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师语丝1317: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白老师语丝1317: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抱怨,指心中怀有不满,责怪别人
人们总是有各自各种各样的不幸,好像很少人对自己生活有完全满意的,于是,有了很多抱怨。抱怨男友不体贴,抱怨工作任务重,抱怨单位离家远,抱怨上司的小气说话难听,等等等等,抱怨生活的种种。感觉整个人像一个唠唠叨叨的祥林嫂,逢人就絮絮叨叨自己的难过和痛苦,整个生活充满了负能量!
人们放大自己痛苦的同时,总是觉得别人的生活是完美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子,其实总是得到了很多,但是渴望的更多。这就是我们抱怨的源泉。
而且我们往往是生活的瞎子,只有一只眼是睁开的,看到的总是别人有的,却看不到自己有的!我们从来不满足于现状,总渴望着他人的生活模式。
抱怨的人都觉得自己最大,自己的生活是最不幸的,却极少人去检讨和发现自己的不足。总之,自己都是对的,不对的是整个社会和其他人。
抱怨不仅让别人远离你,更会让自己生气,知道生气的后果吗?
生气后引起身体8大器官变化:
①免疫系统罢工6小时;
②生气时甲状腺会分泌过多激素;
③肝脏比平时大了一圈;
④生气时肠胃功能紊乱;
⑤皮肤会长色斑;
⑥心脏血流增加一倍;
⑧生气时肺泡不断扩张;
⑦生气后乳房出现肿块。
最近有国外的神经科学家与心理学家进行研究,发现对一些面临各种刺激(包括长时间的抱怨)的人,进行大脑活动分析后发现时发现:大脑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一样,如果让它听到了太多负面信息,很可能导致当事者也会按照消极的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长时间暴露在抱怨环境中还会使人变得愚蠢和麻木。
远离抱怨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与快乐的人在一起,我们容易快乐;与悲观的人在一起,我们更容易悲观。一个不好的环境,会让我们出现不好的心理状态。采用离开抱怨者一段距离,可以让大脑不会被抱怨攻击,受到伤害。
抱怨是人际关系的栅栏。没有谁愿意与一个爱抱怨的人成为朋友,其散发的负能量,除了让他自身难受,还严重影响其周围的人。爱抱怨的人也难有朋友,抱怨就像一道篱笆,或似一种栅栏,更如一种牢笼,把自己和他人分隔开来。抱怨还是一把锋利的铁锹,会掘出阻隔自己与他人的鸿沟。抱怨绝不可能获得欢喜,别人对抱怨者回报的只能是加倍的排斥。
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那么,“怨人者,人恒怨之”。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指出:抱怨真的就是口臭,它会传染。确实如此,与积极的人在一起会变得积极,与消极的人在一起会变得消极。普通人如此,有进取心的人则更不可能与抱怨者为伍。
植物界有个有趣的现象,当一棵葡萄树开始成熟时,便会散发出一种其他葡萄树能接收到的信息,如振动的频率、酵素、香气、能量场等,示意其他葡萄树该成熟了。葡萄树倘且如此,积极上进的人和组织怎么会与抱怨者同流合污呢?
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
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
焦虑,是因为你不够静心。
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
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
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闭上抱怨的嘴,迈出实干的腿。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过去的帝王,对于抱怨的臣子不但冷落以对,臣子甚至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人一旦心中满怀怨恨,所谓怨天尤人,总觉得世间不公平,觉得天下人都对不起自己,这就是人生危险的讯号。因为你对社会的热情不够,对人生的际遇认识不清,对自己的付出心有不甘,对自己的获得有所不满,因此忿忿不平,怀忧丧志,人生从此一蹶不振。
真正优秀的人,从不抱怨。抱怨是一种毒药,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用
白俊庭简介:
白俊庭,曾获得特级教师、河南省学科教育专家、省名师、省优秀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名校长、省魅力教师、省优质课一等奖等几十项荣誉称号,曾在全国高校、中小学、政府、企业开讲座六百多场。
在《人民教育》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作品三百多篇。在《教育时报》开设过“白俊庭专栏”。安徽师大出版专著《借给老师一分钟》,获省优秀成果一等奖 ;做国家、省级教研课题六项,分别获一、二等奖。
白老师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