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进修】一场淋巴组织病理诊断的「满汉全席」
在进修时间过半之际,很幸运地躬逢盛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瑞金医院病理科进修医生
硕士 韩雯
梅熟迎时雨,欢聚病理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于7月13-14日举办了《2019淋巴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及新进展》继续教育培训班,由国内知名专家、病理科主任王朝夫教授作专题授课。我在瑞金医院病理科已经学习了3个月,很荣幸地全程聆听了此次会议,感到紧张又充实。
平时在瑞金病理科例行的疑难病例讨论中,两个病例分享之后,王老师总会就当天的话题引申开去,系统总结相关知识,然后再分享一些他搜集到的罕见病例,为此准备三、四百张PPT是家常便饭。这次培训,他在开场白时就向大家预告,一共准备了1900多张PPT!
果不其然,这是一场关于淋巴组织病理诊断的盛宴。王老师分别讲解了滤泡样/结节状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五步曲」,从临床讲到病理,从基础的淋巴结结构讲到滤泡样结构所包括的淋巴瘤,从组织结构讲到细胞形态……这些内容很可能就是平时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王老师逐一解析并归纳总结,内容丰富,精彩不断。穿刺标本的诊断向来就有风险性,更何况是淋巴结穿刺,可谓难上加难,正是王老师这样条分缕析的精心讲解才让我们思路清晰,真相大白,并且跟随着病理大咖的「感与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这次培训除了王老师主讲,每半天的讲解结束后都安排了科里老师主持的病例讨论:欧阳斌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滤泡样/结节状病变少见的病例,其中包括儿童滤泡性淋巴瘤和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易红梅老师分享了具有滤泡样结构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包括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和滤泡性T细胞淋巴瘤等,并作充分讨论和鉴别诊断。讨论环节还包括精彩的现场互动,既学之又不乏疲惫,既交流又可以得到大咖的指导与点评。
其实,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病理医生的工作也不例外。都说病理是桥梁,我们病理医生就好比在桥上走,通过深入的分析、讨论、才能到达桥的另一端、也就是病理诊断结果,可见学好病理是多么重要。
在瑞金医院病理科学习期间,我收获了太多太多。从第一天到来就感受到这里浓浓的学习氛围,比如王老师每天都会带我们进修医师一起看片,看每一张片子都会孜孜不倦的讲解,教我们认识各种细胞,认高内皮小静脉...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从点到面,诊断精华都倾囊告知,让我们从以前的模棱两可到现在的明明白白。还比如,王老师经常直播授课,每周两次的讲课学习,期间穿插透彻的分析和精到的点评,让我们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都从像毛玻璃影那样模糊到清澈透明。
记得有一次跟王老师看一张会诊切片,切片上的组织固定不良,细胞收缩,刀痕满视野,压根没法看。王老师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我连草都能吃,更何况这个」,然后轻松地带着我们从低低倍到高倍一个视野一个视野寻找线索,说细胞大,核异型,有胞浆,透亮,还能看到核仁,可能是淋巴瘤。免疫组化的结果出来,支持B细胞淋巴瘤。我内心强烈地感受到王老师专业素质过硬,博学多才,远见卓识;还感受到生活中王老师为人大度,待人亲切,体贴关心病人,散发着病理人的魅力,让我们尊敬又钦佩。
月影万变,逃不出阴晴圆缺,病理万变,万变不离其中。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如果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就显得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准确清晰的表达我获益匪浅。进修期间感谢王老师不辞辛苦,不厌其烦的给我们传授知识,再接下来的3个月里,我将更积极主动学习,更扎实理论知识,争取做个明明白白的病理医师!
了解更多衡道病理资讯,欢迎访问官网:https://www.histomed.com
点个「在看」鼓励下小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