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觉得别人反复无常、看不透?因为你不懂这一点……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159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30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在变,但是变来变去,只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看不懂中国人的性格,你就不了解别人,也不能真正了解自己,为人处事难免碰壁。
那么,中国人的性格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1 喜欢说两句矛盾的话
中国人常说:“跟你讲两句话好不好?”然后说上两三个钟头,何止两句话,简直说个不停。
但是,中国人确实常说“两句话”,不过是两句矛盾的话。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和民族性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人的矛盾性格,是不是和喜欢说矛盾的两句话有关呢?
我们刚刚说完“事无不可对人言”,既然敢做,就没有必要隐瞒;一切坦诚以对,就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马上会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而且这三分还是比较不要紧的部分,说了简直等于没有说。
哪一句话对?都对。有时候事无不可对人言才合理,这时候必须完全坦白,有话就说,大家才会欣然接受。
然而有时候却逢人只说三分话才合理,这时候必须轻描淡写,避重就轻,简单而模糊地支吾过去,大家才觉得安心。两句话都对,只是相当矛盾。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好心有好报” “好心遭雷击”;
“不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识时务者为俊杰”“中流砥柱”;
“管闲事,落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例子多得很,不胜枚举。
所以,我们每听见一句话,最好马上想一想有哪一句相反的话。
把这两句矛盾的话结合在一起,兼顾并重,才不致只听一句话就信以为真,形成不圆满的断章取义。
2 两句话是品管上下限
品质管制的观念,好像现在才有,其实不然。
中国人常说的两句矛盾话,实在就是品管的上下限。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应该很早就具有品管意识,品质良好的成君子,品质不良的为小人。
例如说话,我们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为下限,而以“事无不可对人言”为上限。
例如张三和此事无关,以不提为上策,如果问起,仅能三言两语交代过去,免得背后议论,惹人反感。
李四也和此事无关,但他是我的同学,关系比张三密切,不妨避重就轻,说四分话。
王五和此事有关,但弄不清楚他的立场,所以五分五分,一半一半,看他如何反应,再作定夺。
龚六向来有事就和我商量,不同他说容易引起误会,和他说又怕惹出是非,既经问起,告诉他六分,保留四分,以便随时应变。
杨七是我兄弟,说出来彼此有个商量,先说七分。
刘八和我合伙,不说不行,当然要说八分。
姚九是我的参谋,只能稍有保留,至于什么时候才有必要全盘托出,到时再说。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拿品质管制的概念来衡量,是不是相当合理?
中国人有时候很坦诚,有时候又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逼得凶了,可能会扯谎;签了名,也可能反悔,是不是也属于品管的应用呢?
一般人只知道把品质管制应用在物料的处理上面,中国人很早就把品管的意识妥善地运用在说话上面了。
一句上限,另一句下限。凡是过与不及的,都属于不良的表达。
3 在规范内自由选择
中国人喜欢自由自在,就算皇帝的威权很大,照样觉得:“帝力于我何有哉!”但是自由自在要能不逾规矩,真是谈何容易!
孔子那样的圣人,都要等到七十岁,而且要通过不断地自我修治,才办得到。一般人要自由自在却不逾矩,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规范。
先贤把这种必需的规范,叫作“经”,含有“经常要遵守”,不可随意变更的意思。
“经”是规范,给大家一个范围,也就是品质管制的上下限,在限度内,人人有自由裁量的权利。
至于裁量得合理与否,那是个人的修养功夫。
最起码已经不逾矩,可以称为“规矩人”,如果功夫好,判断力强,就可以成为“合理人”,而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自由选择,称为权宜应变,简称为“权”。权宜应变要在规范内进行,叫作“持经达权”,或者称为“持经达变”,也就是常说的“以不变应万变”。
“不变”的“经”,是必须遵守的原则,“万变”的“权”,要因应实际的变化,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
拿不变的原则来因应万变的情况,可见中国人是有原则的,变来变去,万变不离其宗。
“宗”也就是“一以贯之”的根本原则。
中国人的性格,“不一定”当中有一些“一定”的原则,“变易”中有“不易”,看清楚了也相当“简易”。
一定,一定,很可能变成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同样可能变成一定。
只要变得合理,便合乎自由选择的规范。变得不合理,大家就不能接受,认为岂有此理了。
4 看似自由却需要自律
几千年来全世界的文明古国,只有一个中国能够维持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真正的原因,就在“持经达变”。
古代中国看似闭关自守,如果确实是这样,老早就因为缺乏新的刺激而死亡了。
历代以来,中国都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进行着融合的工作。
钱穆先生说“持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持续”,正是这个意思。
个人也是一样,中国人最自由,自由到不知道“自由”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中国人也最不自由,因为“经”的地位崇高,大家都不能够违背它。
经常法则,维持中国法统,种种规范,使中国文化得以持续不变。
各人自由,让大家随机应变,因时制宜,使中国文化能够适时变化。
中国人最需要的是“自律”,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
儒家倡导“修己”,希望大家各自不断地用心修治自己。日新又新,但不能忘本。
今天中国人只记得日新又新,却不经意间忘了本。要自律却不重视根本,势必越变越新,变得不像中国人。
唯有自律的人,能够得到较大的自由。
修己功夫做得好的人,不会觉得中国礼教“吃人”。修己做的不好的人,必定觉得中国社会传统包袱太重。
自律很难,儒家重视“慎独”,便是要我们从独处时做起,而不是表面上做给人家看。
要求自由,必先自律。不喜欢被人家管,最好先把自己管好。
这是中国人十分重视修己的根本原因,儒、道、释、法、墨各家,一致主张修己,可见其重要性。
5 自己决定自己的性格
一般民族性的形成,“他力”比较大,由环境和英雄来决定,强制施行。
中国民族性,则“自力”比较大。
自古以来,英雄只想当皇帝,而皇帝只管自己的丰功伟业,很少管老百姓的生死。加上中国人自由养成习惯了,想管也管不了。
孔子认为“人性是可塑的”。提倡“修己”,就是针对中国人喜欢“自己决定自己性格”的特性。
他只是提醒大家,既然自己要决定自己的性格,必须摒除“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观念,改成“应该怎样才合理”的思考方式。
中庸之道就是“合理主义”,一切求合理,便可以自己决定。若是单凭喜欢,就要受到强有力的限制。
中国民族性,就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性格,所以一样米养千样人,果真“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然而,古圣先贤不具英雄性,不去当皇帝,却处心积虑地建立一些规范,称为“经”。
透过父母的“念经”(说教),老师的“解经”(上课),经过自己的“诵经”(有口无心),逐渐能够“读经”(理解其中含义),再来“传经”(渗入自己的见解),使整个社会,异中有同,而中国人也得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作为一个中国人,性格好坏,不必怪别人,要反省自己: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中国人虽然不太相信人是上帝造的,但是很明白为什么猴子会进化为人。
我们比较相信:人是自己造出来的,至于把自己造成什么样子,是自己的权力,也是自己的责任。
综上可见,中国人的性格有自己的独特性。
虽然矛盾,实则充满变化,但是我们也知道持经达变,通过规则自律来实现个人自由。
集矛盾的性格于一身,而又安排得动定咸宜,这是中国人的拿手好戏,也是我们的高明之处。
而且自古以来,我们就相信“我欲仁,斯仁至矣”。
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中国人最要紧的是“修己”,你想成为自己样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
易经思维APP·限时福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