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沈阳故宫(18)——黑吉辽自助游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最早,是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次之,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最晚,为乾隆所建,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乾隆帝对盛京皇宫进行了多次改建和扩建,形成了先皇旧宫与皇帝行宫并存的特色。沈阳故宫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到沈阳能不参观故宫嘛?所以俺们离开北陵公园,就直奔沈阳故宫。
01 沈阳故宫在市中心,穿过热闹繁华的大街,就从这里进去的。
沈阳故宫是在明王朝走向衰弱,满族不断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续建了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大内宫阙。就是在崇政殿里,皇太极将女真改称为满洲,并于1636年将国号改称为“清”。
02 进第一个牌坊,继续前行,可以看到路面宽阔,红墙黄瓦,皇家气派。
03 到了“大清门”,为清太宗皇太极所建,右上角有满汉文“大清门”竖匾。
沈阳故宫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结构,这里属于中路,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永福宫等。大清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之前,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大门为大清门。
04 进大清门,先见到一个大院,向后面的宫殿走去。
05 走近宫殿,可以看到这座宫殿的名称叫“崇政殿”,是皇太极日常临朝的地方。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殿内“彻上明造”绘以彩饰。
06 欣赏崇政殿的中央布局。
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接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崇德元年(1636),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东巡”诸帝于此举行“展谒山陵礼成”等庆贺典礼。
崇政殿室内的宝座、屏风等陈设,并非清太宗时期的原貌,而是乾隆十二年(1747)根据乾隆帝的旨意重新设计制做的,堂陛之内的屏风宝座,是乾隆特命仿北京故宫乾清宫所用加以缩小精心制作的,宝座、屏风各以九条龙做为主要装饰,全部罩以金漆。屏风上的四言十二句铭文,与乾清宫屏风上的完全相同 。陈设在龙椅前后的鹤式烛台、熏炉、塔式香亭、甪端、“太平有象”等,都是乾隆年间宫中精制的珐琅礼器。
抬头看,“正大光明” 大匾高悬,这四个字是顺治帝御笔亲书。
07 平视崇政殿中央结构
御座被放在呈“凸”形的木制堂陛上,堂陛由须弥座和华盖组成,支撑华盖的是四根蟠龙的金柱,前边是火焰流云围绕腾飞的金龙蟠柱,柱后是贴金雕龙大屏风和辉煌奢华的金龙宝座。殿内的蓝底金边对联出自乾隆皇帝手迹:“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金龙蟠柱的上面悬挂着一幅黑漆金字诗匾,也是乾隆皇帝遒劲有力的手书。
08 镜头左移。崇政殿内很多的摆设都是乾隆年间宫中精制的珐琅礼器,前方这个大家伙叫珐琅熏炉。对称摆放,这种大型珐琅熏炉右边也有一只。
09 看墙壁上的雕塑彩绘,精美异常。
10 欣赏之余,可在长櫈上坐一坐,也是不错的选择。
11 老伴站的地方是崇政殿的背面。
12 崇政殿的北边有一座凤凰楼,三层,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
凤凰楼位于崇政殿之北,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有三层,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站在此处,可以看到凤凰楼一楼大门上的蓝底金字“紫气东来”匾,是乾隆御笔亲题的。
13 皇家的寝宫。
清宁宫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
14 皇家婴儿的吊床。
15 出后宫,见到小花园。庭院花圃,回廊曲折,体现中国园林之美。
16 这就是有名的大政殿。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也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1636定名笃恭殿,后改称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两明柱各有金龙盘柱,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1644年,即顺治元年,皇帝福临就在这里登基继位。
17 走近大政殿,观赏二金龙盘柱,仿佛在争夺中间的火焰珠,气势不凡,龙腾生威。
18 走进大政殿,欣赏中央布局。
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特别是巨幅金色楹联尤为醒目:“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是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题写。
19 镜头左移上抬,欣赏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
20 远观大政殿和两侧的十王亭。
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此建筑布局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所仅见。其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这里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这种君臣合署在宫殿办事的现象,历史上少见。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篷。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离开大政殿和十王亭,就去参观沈阳故宫的馆藏,很多都是清宫帝后御用之物,如清入关前使用的满蒙文信牌、印牌,清代皇帝使用的弓箭、刀剑、马鞍,清宁宫萨满祭祀用具,康熙、乾隆时期用于宫廷典礼的乐器以及清历朝帝后玉宝、玉册等等。沈阳故宫尤以明清书画、清宫御用陈设工艺品和清代织绣服饰等最为著名。比如瓷器,沈阳故宫所藏多为清代康、雍、乾盛世的官窑瓷器,青花、釉里红、五彩、三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单色釉、仿古瓷、仿生瓷等,价值连城。因篇幅有限,仅挑选三件与大家共赏。
21 康熙青花棒槌瓶。
22 乾隆粉彩八桃天球瓶。
23 乾隆青花红彩云龙纹大盘。
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馆的展品时,当时只拍摄了展品的照片,没有拍摄标签说明。写这篇游记时,只好根据自己的知识,加上简单的说明,如有误,敬请指正。
因为明天就是中秋节,想赶回天津和女儿一家共度佳节,至此,沈阳之行就算结束。明天赶早乘火车去山海关,晚上到天津,咱们山海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