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无意间发现一首肉麻情词,献给皇帝,从此多了一个很牛的词牌

宋词共有2000多个词牌,其中包括咱们熟悉的《蝶恋花》、《水调歌头》、《念奴娇》等。以前上学时,笔者经常问老师:“这些词牌为何都这么美?是谁给定的呢?”老师讳莫如深地说:文学的事往往都很传奇。

多年后,我才理解出语文老师这话的意思。是的,这些词牌背后,往往每一个都藏着一段趣事。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正是一个很牛的词牌,它的来历也是颇有意思的。

宋徽宗政和年间,一个太监在从越州回京的路上,发现了一块石碑。咱们都知道,宋徽宗是很喜欢这些古碑、书法之类的,太监们平时也就投其所好,时不时给他收集一些。这个太监把古碑挖出来一看,发现上面还写了一首很肉麻的情词,更是欣喜得很。

这首词当时没有词名,是谁写的也没有署名。而且,宋词一般都是谱曲传唱的,这首词也没曲。总之,它就是一首“三无”词。太监于是赶紧把词抄录下来,敬献给皇帝。宋徽宗很识货,不但命人给它填腔谱曲,还专门给它赐了个词名:《鱼游春水》。

能得到皇帝赐名,那这词自然一下子火了,渐渐地《鱼游春水》也就成了一个词牌。因一块无意中发现的无名词多了一个词牌,本身已经够传奇了,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个词牌后来在众多文人的努力下,变成了宋词里很牛的存在。吕胜己、张元干、马子严等人,都曾写过此词牌,而且作品都流传至今。

到底是怎样一首作品,能让宋徽宗亲赐词名呢?让我们来读一读:

《鱼游春水》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曾经有不少学者讨论过:这词的作者是男还是女。其实,在闺怨情词里,这一点是很难分辨的。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必然是对情词很有研究的人。因为它无论是从遣词,还是意境的渲染上来看,都是高手之作。

词的上片,先从秦楼中吹起的一阵东风起笔,东风起,燕子从南方归来,春天已经来了。但是,寒意却并未消失,哪怕阳光照着,女主人公仍觉得阵阵凉意。她的凉意,显然是从心底生出的,与眼前的春日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词人连续引入了嫩草长新芽、柳树生新蕊,黄莺林中唱、游鱼池中闹等景物,都是为了达到以喜衬愁的目的。词人的高明之处在于,这上片中无一悲景,无一悲情的字眼,却句句藏着悲意。

词的下片,则边写景边抒情,将女子的内心之苦娓娓道来。倚遍阑干,看着桃李换新叶,池中的锦鲤,她落下了无声之泪。这种立体的、形象化的表情,是异常绝美的。同时,也是足以打动人心的。

而词人的落笔,同样是足够高明的。因为哪怕是如此伤怀,她仍然没有放下心中的一片深情,结尾的“云山万重,寸心千里”8个字,是悲伤后坚持,肉麻且极具份量,它代表着这份爱没有尽头,已经延伸出春景外。

论结构,这首词上片写乐景,下片述哀情,一气呵成。论意境,多个意象的引入并没有让它显得累赘,整幅春景是灵动而自然的。至于抒情,则更像一幅无声电影中的绝美一幕,她冷冷地看着,冷冷地落泪,却仍固执地望着远方。打动人心的作品,不需要喧闹,就这一行泪就够了。

也难怪宋徽宗会亲自赐名,毕竟这词就算放在当时,水平也不输给多数名家大师。因为有了这首《鱼游春水》后,众多名家也都愿意在此词牌下填词,大家若是有兴趣,可以把这些词都找出来读一读,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这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