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这86个问题,方能读懂《道德经》,把握好人生之度
“度学”
度学创始人李云飞在他的新著《老子与度:【道德经】度学解析》每节后提出了几个问题,综合起来有86个。如果思考明白,就能读懂《道德经》,把握好人生之度。
1.老子的生命为什么能够达到千古流芳的完美高度?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放大生命价值,提升生命存在的亮度。
2.人生难得知己,遇合知己无疑对成就事业有重大意义。从老子与尹喜遇合而催化创生《道德经》案例中,你认为能够遇合知己,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司马迁说老子是“隐君子”。假如你换位于老子,即你模拟老子,从度的把握视角,如何理解“隐君子”的“隐”?
4.如何理解“度”即是“道”,“度”是“道”中的“道”,“度”是“至道”?
5.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你认为“道”的属性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6.如何理解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的本意是什么?
7.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负阴而抱阳”及“和”的本质是什么?
8.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是什么?
9.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的“不争”本意是什么?
10.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你认作为一个“道者”最重要的思想行为特征是什么?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能够成为“道者”?
11.请列举生活中的案例说明,如何把天道与人道统一起来。
12.如何理解“不出户,知天下”?这对我们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减少对世事的片面性、表面化认识,提升对世事的本原性认识,进而增强对世事发展变化的预见性,有什么境界论和方法论意义?
13.从不同的维度思考老子所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对增强开放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真理性探求的价值。
14.结合自身,谈一谈对“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这句话的理解。
15.老子所说的“静”是事物静止不动的状态吗?
1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把老子所说的“静”作为一种方法、智慧,对观察认识事物的根本,对正确处理人生矛盾、社会矛盾有什么启发。
17.“为学”与“为道”的区别是什么?
18.举例说明把“认识外物”与“认识自我”有机结合起来,对回归真己、保持生命平衡并过符合生命真义的生活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意义。
19.谈谈你对知行合一的认识。
20.结合现实正、反案例,说明如何把握好行为之度,使行为始终保持善治性。
21.如何理解“道”对万物之间关系的平衡作用?
22.老子说,“道”的品质是“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结合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等,谈谈“道”为什么能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3.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结合打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谈谈对“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正”的辩证认识。
24.怎样才能克服自身的封闭与偏见,打开通向真理之门?
25.谈谈尊“道”守“正”对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6.老子揭示的“道”对今人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27.联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实际,思考讨论我们的生活在哪些方面需要回归正道。
28.思考讨论如何传承、丰富、发展老子“道德”之学,并进行旨在利国利民利世界的创造性转化?
29.“道”与“德”是什么关系?
30.怎样理解老子所说的“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理解。
32.列举古今中外“上善若水”的案例。
33.谈谈你对道德教化与积累应当尽早开始的看法。
34.反躬自问若干问题,如,我有道德底线吗?我的信用度高吗?我的动机、言行利国利民吗?
35.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母。我认为,人皆由父母融合而生。请拓展这一思想进入家族传承领域,作为父母,请谈谈在孩子道德养成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传承方法。
36.结合实际,讨论提高公众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道德风尚,进而以国际视野增强国家道德竞争力的途径。
37.分析老子提出“无为而无不为”的时代背景。
38.分析讨论“无为而无不为”与“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天下将自正”的辩证关系。
39.如何理解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中蕴含的辩证思维。
40.分析讨论:为什么“无为”反而能够赢得民众尊敬,处于“莫能与之争”的圣境。
41.举例说明“无为”是对“度”的另一种精妙把握。
42.如何理解“无中生有”“道法自然”是重要的创新原理。
43.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作为一种智慧,能够为创新活动创造宽松环境。
44.分析坚守独立人格对创新的意义。
45.为什么说创新有度?列举古今中外正反案例,分析保持创新的善治性对国家、对世界具有的重大意义。
46.分析动与静的关系。
47.《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请列举古今中外正反案例,谈谈对“动善时”的理解。
48.《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请列举古今中外正反案例,谈谈对“静为躁君”的理解。
49.讨论:如何在学习、工作、生活、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增加定力,减少盲动、躁动,做到静以良动。
50.结合实际生活,讨论老子所说“物壮则老”“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对把握好物质欲望之度,提升生命平衡度的方法论意义。
51.老子把“俭”作为人生三宝之一。结合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生态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谈谈你对“俭”的理解及致“俭”的行动方案。
52.思考讨论:你心中的“适度”生活是怎样的?
53.老子说:“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请分析思考为什么“大道”能够达到“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的圣境。这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有何启示?
54.请列举古今中外对地位荣耀之度把握得好的人物,并进行分析。
55.老子认为,坚持“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就能够形成大国小国“各得其所欲”的和谐局面。请结合当下国际形势,谈谈你认为大国与小国之间应当构建什么样的长效机制,才能够达到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共同发展。
56.从《道德经》言辞表达方式、蕴含的丰富哲理,分析思考《道德经》的言辞为什么是有度的。
57.从提升自身幸福度,构建与他人、社会乃至自然界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出发,谈谈你对言之有度的理解。
58.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思考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言辞极端化。
59.思考分析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君子与小人之说词?君子与小人都到哪里去了?
60.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君子与小人的看法?
61.如何戒除自身的小人之性,长久保持君子风度?
62.《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思考讨论:为什么研修、明白自然之道,并且累积道德修养,有利于身体健康长寿?
63.“道法自然”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你是如何理解的?
64.反思与讨论: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习惯都有哪些?
65.谈谈如何才能保持一颗童心?
66.讨论:仁义善爱之风盛行的途径。
67.讨论:如何辨识仁义善爱中的虚假成分,如何提升仁义善爱中的真实度。
68.为什么说慧仁慧义、慧善慧爱是善始善终的秘钥和法宝?请举例说明。
69.分析“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作为一种教育智慧对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的价值。
70.传承物质财富与传承精神财富(探求真理的精神、为人处世的善治性方法智慧等)哪个最重要?列举古今中外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71.思考讨论:如何把生命的潜在力转化为有利于创新的现实活动力?
72.举例分析古今中外“隐度型政治家”利国利民的典型案例。
73.分析老子“无为而治”的辩证思想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
74.老子为何强调道德教化要突出重点,以统治阶层成员为主?
75.结合古今中外正反案例,说明把握好事前之度,“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对治理国家、保持社会安定的方法论意义。
76.老子很重视“静”。结合自身素质,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在面临纷繁复杂的矛盾问题时,保持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主动应对的定力。
77.分析以和为贵,以平衡为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78.老子说:“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分析:“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对构建平衡和合的国际关系有什么方法论意义。
79.分析:圣人作为理想人格,其完美之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80.结合自身实际,度量与圣人的差距在那些方面?又能够努力达到什么程度?
81.结合自身实际反思:我是度圣者?我是适度者?我是行度者?我是知度者?我是度者?我是无度失度者?
82.分析思考:为什么不能成为无度失度者?
83.为什么说“道”与“度”是一体的?
84.为什么说动态平衡对万物万事具有普遍意义?
85.思考讨论:高举科学旗帜,弘扬科学精神,启动创造性思维对传承丰富发展老子之道说的现实意义。
86.思考讨论:为什么说中国能够持续强大、持续繁盛并引领人类的未来,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文化能够达到且具有这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作者简介
李云飞,号度知,度学创立者,度体书法创造者。出版的度学专著有《度:1+1=1》《度家·度语》《度学》《度经》。书法专著有《度风竹韵:度知度体书法字库》《度体书法教程》《度学句典》《度知墨迹》。
编 辑:度学·度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