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于太空】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是航天文化产业的使命
人类总是希望至爱亲朋永远不要离开自己,也因此而发展出了无数诗歌、故事和其他艺术形式。卫星或许是其中最新的一种——
12月4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刚刚完成的发射中,用猎鹰九号火箭把64颗小卫星送进了太空。如果仅仅从卫星数量来评价,这是美国历史上一箭多星发射数量最多的一次。然而,媒体的焦点,似乎都集中在该次发射的另外一个任务上:100位亲人将他们的至爱,以特殊的方式,随着这次发射送入了太空,并且将围绕地球运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是一次带有一点浪漫主义色彩的葬礼,而这并不是马斯克本人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业务。真正提供这项服务的是一家叫做“极乐太空”的公司。这家公司用猎鹰九号发射的,是一颗叫做“极乐卫星2号”的立方星。仅仅从航天技术的角度来看,这颗卫星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卫星功能(无论科学实验还是业务应用功能都不具备),然而它为用户所提供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服务。
在新闻报道中就提及了这样一位享年36岁的航天迷。他一生热爱航天,多次前往发射场观看和拍摄航天器升空的场景。他去世之后,家人遵从他的遗愿,用250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极乐太空”公司的服务,帮助这位航天迷以另一种形式“圆梦太空”。
亲友可通过软件实时追踪卫星的位置
“极乐太空”公司为用户们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场景:自己的亲人化作星辰,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新造访。当人们根据星历表仰望天空,会感到“那里有我的亲人,在俯视大地”。人类总是希望至爱亲朋永远不要离开自己,也因此而发展出了无数诗歌、故事和其他艺术形式。卫星或许是其中最新的一种。这些形式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文化”两个字。这就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航天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很显然,现有的航天文化产品并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哪怕在商业航天活动和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也是如此。虽然在美国诞生了大量航天主题的影视作品、科幻作品、纪实文学和电子游戏。但多数追求感官刺激,少数则进行了过于深沉的哲学探究,直接服务于个人情感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几乎没有。因此,“极乐太空”公司算得上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在其他地区的市场上——包括中国——这种供需之间的缺口就更大。
因此,有志于商业航天的人们,确实应当更加深刻地认识航天文化产业,认识航天产品、航天服务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空隙。普罗大众对航天和宇宙,对人类的空间探索活动有哪些情感上的需求呢,除了科幻电影、科幻小说、科幻电子游戏之外,还有哪些形式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航天文化除了影视作品,还应该有更多方向
这就需要商业航天的从业人士们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把文化向型号科研活动延伸,发现工程技术中的文化特质和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更加深入地体会和提炼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对宇宙、对航天器、对各种航天活动的情感认识与需求。两方面的努力相结合,就有可能创造出新的航天文化服务内容和表现形式,形成大发展的增长点。
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未必能实现的创意作为参考:如果能用低轨道卫星向大气层投射影像,在地面人们肉眼可及的天空中形成大型文字或图案,供消费者用手机或其他方式定制,或许会提供一种新的表达形式,不但能让求婚的青年男女们多拥有一种浪漫的表达方式,也能提供有效的公众传播手段。虽然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想法,但是如果真正确定想法后要落地时,总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
实际上,人类的文化艺术内容和情感表现形式,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从洞穴石壁上的绘画到石刻,从竹简到纸张和绢帛,从胶片到磁带,再到各种数字记录和播放工具,不但见证了人类在冶金、工具制造、纺织、机械、化工、光学、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进步,也体现了人们在不断探索未知世界、认识自身中产生的情感与思想,推动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的不断进化。
那么,航天技术的发展是不是也应当催生出具有独特性和历史必然性的文化艺术内容,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呢?我们认为,答案应当是肯定的。而它的具体内容,应当由商业航天界的诸位——我们说的是所有人——从现在就开始用心发现和创造。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到宇宙人航空航天港,正在为这样创造性的一切搭建平台,我们期待着看到业界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文化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