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流行书风长啥样

首先解释一下,我这里说的流行书风,指的是书法界那种缺乏独立思考、千人一面的书法作品的“风格”。这个词,跟我理解不同的大有人在。有人认为,流行书风是反映时代精神的、吸收古人又超越古人的书法风格。

这里仅就我的理解,约略举几个例子。我们从国内规模最大、B格最高的那场展览的入展作品中,挑出一些字来看看。

先看不同的创作者写的“风”字: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六幅作品的局部图,共七个“风”字,那种扭捏的姿态,是不是出奇地一致?创作者们跟商量好了似的。

那么,这样写“风”字,到底可不可取?我们随便找几个古人的“风”字看看:

以上分别是王羲之、王羲之、李邕、苏轼、米芾、赵孟頫的“风”字。说实话,“风”字的确不好写,但古人毕竟各有各的面貌。上面那些作品里的风,有的貌似跟赵孟頫的结构有点接近,但是,那些字的笔法在哪里呢?

如果创作者宣称自己抛弃笔法,那我无话可说。可是,流行书风的践行者,一般都认为自己是从古人汲取营养、书写时代风气的。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是书法界喊得最响亮的口号。但据我看,这些作品,至少在笔法上,他们并没有汲取到古人的一根毛。至于超越,如果说用毛笔在纸上这样滑过去、飘过去、掠过去,那么古代书法家还真没这么干过。从这个意义上看,可能确实算创新和超越吧。

滑过去、飘过去、掠过去,在结构上制造的效果,就是变形。不变形,不足以表达自己对汉字结构的深刻理解。

再来看看“乚”这个笔画:

他们好像商量好了似的,统一把笔画扭成骨折的样子。

再欣赏一些变形的字:

第一,变形固无不可,但笔法缺席的变形,还是合理的变形吗?唇亡齿寒:笔法单调,一味变形,只能让人看到满嘴的尖齿獠牙,不过,能说会道的人说那是乱石铺阶。

第二,这里面有的也有些前人的笔法,比如左下这幅,学何绍基。如果你了解到,学何绍基已经是一种非常时髦的做法之后,你就不会觉得这种字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在里面了。

奇怪得很,很多搞书法的,嘴上说的,或写成文章的,都强调要入古才能出新,有的讲得头头是道。可他们一下笔,全是流行书风。既然如此,就不应该喊“入古”,直接“出新”更方便。

第二个奇怪的是,根据媒体报道,展览的评委,有些也是德高望重、人品杠杠的老先生,但为何能让这类作品入选?我猜,可能他们真觉得好。流行书风,说不定就是评委们引领起来的风骚,所以选中这些作品,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可见,人品高,鉴赏力、判断力却未必高。

想了解瓜瓜斋硬笔录播网课的,请扫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