马地区;导弹第52师部署在彼尔姆州别尔什金地区;导弹第36师部署在托木斯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

每个装备15P961“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导弹师都有1个指挥中心和4个导弹团,总共有12列导弹列车,每列导弹列车都有3具导弹发射筒。距导弹列车驻地车站1500千米范围内的铁路线都得到了特别加强,用新的承重较大的铁轨替换了旧的铁轨,用钢筋混凝土替换了木质枕木,路基也得到了砂砾加固。

“莫洛杰茨”导弹列车内的导弹发射筒
“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由17节全金属车厢组成

1991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英,并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在会谈中,两人谈及了军控问题。为了表示苏联方面的诚意,戈尔巴乔夫同意限制15P961“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活动范围,以减小对西方的威胁。回国后,戈尔巴乔夫下令导弹列车只能在驻扎车站附近活动,不能随意驶入苏联全国的铁路网。

苏联解体后,因为经费拮据,加上顾及和西方的关系,俄军的导弹列车出动更少了。然而,1994年2月至3月,在第一次车臣战争前夕,为了展示自身的大国力量,俄军部署在科斯特罗马地区的一列导弹列车驶入了全俄铁路网,进行战备值班,该列车至少开到了塞兹兰才折返。

“莫洛杰茨”发射导弹瞬间

美国一直对苏联的铁路导弹系统十分忌惮,称其为“核幽灵”,导弹列车的外形酷似普通火车,配合俄罗斯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铁路系统,使得它的战斗路线长度惊人,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行驶上千公里,还可以随时停车发射导弹,即使现代化的间谍卫星,也很难识别出哪辆是配备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的列车。 苏联解体后,美俄展开一系列核裁军谈判,美国的首要诉求就是要求俄方销毁铁路导弹系统。1993年,根据俄美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俄罗斯必须在2003年年底之前退役所有15P961“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系统。此时,俄罗斯在科斯特罗马、彼尔姆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还有12列导弹列车在服役。尽管后来俄罗斯《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失效,但由于军费拮据,俄罗斯还是选择将导弹列车退役销毁。为了让导弹列车能驶往战略火箭兵的布良斯克修理厂进行拆毁,俄罗斯专门铺设了一条特殊的铁路线。2003至2007年,所有的15P961“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列车和导弹)都被拆毁,俄罗斯只保留了两列去除武装的导弹列车,分别安放在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铁路博物馆和奥托瓦兹军事技术博物馆。

铁路上的“莫洛杰茨”导弹列车
“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就曾让欧美忌惮不已

虽然15P961“莫洛杰茨”铁路机动导弹系统最终被拆毁了,但是俄罗斯人对导弹列车的执念却并没有就此终结。毕竟其生存能力很强。在俄罗斯和西方关系开始恶化后,许多俄军政高级领导人向俄总统提出恢复这一铁路导弹系统的建议。再加上战略火箭兵的需求驱动下,2012年,俄罗斯新一代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巴尔古津”系统的研制被提上了日程。新一代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将由莫斯科热工学院研制,计划部署5列导弹列车,每列导弹列车携带6枚最先进的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车厢数量与常见普通列车完全相同。相比“莫洛杰茨”铁路导弹系统,“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的战斗力有大幅提升,其导弹射程达1.2万千米,能够打击整个欧洲和美国境内的目标。由于俄罗斯已经有30年没有研制过同类产品了,因此新一代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研制进展十分缓慢。此外,莫斯科热工学院对于该系统的研发也并不积极,该院的首席设计师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反对研制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因此新一代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研制进展缓慢也就不足为奇了。

直到2014年12月,莫斯科热工学院才拿出了基于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RS-26“边界”洲际弹道导弹和R-30“圆锤”洲际弹道导弹的三种设计方案。根据俄媒披露的信息,俄战略火箭兵最终选择了基于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的方案。

2014年12月,在媒体见面会上,俄战略火箭兵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中将宣布,新一代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正式研制很快就会开始。卡拉卡耶夫中将透露,“巴尔古津”系统的战术技术任务书将在2015年下达,预计2016年年中完成设计。然而到了2015年12月,俄罗斯国防工业部门的一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财政困难,“巴尔古津”系统的研制进度被推迟了,设计方案的提交日期将推迟一年多,全部研制工作直到2020年才能完成。2016年5月12日,塔斯社报道,“巴尔古津”系统的设计方案已经大体完成,部分复杂的子系统已经被建造出来,但是批量的时间表还没有确定。

“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示意图(上下图)

2016年11月,“巴尔古津” 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进行了首次试射。“巴尔古津”基本上克服了“莫洛杰茨”的缺点。“巴尔古津”使用的是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RS-24全长23米,直径不足2米,质量为47吨,射程为11000千米。通过使用更轻的材料,推力更大的固体材料,“亚尔斯”导弹在实现和RT-23 UTTH差不多性能的同时轻很多,目前市面上普通货运车厢的载重量普遍在40到60吨之间,完全可以承载“亚尔斯”导弹。因此“巴尔古津”系统得以设计得和普通的货运列车外形完全相同,行驶过的铁轨不需特别加强,隐蔽性大大提升。“巴尔古津”系统的导弹数量也从3枚提升到6枚。外形和普通货运列车毫无区别可以可以在任何铁路路段行驶,实现在俄罗斯全境内任何地点发射。侦察卫星完全无法从铁轨和列车外形的异样来分辨“巴尔古津”系统,其隐蔽性大大提升。由于“巴尔古津”系统的导弹车厢较轻,其仅需1台牵引机车,而不像“莫洛杰茨”系统那样需要3台牵引机车,在外形上极难分辨。可以和普通货运列车一同在普通铁路线上行驶,完全看不出分别,隐蔽性更好。虽然“巴尔古津” 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牵引机车外形和普通牵引机车一致,但其实其马力更大,是一种由两台柴油机驱动的大功率牵引机车。为了增加隐蔽性,“巴尔古津” 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可以在货车经常通行的地方运行,进行战备值班,以免被察觉。

“巴尔古津”系统导弹车厢三视图
强大的军备开支让俄罗斯国库一直面临重大压力,原计划2019年就服役的“巴尔古津”导弹列车宣布暂停,其实更多的是经济上的考量

然而,2017年12月2日,俄罗斯日报报道,俄军可能因预算紧张而取消“巴尔古津”系统的研制工作。2018年3月22日,塔斯社援引俄罗斯国防部一名消息人士的说法报道称,公路机动型的RS-26 “边界”导弹和铁路机动型的“巴尔古津”系统将被排除在俄罗斯《2018—2027年国家装备发展规划》之外。这是因为,“先锋”高超声速导弹系统对于俄罗斯国防来说更加重要,俄罗斯无力同时支撑“先锋”和“巴尔古津”的研制,只能优先发展“先锋”。

RS-24“亚尔斯”(Yars)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车底盘是白俄罗斯明斯克车辆厂制造的MZKT-79221底盘,该型8X8底盘为全轮驱动全轮独立悬挂配置,全长19.56米,宽3.45米,底盘自重40吨,最大载荷80吨,加上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及发射装置之后总重量达到近100吨。而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弹体本身长度达到了20.9米,发射重量为49吨,可以说又大又重,在铺装公路上最大时速为45公里/小时,机动性较差
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经过5辆备份车的照片,可见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庞大的体型尽显无余

尽管如此,“巴尔古津”系统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目前俄罗斯已经装备的公路机动型“亚尔斯”和“白杨-M”导弹相比,铁路机动型的“巴尔古津”独具特色,正好可以互补。

在隐蔽性方面,铁路机动的“巴尔古津”要更胜一筹。因为公路机动的运输发射车将导弹发射筒裸露在外,并未包裹在货柜中,所以无法伪装成民用车辆。根据俄罗斯军事网(Military Russia)的信息,“白杨-M”导弹发射车全长(包括导弹发射筒,下同)22.303米,宽4.5米,高4.5米。而目前尺寸最大的40英尺加高集装箱车的集装箱长12.2米,宽2.44米,高2.9米。两相对比,导弹发射车的尺寸比集装箱货车大得多。而且,单辆导弹发射车往往难以独自行动,还需要配备作战指挥车、通信车和保障车才能形成战斗力。这样一个车队极为明显,难以隐蔽。

相比于普通货运列车,“莫洛杰茨”的车厢体积明显更大,隐蔽性较差

相比之下,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隐蔽性就好得多。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隐蔽性取决于弹道导弹的质量和铁路网的密集程度。如果导弹过重,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各节车厢就需要更多的承重轮、更多的牵引机车,和民用列车区别明显,隐蔽性不好。在这方面,“巴尔古津”的前辈“莫洛杰茨”就不尽如人意。“莫洛杰茨”所使用的RT-23战略导弹全长21.9米,最大直径为2.4米,质量为104.5吨,射程为10000千米。“莫洛杰茨” 系统包括3个带弹发射模块(3枚导弹),车厢总数为17节,需要用2~3辆DM-62型内燃机车牵引。

如此庞大的目标,和3辆牵引机车的明显特征令“莫洛杰茨”很好识别。为了规避侦察,苏联只得下令让大型货运列车也配3辆牵引机车。而且,“莫洛杰茨”系统带弹的发射车厢的质量达200吨以上,作用于路基的载荷远超苏联交通部所规定的临界载荷130吨,对铁轨的磨损极为严重。为了保证“莫洛杰茨”的正常行驶,苏联对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基站附近1500千米范围内的铁轨进行了加强,换上了更粗的钢轨,枕木换成了钢筋混凝土材质的,路基的瓦砾堆叠得更加密集。这些情况都被美国的“锁眼”KH-11型侦察卫星发现,从而确定了“莫洛杰茨”可能行经的路段,并制定了通过核弹饱和攻击打击区域内铁路节点乃至整个区域,从而摧毁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计划。所以,“莫洛杰茨”的机动性和隐蔽性都有限。不过,根据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估计,即便要摧毁隐蔽性不佳的“莫洛杰茨”,所需的导弹数量也是惊人的。相比于“莫洛杰茨”,“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导弹系统要轻得多,可以在普通铁轨上行驶,无需特殊加固,而导弹车厢也与普通货运列车的外形保持一致,因此其在隐蔽性方面要胜过“白杨-M”等公路机动导弹。

RT-23 UTTH导弹

在生存性方面,“巴尔古津”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巴尔古津”系统的速度超过100千米/时,而“白杨-M”导弹发射车机动速度仅为40千米/时。更快的速度使得“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导弹系统更难被定位和打击。此外,由于轨道列车比导弹运输发射车更大更重,可以把防护做得更强。因此,只要核弹不直接命中,或在极近距离内爆炸,铁路机动导弹系统都可以生存下来,并发起核反击。早在苏联时期,苏联人就曾对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在核爆冲击波下的生存性进行过大量测试。1988年,苏联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靶场对“莫洛杰茨”系统的列车进行了电磁辐射作用试验与防雷电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1991年在第53科研试验靶场,苏联人将1节导弹发射车厢和1节指挥车厢置于距核弹(TNT当量约为1000吨的核反坦克地雷)核爆中心850米处,而另1节发射车厢置于距核弹仅450米处。核弹引爆后,在爆炸点形成了直径为100米、深10米的大坑,却仅仅使距其最近的那个发射车厢脱离了发射准备状态,重新加载了车载计算机后,仍旧成功地完成了模型弹的发射。相比之下,导弹机动发射车的导弹发射筒裸露在外,在核冲击波中受到损伤的可能性更大,生存性较差。

不过,在发射准备时间上,公路机动导弹要略胜一筹。以“白杨-M”为例,其导弹发射车在接到发射命令后要先在水平状态下打开发射筒的前盖,将其解锁丢弃,再启动各个控制箱,给惯性器件和伺服机构通电,使导弹进入发射状态,之后就要将导弹快速调平与起竖,导弹在起竖后即可立即发射,发射准备时间仅为15分钟。而铁路机动的“巴尔古津”在发射前先要用拨线装置将铁轨上方干扰发射的电缆网拨开,之后打开发射车厢盖,液压系统将带弹发射筒推至垂直位置,火药蓄压器将导弹弹射出筒。弹射至20~30米高度后,导弹尾部的辅助固体发动机点火,将导弹推斜,以免尾焰烧灼列车和铁路。由于在电气化路段多了拨线环节,因此“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发射准备时间略长,这是其不利之处。

此外,铁路机动的“巴尔古津”的运营成本相对比较高。在和平年代,铁路运输十分繁忙,为了保证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机密性,就需要协调它和其他列车的运行,不能进人口众多的大站,在黎明或黄昏悄悄地过站。这样一列特殊的列车在铁路线上“游荡”,会给正常的列车调度带来延误等诸多问题。

卫星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中心拍摄到的“巴尔古津”

总而言之,铁路机动的“巴尔古津”与公路机动的战略导弹各有千秋,它们的使用也取决于具体环境。所以,要想确保核反击的可靠性,最好同时发展公路机动导弹系统、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在和平时期,公路机动导弹系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维持核威慑,而在战时,一定数量的铁路机动导弹系统则是核反击可靠性的有效保障。

此前“巴尔古津”的研制被取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政治考量,俄当局希望《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期后能得以延长,以减轻军备竞赛的压力,因此不希望在此之前给美国人以口实。但随着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续约谈判陷入僵局,军事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为“巴尔古津”的复出创造了可能。

“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导弹会重出江湖?

当下,在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北约的军事威胁程度比冷战时期更高,众所周知,美国为了对抗俄罗斯,便联合北约对其进行军事制裁,除了在俄罗斯边境建立军事基地外,还多次在俄方边境举行军事训练,以示威胁。俄罗斯将被迫采取措施对抗北约军事威胁,而重启让北约最为忌惮的'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则是一个十分有威慑的手段。

“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俄重新配备这一铁路导弹系统,将让美国在决定对俄发动侵略时,不得不考虑遭到核报复的可能性。考虑到“巴尔古津”具有诸多优势,而且在项目被取消之前,技术方案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其重出江湖也并非难事,就如俄军事专家弗拉基米尔·叶夫谢耶夫表示:“一旦国家领导人作出决定,'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项目可在3至5年内完成。”

文章转自每日舰载武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