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主任一肩挑”实施后,村民不选书记当村主任怎么办?

目前,在推行“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政策的大背景下,实际上主要强调的就是由村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按照政策逻辑,书记是由党员选举产生,而村主任是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理论上能够当选书记的人不一定能够通过村民普选成为村主任,但是如果能够通过普选当选村主任的人当选书记的几率会更大。其实无论是否一肩挑,都必须要尊重一个最最重要的基础:尊重全体村民的意愿。

那么一肩挑政策的逻辑,必须要有哪些前提呢?

①新的村两委负责人必须是党员身份。

②能够通过合法选举程序同时担任两委负责人,也就是必须符合“选举”框架。

如何顺利实现一肩挑?

一、具有党员身份的人参与村主任的竞选,推荐为村书记的人选。

无论怎么选举,其实要想担任村主任首先就必须得到广大村民的票选。如果具有党员身份的候选人通过民主选举程序担任村主任后,可以继续通过民主程序由党员选举担任村书记,这样既符合政策逻辑也尊重现实。

二、推荐村书记为村主任的候选人。

如果通过党员选举产生的村书记,按照一肩挑的政策逻辑可以把他推荐为村主任的人选。如果能够通过选举担任村主任,那么一肩挑就成功实施,如果不能当选村主任,那么也要尊重老百姓的选举意愿。

实际上一肩挑的政策,重点在于强化党的领导,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提高决策的效率。总体上的一个逻辑就是实行具有党员身份的人参与民主选举,进一步实现一肩挑。

如果书记不能通过选举担任村主任,也就是说了过了党员的关,过不了老百姓的关怎么办?其实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①能够通过党员选举成为书记,但是不一定通过选举担任村主任的。如果实际矛盾争议不大,就该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分开单设

②如果推荐具有党员身份参选的候选人争议比较大,那么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矛盾争议大,那么最先做到的应该就是尊重老百姓的意愿,自主选举自己心目中的书记和主任人选,这个人选无论是一肩挑还是单设。

如果整村选举争议比较大的,一肩挑更加难以实行。这样的情况实际中多数还是由老百姓选出村主任,由上级派驻书记加强工作指导。

“一肩挑”这个政策最明显地解决了一个目前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书记主任不和谐”的问题,互相推诿扯皮。重在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水平,权责更加清晰明确。

但是一肩挑后,权力过于集中,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也是一个大问题!

作者/来源:乡村立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