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性教育 | 《竞石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性教育
人有精神追求,这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引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智慧里,最大的特色是兼具心学。兼具心学的教育,让中国这些精英阶层的读书人都有精神的追求。
(一)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一直是精英阶层才有条件成为读书人。作为平民的普罗大众,并没有条件识字读书。在民间,虽然不是人人都是读书人,但中国的精英士绅阶层融合儒释道等诸家观点的综合精神追求和道德标准,通过各地家族——“有人就有祠堂”的祠堂体系来影响所有的国人。
正是因为这个独特体系,让中华民族文化繁衍生息几千年,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和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学校主要是传播知识,所以西方必须要有宗教和教堂这个体系,来辅佐人们的心性教育和维系人们的精神追求,以及寄托人们灵魂的归往。
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是人,都会有精神追求。一个社会,如果人们只是过度单一追求物质需求和欲望满足,必然导致精神追求的萎靡。
(二)
近代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中国教育体系全面复制了西方学校的知识教育体系,但中国又不可能全面复制西方的宗教和教堂体系,而中国民间的祠堂体系早已崩塌,道德体系和标准也越来越模糊,以至于当下中国人信仰缺失、精神追求迷失。
当人们只相信唯物主义之后,所谓唯心的心灵追求和灵魂去处都已经没有了着落,各种社会乱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学校,必须要教堂、宗教来辅佐人们的心性教育,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宗教不是必须的存在,因为中国主流的道家和儒家都是含有心性教育的。在心性教育方面,最擅长的佛家就更不用说了。
几千年来的中国,虽然没有西方的宗教和教堂体系,但民间的祠堂体系却是维系人们精神追求和灵魂去处,甚至是维系道德体系的重要场所。
(三)
“上施下效、长善救失”。
关于教育的突破和变革,我们并不太担心孩子们,我们更担心的是家长们。
家长改变,孩子自然改变。如果自己不改变,只是要求孩子改变,或者一味地抱怨社会机制不完善,又或者总是要求学校做好,那我们孩子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
孩子们的问题,其实是源自于父母的问题;父母的问题,当然又是源自于社会的问题。我们孩子的言行,很大程度上,只是父母的复印件,原件当然是父母。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潜移默化的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四)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是我们教孩子做什么,而是家长、老师自身要做什么。
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父母言传身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按照传统文化的智慧教育,那我们不仅是要求孩子做好,我们更要反观自己,反问自己,做到每天与圣贤同行了吗?
家长的自我修身和对孩子们的言传身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持续坚持是至关重要的。
《论语》里说:“每日三省吾身。”

《大学》里讲:“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与圣贤智慧同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们可以不贪多求全,如果能够做到每天学习一句圣贤之教,哪怕一天一句。正所谓,“经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持续坚持下去,我们终将看到孩子们的心性发生智慧的变化。
(五)
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知识的学习,更在于内心智慧和光明的开启。
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心具足,不假外求。”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进程中,不断启发孩子们本自具足的天性善念才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人对于学习和教育都是持着“贪多求全”和“向外找”的观念,今天学习研究一个事物,明天学习研究一个事物。
这些都是向外去求圣人之道,而从来没有跟自己的内心发生关系。
龙场悟道后的王阳明认为,我们的心“本自光明”,何必总是“向外找”?我们更应该“向内求”,这才是圣人之道。
王阳明认为,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拥有一颗纯洁的心,而很多人成年之后的变化,并不是那颗心给换掉了,心还是那颗心。只不过婴儿时期的心被成年后的物欲、私欲所遮蔽,锈迹斑斑,一点光明都没有了。
所以说,探寻圣人之道,并不是向外去求,而是回到自己内心的最深处,因为那颗纯洁的心和圣人之道一直都在。

王阳明以“致良知”三字道破:
“我心即天理'——之天地人之道;
“圣人之心、人人本心具足”——之圣人之道。

(黄竞石.2020.11.1)


本文为《竞石说》卷七“现代家庭观”之第二篇
《竞石说》——从“文以化企”到“文以化人”的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