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的一切,都诉说着自己的父母
两个孩子相见,六人在场。孩子身上的一切,都诉说着自己的父母。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价值观、心态、爱的能力都源于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一句老话所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孩子会打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进入到了一个家庭系统里,这个系统就像一个染缸一样,每一张白纸都必须而且是被迫的被这个染缸浸染,在人形成价值观的前十几年里,我们一直被家庭系统浸染着,突然有一天,我们有了独立意识,我们有了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被原生家庭重重的烙上了烙印,如果原生家庭的烙印是充满爱的,那我们就是个阳光,自信,上进,有责任能担当的人,如果原生家庭的烙印是缺爱的、溺爱的、瞎爱的,那我们的爱的能力、价值观、心态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问题,我们被原生家庭给我们烙上的问题(我们自己的潜意识)支配着。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有了,孩子才会有。
父母希望孩子更优秀,父母必须比孩子更努力的工作和学习。父母希望孩子要善良,父母必须比孩子更善良。父母希望孩子懂得爱自己,父母必须比孩子更注意爱的技巧和智慧。父母希望孩子真诚可信,父母我们必须比孩子更加的真诚可信。虽然父母大部分成不了圣人和首富,但关键是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和自律!父母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值得孩子钦佩,但父母的努力和道德自律,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活出孩子钦佩的样子”才是最高境界的陪伴。很多家长总爱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比,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但是,我们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时,是否想过,自己做得是否和“别人家的家长”一样好呢?“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如果父母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父母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父母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父母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并传给孩子。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教育孩子的王道,是父母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
孩子身上的优秀,都诉说着自己父母的优秀;
孩子身上的自信,都诉说着自己父母的自信;
孩子身上的坚忍,都诉说着自己父母的坚忍;
孩子身上的成长,都诉说着自己父母的成长;
所以,我们要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