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像的力量——秦天星作品赏析
秦天星
1971年出生于云南,1994年本科毕业于新疆师大美术系,200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师大美院。新疆昌吉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石河子大学硕士生导师。新疆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新疆昌吉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院研究员、新疆画院院聘画家,北方油画院副院长。
《山像的力量》
韩国栋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秦天星的"裸山之境"系列油画作品,近两年频频入选国展,走入了更多人们的视线,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
《裸山之境--2021-9号》
240×120厘米 2021年
《动车进疆1号》
180×150厘米 2021年
《裸山之境--帕米尔之夏》
180×100厘米 2021年
《天山山像2021-13号--动车进疆之1》
320×130厘米 2021年
走近天星的“裸山之境”系列,不觉眼前一亮,新疆特有的地域地貌,在他的笔下唤发了别样地生机,山体(戈壁)的原有形态和色彩,任由绘画元素被打破与重构,从而,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双重驚喜。
《新疆裸山之境--悟山2》
200×80厘米 2021年
《天山山像之东天山记2》
240×120厘米 2020年
《新疆裸山之境2021-4号》
160×130厘米 2021年
入选“时代之光”中国第五届油画展(获终评入会资格)
《新疆裸山之境--悟山》
160×80厘米 2021年
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说:"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复杂的,但我们也赞美它们的朴素,这些作品组织了丰富的意义,在各种细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个意义和形式的结构整体"。
《泊水已去之地表风2》
240×120厘米 2021年
《新疆裸山之境2021-20号》
120×240厘米 2021年
《天山山像2020-10号》
160×130厘米 2020年
《新疆裸山之境亦石亦山2》
160×80厘米 2021年
天星调动了不同材料的特质和标志性的符号,基于视觉心理的感受,不断琢磨画面中强烈的冲击力,摆脱了景物的自然属性,任由画笔在手中自由转换,反复叠加重构,使自然属性被他魔幻地赋予了文化属性的向往。不断找寻物理的肌理形态,让每一次笔下偶然形态,凸显出某种心里暗示和精神指向,也就是当代性。
《新疆裸山之境亦石亦山》
120×120厘米 2021年
《新疆裸山之境2021-8号》
80×200厘米 2021年
入选精神·图式——第二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
《新疆裸山之境--东天山记》
200×80厘米 2021年
《裸山之境--山风》
120×120厘米 2021年
画面中自然肌理的微观形态,承载了象征性视觉张力和文化符号的某种暗示,让超越现实的锁碎与无奈,反思个体命运与宇宙命运的某种关联,远离了现实情绪向往,遨游在了一个未知而又神奇的世界。正是这种貌似粗砺笔触感觉,同时,又是内敛斯文无意间的秩序重组,使材料的偶然性彼此反复交互和神奇,使画面具备更强地视觉冲击力。
《裸山之境亦石亦山3》
160×80厘米 2021年
《裸山之境--山顶的风景》
120×120厘米 2021年
入选家园·乡情——“古堰画乡”首届全国风景油画双年展获入会资格
《罗布泊印象》
480×80厘米 2021年
《响动的大地-新疆山像之4》
150×180厘米 油彩 2020年
“如果一个艺术家不能通过形状和色彩把这样一些具有支配力量的话动表现出来,就不能说他掌握了形态和视觉的力量”(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P185)。我想,天星做到了,并且,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性表达。
任何形式都要表达一种超出形式本身的意义,天星很清楚未来的艺术之路怎么走,当然,也明白它的意义。
《新疆山像之响动的大地1》
180×150厘米 油彩 2019年
入选第四届“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展
《新疆裸山系列2020-河谷1》
100×80厘米 2020年
《水润荒山》
80×60厘米 油彩
2019年入选陕、甘、宁、青、新五省画院全国巡展
《天山山像2021——动车进疆5》
180×100厘米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