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不是烤肉!

艾灸不是烤肉!按这4个步骤来,“寻气” 、“得气”、“守气”、“追气”,一次抵十次

艾灸也是可以得气的,也是可以获得“灸感”的!朋友们,你们有艾灸得气的体会么?

在《黄帝内经》记载中,艾灸是和针刺、砭疗、按摩导引、汤药并列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比较尴尬的是,现在很多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都普遍存在“重针轻灸”或“以灸辅针”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艾灸的治疗方式较为单一(目前普遍采用艾灸盒悬灸),不如针刺疗法多;另一方面,针刺疗法的酸、胀、麻等感觉更容易让患者直接感受到,认同这就是针感(中医谓之得气),而艾灸没有这个特点。
事实上,艾灸也是可以得气的,也是可以获得“灸感”的!

01

艾灸为什么也要追求得气

得气,也称“气至”,一般指的是针感,多用于形容针刺后产生的经气感应的现象。《灵枢·九针十二原》强调针刺一定要得气:“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针刺得气则效如桴鼓,若汤沃雪。

追求得气也就是追求疗效。古人施灸更多的是用艾炷,艾炷大小如麦粒(一个称为一壮),直接置于皮肤上烧灼。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提倡“随年壮”(根据患者岁数来确定艾灸壮数)。宋·窦材《扁鹊心书》动辄三百壮、五百壮。这样做虽然疗效较好,但是一方面所需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不适合年轻爱美人士的日常保健。
而且目前很多人为了省力省时,往往倾向于借助艾灸盒、艾灸筒等灸器,将艾条点燃后置于灸器中,任其自燃。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很难真正因人施治,所以临床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02

灸感,究竟是什么感觉?

艾灸得气的感觉,就是我们说的“灸感”。灸感并不仅仅是皮肤发热、潮红,而是也可以像针刺那样有“如鱼吞钩”感,同样也可存在循经感传的现象。

这类灸感,不仅施灸者可以体会到,受术者同样可以体会到。类似的报道散见于坊间,但尚未有系统论述者。

古籍《备急灸法》中记载:

“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

对于被灸者,灸感是自发产生的一种热、麻、胀、酸、痛等感觉,是艾草的热力和药力双重作用的结果,它的强弱视患者身体经络的瘀堵程度、对艾灸的敏感程度以及灸疗方法而定。

一般包括透热(热力从体表渗透胸腹腔脏器)、扩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循经传导),以及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中国针灸学词典》中提到:

灸感的传感有时呈现弥散状扩散,有时呈线状传递,可扩散到整个上肢或下肢,乃至全身。

感传所到的部位可见微汗,有时可见肌肉跳动以及某些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如胃肠蠕动、鼻腔通畅等。

而从医者角度来看,灸感以“如鱼吞钩”更为多见。艾灸治疗开始后,当气至时,施灸者可明显感觉到手上艾条末端如被磁铁所吸(艾条虽轻,捏在指端却重逾鸡卵)。

一般一个穴位持续吸引的灸感可存在5~15min(应该与患者的体质有关)。此时患者的感觉是介于痛与不痛之间,部分患者有循经感传或局部有虫蚁爬行感,也有少数患者有局部胀痛感或全身出汗感。

当持续5~15min后,施术者可明显感觉到艾条末端的吸力逐渐减小,慢慢转化为排斥力,无形之中好像有一股力量在阻止艾条靠近。

03

4步操作,帮你找到灸感

施灸过程中一般可遵循寻气、得气、守气、追气4个阶段。

①寻气:取一截艾条(约3寸长),捏于指端,点燃后置于穴位上方,平心静气,凝神于指,运用回旋灸或雀啄灸的方式,逐渐探寻经气。

②得气:在施行回旋灸或雀啄灸手法时,若受术者产生感应,则施术者可感受到指端的艾条被吸附,此为气至,也就是得气。患者此时的感觉是介于痛与不痛之间,虽感灼热,但仍可忍受。

③守气得气后,一般都要守气,就是施术者在得气的位置保持住,任由艾条与穴位互相吸引,此过程一般需要5~15min,吸满则不再吸引,甚至会互相排斥。此时患者会开始感觉到疼痛。

④追气此过程不一定人人都有。有些患者在某个穴位上守气到气满时,施术者指端所持的艾条会感到有一股力将其牵引往该穴位所属经络的上端或下端循行,并在另一个部位(甚至更多穴位)上重新获得灸感,有时甚至可以循行到经络末端。

这4个过程中,寻气最关键,守气最重要。守气一定要守到气满为止,用通3俗的讲法就是要“灸透”。《医宗金鉴》有言:“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火候不到,疗效必定会打折。

04

临证经验分享

1.受灸者的“灸感”产生快慢,和病人的体质、病程、经络通畅度有关,体质越好、病程越短、经络越通畅,“灸感”的产生越快,疗效越好。反之则说明经络阻塞,需要长时间的耐心治疗来疏通经络,消除阻滞。

2.针灸效果的好坏与实施者的手法成正比,并与选穴也有莫大关系。灸感的产生需要操作者熟练的手法和稳定的心态,用以保持艾灸时均衡持续的火力,如果火力中断,已经出现的感应也会减弱、退缩、消失。操作者急躁生疏,同样会影响受灸者的心情。
3.灸法对于寒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对于热性疾病属于忌用,否则容易助长邪气。
4.周楣声先生将灸法感传分为三个主要反应过程,称灸感三相。分别是第一相(定向传导期)、第二相(作用发挥期)、第三相(下降中止与循经再传期)。
感传过程的第三相有以下两种差别,其一为下降中止期,当作用发挥期到达顶峰时,感应即逐渐开始下降;其二为循经再传期,当感传到达病处,第二相的作用已经完成后,若并不以此为终点,则可有以下几种表现:先后再传、往返再传、轮流再传、全身再传。
5.因艾灸有温阳之效,长时间艾灸容易耗气伤阴,所以在患者艾灸后多嘱其饮温开水一杯,并注意保暖,防止邪气所侵。同时,在饮食上也少食辛辣之物。新“阿是穴”灸法更有效!

艾灸时,烫好还是温好?

【央视报道】专家说这才是好艾!

治病时,到底怎样灸更有效?

很多书里都有推荐的各个疾病的主穴和配穴,还有建议的每次每穴的艾灸时间,这是传统的方法。

针灸治病的精髓是“气至病所” ,所以,“得气”很重要!针刺、艾灸某穴位或特定部位,人体可能会出现酸、麻、热、胀、重、凉、痒等特殊感觉,并且 ,这种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经络感传现象。感传方式有扩散、蚁行、流水、深透等。脉脉艾灸提醒你这种感传的速度可快可慢 ,感传方向也变化多端。经络感传是经络开通的标志,经络若开通了,治病的效果会非常显著!

可是,很多人在艾灸时,并没有体验到“得气”,怎么办?

答:这个能够“得气”的地方,不一定是穴位,可能在某个穴位的周边!所以,你得找!

这就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是新“阿是穴”法,也就是热敏灸。

陈日新提出的新观点

研究发现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其体表部位会出现一种极为特殊的“反应点” ,这种反应点对于艾条温和灸法极为敏感,会产生许多特殊反应,故称之为“热敏点” 。

“热敏点”不是传统针灸学定位的穴位,而是以传统穴位定位为参照坐标系的一类新的阿是穴。

艾灸热敏点,能够高效激发经络感传,开通经络,疏通经气运行,达到快速治病的目的。

根据不同病症所出现的不同部位的体表反应点 ———“热敏点”采用个体化灸量的艾灸疗法,充分体现了“体表反应点就是最佳治疗点”的针灸治病规律和中医辨证论治思想。

此艾灸疗法比常规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高几倍。很多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情况下,采用本法治疗,常能几次而愈。请看两个例子:

例1

范某,女,65 岁,左膝关节酸痛不适10年左右,活动时可加重症状,确诊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药内服(方药不详)及针刺治疗无明显好转。后采用热敏灸,于内膝眼外侧找到“热敏点”,施灸时患者感左膝关节酸胀,并有热麻感自施灸点沿足太阴脾经路线缓慢下行,直至内踝处,20 分钟后感传消失,遂停止艾灸。治疗结束后患者立即诉疼痛大减,活动改善。

第二天患者复诊,仍用此法治疗,在阴陵泉穴附近找到“热敏点” , 施灸时患者觉左膝关节热胀舒适,持续 10 分钟左右后灸感消失。治疗结束后患者诉症状好转明显,遂嘱其自行艾灸内外膝眼, 每次半小时以上,每日 2 次。第七天复诊时患者诉疼痛消失,外膝眼处仍有轻微压痛,负重时有轻微疼痛。嘱其再行灸疗 3 天后,诸症消失。

例2

周某某,男,71 岁,颈项部酸痛 10 年左右,诊断为颈椎病,针灸治疗多次仍反复复发。后来,在患者百会穴附近找到“热敏点”施行艾条温和灸,2 分钟后患者诉有一股热流沿督脉下行至大椎处,再折向右肩井,直至肩骨禺,并沿手阳明经下行,直达右食指,期间持续 5 分钟左右,灸感慢慢回缩消失。遂停止灸疗。治疗结束后患者诉颈项部酸痛大减,病症明显减轻。

第二天治疗时 , 在其颈 5 、6 椎间隙处找到“热敏点” , 施灸时患者感艾卷之温热徐徐透入 2 寸许,异常舒适,持续 30 余分钟后消退。遂停止灸疗。治疗结束后患者诉颈项部轻松,疼痛消失,活动自如,颈项部已无压痛。嘱其自行艾灸颈项部,以巩固疗效。3 月后随访无复发。

热敏灸的关键点

1、灸法:艾条悬灸法能充分激发出经络的经气活动,是最适合的方法。

2、灸量:不管时间长短,每次都要灸到经络感传现象消失为止, 因此 每个患者所需的艾灸剂量都不尽相同。施足灸量,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寻找热敏点:这个热敏点与经穴定位不一定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脉脉艾灸提醒你用艾条悬灸相应穴位、穴位周边、经络沿线即可找到,在艾灸治疗前,寻找这个热敏点可能会花些时间,所以要有耐心。只要找到了,艾灸的治病效果会非常显著。

热敏灸是以“通” 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针灸技术,是对传统针灸治病疗法的继承和发扬。 激发经络感传是针灸治病的精髓,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最有效手段,正如《内经》中所说的“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 。

所以,艾灸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可以找找自己身上的热敏点,脉脉艾灸提醒你每种疾病的热敏点会不同,同一疾病不同患者的热敏点也可能不同,疾病治愈后热敏点也会消失,所以,人身上的热敏点是会变化的!

当然,找不到也不要灰心,依旧按照传统方法来施灸就行了。

艾灸不一定要找准穴位,找到敏感点效果更好!

对于很多艾灸新手,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准穴位,如果告诉你,找不准穴位也能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比找准穴位的效果还好,你相信吗?

治病时,到底怎样灸更有效?

很多书里都有推荐的各个疾病的主穴和配穴,还有建议的每次每穴的艾灸时间,这是传统的方法。

针灸治病的精髓是“气至病所” ,所以,“得气”很重要!

针刺、艾灸某穴位或特定部位,人体可能会出现酸、麻、热、胀、重、凉、痒等特殊感觉,并且 ,这种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经络感传,这种现象就是灸感,也叫作“得气”了,是艾灸有效果的体现。

感传方式有扩散、蚁行、流水、深透等。这种感传的速度可快可慢 ,感传方向也变化多端。经络感传是经络开通的标志,经络若开通了,治病的效果会非常显著!

但是很多人艾灸时,并没有感受到“得气”也就是灸感现象,除了和身体寒湿淤堵情况有关之外,与灸量的刺激是否足够,操作手发也有紧密的关系。

有些时候,能产生灸感的地方不一定是穴位,可能在某个穴位的周边,所以你得找!

热敏灸:注重疾病的敏感点施灸

热敏灸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日新教授所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其体表部位会出现一种极为特殊的“反应点” ,这种反应点对于艾条温和灸法极为敏感,会产生许多特殊反应,故称之为“热敏点” 。

“热敏点”不是传统针灸学定位的穴位,而是以传统穴位定位为参照坐标系的一类新的阿是穴。

艾灸热敏点,能够高效激发经络感传,开通经络,疏通经气运行,达到快速治病的目的。

根据不同病症所出现的不同部位的体表反应点 “热敏点”采用个体化灸量的艾灸疗法,充分体现了“体表反应点就是最佳治疗点”的针灸治病规律和中医辨证论治思想。

此艾灸疗法比常规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高几倍。很多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情况下,采用本法治疗,常能几次而愈。请看两个例子:

例1

范某,女,65 岁,左膝关节酸痛不适10年左右,活动时可加重症状,确诊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药内服(方药不详)及针刺治疗无明显好转。后采用热敏灸,于内膝眼外侧找到“热敏点”,施灸时患者感左膝关节酸胀,并有热麻感自施灸点沿足太阴脾经路线缓慢下行,直至内踝处,20 分钟后感传消失,遂停止艾灸。治疗结束后患者立即诉疼痛大减,活动改善。

第二天患者复诊,仍用此法治疗,在阴陵泉穴附近找到“热敏点” , 施灸时患者觉左膝关节热胀舒适,持续 10 分钟左右后灸感消失。治疗结束后患者诉症状好转明显,遂嘱其自行艾灸内外膝眼, 每次半小时以上,每日 2 次。第七天复诊时患者诉疼痛消失,外膝眼处仍有轻微压痛,负重时有轻微疼痛。嘱其再行灸疗 3 天后,诸症消失。

例2

周某某,男,71 岁,颈项部酸痛 10 年左右,诊断为颈椎病,针灸治疗多次仍反复复发。后来,在患者百会穴附近找到“热敏点”施行艾条温和灸,2 分钟后患者诉有一股热流沿督脉下行至大椎处,再折向右肩井,直至肩骨禺,并沿手阳明经下行,直达右食指,期间持续 5 分钟左右,灸感慢慢回缩消失。遂停止灸疗。治疗结束后患者诉颈项部酸痛大减,病症明显减轻。

第二天治疗时 , 在其颈 5 、6 椎间隙处找到“热敏点” , 施灸时患者感艾卷之温热徐徐透入 2 寸许,异常舒适,持续 30 余分钟后消退。遂停止灸疗。治疗结束后患者诉颈项部轻松,疼痛消失,活动自如,颈项部已无压痛。嘱其自行艾灸颈项部,以巩固疗效。3 月后随访无复发。

热敏灸的关键点

1、灸法:艾条悬灸法能充分激发出经络的经气活动,是最适合的方法。

2、灸量:不管时间长短,每次都要灸到经络感传现象消失为止, 因此每个患者所需的艾灸剂量都不尽相同。施足灸量,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寻找热敏点:这个热敏点与经穴定位不一定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用艾条悬灸相应穴位、穴位周边、经络沿线即可找到,在艾灸治疗前,寻找这个热敏点可能会花些时间,所以要有耐心。只要找到了,艾灸的治病效果会非常显著。

艾灸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可以找找自己身上的热敏点,每种疾病的热敏点会不同,同一疾病不同患者的热敏点也可能不同,疾病治愈后热敏点也会消失,所以,人身上的热敏点是会变化的!

当然,找不到也不要灰心,依旧按照传统方法来施灸就行了。

艾灸知识总结,在家艾灸不走偏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艾小九。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艾灸的一些关键知识,有些内容,公众号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很详细的介绍。艾灸,虽然看似简单的熏烤,却有丰富的内理,就像一台看似平淡无奇的电脑,里边却包含大千世界。
艾灸,易学难精,入门简单,却要深入却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总结的过程。
1、艾灸能美容吗?
答:能。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调内而养外,标本兼治。
通过调节内分泌等系统调动先天后天之元气,使人体的阴阳气血充足而上达头面,具有醒脑提神、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淡化、分解面部表皮的黑色素沉淀,消除面部水肿、眼袋、黑眼圈、色斑等等,有效地改善面部倦容。
还可以令爱美的广大女性,五官、肌肤色泽红润,富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精神饱满,神采奕奕。而且,在美容的同时,可以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根除妇科疾病的作用。2、什么是灸感?
答: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灸感是在做艾灸时患者自我所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各种各样,甚至千奇百怪,奇妙无比。不是亲身感受,很难体会其中奥妙。
第一种是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比如灸足三里时热气会向下传感到小腿。
第二种是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最常见的是风气大的患者发痒,湿气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气。
第三种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显感觉有一股气从脚尖跑出去。
第四种是丹田气足,奇经八脉畅通:比如丹田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等等。灸感个体差异非常大,不是每个人或者每次都有。
3、暖水袋或红外线理疗仪能代替艾灸吗?
答:不能。艾燃烧时能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对人体的渗透力在10mm以上,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特殊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中医研究机构用其他药材好其他各种物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射线等等与艾做对比研究,结果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艾。人类上万年唯独以艾为主做灸的原材料,自有原因。
4、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病情加重的反应?
答: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
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5、体质热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答:艾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经过经络的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
热症施灸,《类经》说“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起窗,如揭起被,皆谓之发”,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的散热退热祛邪外出的目的,所以称“火有拔山之力,开门驱邪之功”。
所以,大家不必害怕,我们身体的功能很神奇,正气内生,寒热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热性之人可灸!比如,我对于扁桃体发炎,咽喉疼痛牙痛的患者,灸大椎,大部分患者会感觉咽喉有湿润感,症状减轻。
6、艾烟有害吗?
答:人类用艾的历史几千年。现在研究表明,艾烟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有几十种。
艾烟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杀菌消毒能力,对呼吸系统和皮肤病问题有很好的效果,可用于空气消毒,且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艾香味还可以安神助眠、镇定神经。另外,艾烟是艾灸发挥作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正的艾灸是热敷或无烟艾灸不能比拟的!
但艾烟也并非没有一点有害成分,毕竟他也是燃烧后的烟,所以适量接触对人体有利大于弊,但是如果长期大量接触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如果经常艾灸的朋友,还是做好排烟工作。
7、阴虚能灸吗?
答:认为火证和阴虚不能灸这是个天大的误区。
许多人把中医辨证论治的阳虚,阴虚,燥热和艾灸的纯阳混为一谈了。
灸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人体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灸是补纯阳的。元气足,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8、不论寒热虚实都能灸吗?
答:《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9、长期体质虚弱者怎么才能脱胎换骨?
答:坚持灸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10、艾灸是不是万能的?
答:艾灸不是万能的。但艾灸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有效率和治愈率比一般中药西药都高,尤其能够根除现代医学棘手的慢性病,终身病,亚健康状态,同时也是最佳的减肥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法,但是不能说艾灸什么病都能治。
其中对于胃病的有效率和根除率都在90%以上。失眠的根除率在70%左右。关节病的有效率在80%左右,但是所用时间个体差异比较大。

对于顽固皮肤病的根除率比较低,而且最麻烦的是在根除皮肤病过程中驱邪外出时部分患者皮肤症状加重,很多人接受不了。只要灸时没有引起副作用,都应该坚持灸,尤其是慢性病,灸的过程中病情反反复复,需要有一定耐性。

12、灸后的反应都有哪些
一、出汗
施灸过程中或者灸后出汗是一种常见现象,尤其是夏季,更为明显。
但是相对于其他人,你出汗特别多,就需要注意了,这个时候就要控制灸量了,不要艾灸时间太长。
二、出红疹
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会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三、小便多
有些人艾灸后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不用担心,这些现象都会慢慢消失,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是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四、拉稀
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道有问题。
五、咽喉肿痛、牙痛等
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者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上火的症状了。
六、发烧
此种症状一般发生在初次艾灸者身上,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利用艾灸刮痧杯刮痧都会退热,降火气。
七、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
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自己寻找出路。
八、头晕耳鸣眩晕
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者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九、灸感的走窜
这是很好的反应,暗示着经络的通畅。
十、妇科疾病加重
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
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间,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
十一、灸后肢体冰凉
有的人艾灸后会出现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灸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同时配合刮痧或者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
一般到了夏季三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
十二、灸后上火
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节艾灸后更为易于上火。艾灸擅长的是补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可以根据自身体质虚寒的程度,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
2、灸前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属火,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适当补充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
3、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太溪、或者盐水泡脚,以引火下行,并注意饮食清淡。
十三、灸后有水泡
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脓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不知不觉起的(烫伤除外)。
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对着患处继续艾灸,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生活中需要避水。
十四、灸时灸后皮肤奇痒

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艾灸不一定要找准穴位,找到敏感点效果更好!

对于很多艾灸新手,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准穴位,如果告诉你,找不准穴位也能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比找准穴位的效果还好,你相信吗?

治病时,到底怎样灸更有效?

很多书里都有推荐的各个疾病的主穴和配穴,还有建议的每次每穴的艾灸时间,这是传统的方法。

针灸治病的精髓是“气至病所” ,所以,“得气”很重要!

针刺、艾灸某穴位或特定部位,人体可能会出现酸、麻、热、胀、重、凉、痒等特殊感觉,并且 ,这种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经络感传,这种现象就是灸感,也叫作“得气”了,是艾灸有效果的体现。

感传方式有扩散、蚁行、流水、深透等。这种感传的速度可快可慢 ,感传方向也变化多端。经络感传是经络开通的标志,经络若开通了,治病的效果会非常显著!

但是很多人艾灸时,并没有感受到“得气”也就是灸感现象,除了和身体寒湿淤堵情况有关之外,与灸量的刺激是否足够,操作手发也有紧密的关系。

有些时候,能产生灸感的地方不一定是穴位,可能在某个穴位的周边,所以你得找!

热敏灸:注重疾病的敏感点施灸

热敏灸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日新教授所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其体表部位会出现一种极为特殊的“反应点” ,这种反应点对于艾条温和灸法极为敏感,会产生许多特殊反应,故称之为“热敏点” 。

“热敏点”不是传统针灸学定位的穴位,而是以传统穴位定位为参照坐标系的一类新的阿是穴。

艾灸热敏点,能够高效激发经络感传,开通经络,疏通经气运行,达到快速治病的目的。

根据不同病症所出现的不同部位的体表反应点 “热敏点”采用个体化灸量的艾灸疗法,充分体现了“体表反应点就是最佳治疗点”的针灸治病规律和中医辨证论治思想。

此艾灸疗法比常规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高几倍。很多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情况下,采用本法治疗,常能几次而愈。请看两个例子:

例1

范某,女,65 岁,左膝关节酸痛不适10年左右,活动时可加重症状,确诊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药内服(方药不详)及针刺治疗无明显好转。后采用热敏灸,于内膝眼外侧找到“热敏点”,施灸时患者感左膝关节酸胀,并有热麻感自施灸点沿足太阴脾经路线缓慢下行,直至内踝处,20 分钟后感传消失,遂停止艾灸。治疗结束后患者立即诉疼痛大减,活动改善。

第二天患者复诊,仍用此法治疗,在阴陵泉穴附近找到“热敏点” , 施灸时患者觉左膝关节热胀舒适,持续 10 分钟左右后灸感消失。治疗结束后患者诉症状好转明显,遂嘱其自行艾灸内外膝眼, 每次半小时以上,每日 2 次。第七天复诊时患者诉疼痛消失,外膝眼处仍有轻微压痛,负重时有轻微疼痛。嘱其再行灸疗 3 天后,诸症消失。

例2

周某某,男,71 岁,颈项部酸痛 10 年左右,诊断为颈椎病,针灸治疗多次仍反复复发。后来,在患者百会穴附近找到“热敏点”施行艾条温和灸,2 分钟后患者诉有一股热流沿督脉下行至大椎处,再折向右肩井,直至肩骨禺,并沿手阳明经下行,直达右食指,期间持续 5 分钟左右,灸感慢慢回缩消失。遂停止灸疗。治疗结束后患者诉颈项部酸痛大减,病症明显减轻。

第二天治疗时 , 在其颈 5 、6 椎间隙处找到“热敏点” , 施灸时患者感艾卷之温热徐徐透入 2 寸许,异常舒适,持续 30 余分钟后消退。遂停止灸疗。治疗结束后患者诉颈项部轻松,疼痛消失,活动自如,颈项部已无压痛。嘱其自行艾灸颈项部,以巩固疗效。3 月后随访无复发。

热敏灸的关键点

1、灸法:艾条悬灸法能充分激发出经络的经气活动,是最适合的方法。

2、灸量:不管时间长短,每次都要灸到经络感传现象消失为止, 因此每个患者所需的艾灸剂量都不尽相同。施足灸量,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寻找热敏点:这个热敏点与经穴定位不一定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用艾条悬灸相应穴位、穴位周边、经络沿线即可找到,在艾灸治疗前,寻找这个热敏点可能会花些时间,所以要有耐心。只要找到了,艾灸的治病效果会非常显著。

艾灸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可以找找自己身上的热敏点,每种疾病的热敏点会不同,同一疾病不同患者的热敏点也可能不同,疾病治愈后热敏点也会消失,所以,人身上的热敏点是会变化的!

当然,找不到也不要灰心,依旧按照传统方法来施灸就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