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说明我不看好中证500的原因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非要我用一个指标进行选股,我会选择ROE(净资产...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非要我用一个指标进行选股,我会选择ROE(净资产收益率),那些ROE能常年持续稳定在20%以上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投资者应当考虑买入。

小七作为巴菲特的死忠粉,自然也是非常看重ROE这个指标,未来有时间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聊聊自己是如何运用ROE来选股的,但今天文章的重点是要聊聊为什么我十分不看好中证500的未来,请看下图:

小七用Wind统计了中证500指数自2007年成立以来到2018年历年的ROE水平,并且同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进行了对比,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12年来中证500的平均ROE只有7.74%,而上证50和沪深300的平均ROE则分别为15.19%和14.46%,几乎达到了中证500的两倍水平。

我之前经常听到有人说中证500是经济的放大器,弹性大,经济好转时中证500成分股的盈利能力就能大幅跑赢沪深300成分股。但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无论经济好坏,中证500的ROE就一直在8%上下的水平,前几年GDP增长接近10%的时候ROE也并没有很高,始终就是沪深300二分之一的水平。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不是说中证500成分股的年化净利润增长率要大于沪深300成分股嘛?为什么ROE会差那么远?这里就涉及到问题的关键,也是很多中证500支持者的盲点了。

没错,中证500的年化净利润增长率的确要比沪深300高,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就是中证500的净利润增长并不是完全靠内生增长,而是有很大一部分净利润增长来自于定向增发收购的资产,这些定向增发大大摊薄了原股东的每股收益,这就是为什么中证500的ROE始终上不去的根本原因。

为了用数据支撑我以上的观点,我还用Wind统计了中证500指数归属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增长率: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中证500指数平均的归母权益增长率竟然能达到10.82%,已经和上证50和沪深300非常接近了,但如果我们把10.82%这个数字减去中证500的ROE7.74%就能看出问题了:

10.82%-7.74%=3.08%

中证500的股息率大概是1%,PB是1.7,我做个简单粗暴的假设:把中证500指数整体看成是一个100亿净资产的公司,他每年做的事就是用这100亿净资产赚了7.74亿,然后分给股东1.7亿,最后再向机构定向增发4.78亿,年末净资产变成110.82亿,也就是说,中证500每年向二级市场拿的钱占到了他每年赚的钱的61.7%。

特别是定向增发最火爆的2015年和2016年,中证500每年的权益增长比率要达到ROE的两倍还多,也就是说那两年中证500所有成分股定增拿到的钱要比他们全部的净利润之和还要高!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个现象呀。

但出来混总要还的,由于2015和2016年定增的项目很多都无法达到对赌协议和预期的利润目标,所以在2018年中证500成分股计提了大量的商誉减值损失,使得股东权益大幅下降,最终全年的股东权益增长率仅为4.75%。

而沪深300则截然不同,如果用他每年的股东权益增长率减去ROE,可得:

12.59%-14.46%=-1.87%

考虑到沪深300每年的股息率大概是2%,PB是1.3,可以看出沪深300成分股给股东的回报还是非常好的:100亿净资产每年赚14.46亿,分给股东2.6亿,最后平均只向市场定向增发0.73亿。

小结

我们投资任何一项资产的收益率从长远来看都会无限趋近于该资产的ROE,之前投资中证500的收益率要比沪深300高,并不是因为中证500的股票盈利水平有多好,纯粹是因为市场给中证500的估值更高。

时至今日,中证500的PE水平依然是沪深300的2倍之多。然而中证500的ROE水平十多年来却始终只有沪深300二分之一的水平,显然配不上他现在的估值水平,所以这样的一个指数基金,我不认为有任何投资价值。

相关文章

再来聊聊目前中证500的估值

简单聊聊目前中证500的估值

十年如一,这三类股我不会碰

@今日话题 #价值投资# $招商银行(SH600036)$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 格力电器 万科A 美的集团 双汇发展 兴业银行 洋河股份 宁沪高速 500ETF 300ETF 爱尔眼科 长春高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