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期末作文复习第一课,看图写话、看图作文怎么写
上一期:波折在心里,要有作者思维
期末作文复习第一课
看图写话,看图作文
文/陆生作
在某个层面讲,作文都是看图作文。有时图在眼前,更多时候图在脑海,即成竹在胸。如此下笔才有神。
小学低段讲“看图写话”,写话跟作文不一样吗?要求不一样。
话,是口语,“怎么说怎么写”。平白如话。
文,书面表达,跟口头表达不大一样。
不管是写话,还是作文,都得让读者明白你写了什么,不能读者读了,却云里雾里。
看图作文,一般都是讲一个故事,即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做。——当然,这是对低段学生的说法,或者说这样解释容易听懂,口语化。
年级高了,讲故事的看图作文可归入写事作文。写事就要用到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所以,当我们看到图片时,或单图,或组图,要从图片中找出六要素。找出时间、地点的变化,这两点是最基本的,它也可以用来作为分段的依据。再找出人物的变化,借助图片中的信息,去推导整个事件的因果关系,从而有顺序地演绎事件的变化。
因为,我们看到的图片是不动的,只是这一事件中的一个瞬间、一个镜头或几个镜头。所以,我们需要借助这几个镜头,用想象去还原事件发生的经过,让不会动的图片像电影一样动起来;用捕捉去还原事件中的细节,让作文真实起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身临其境,体验故事人物的感受,帮助人物去完成这篇看图作文。——这就是我经常讲的,作文到底是“我”说。哪怕作文的主人公是张三李四,他们也确实不是作者,但作者借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怎能没有作者的影子呢?他们怎么可能不受作者的影响呢?他们只是画在图片中的人物,本身就是虚构的,必须借助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丰满起来活起来。
以上所讲,只是空谈,但也是方法,也是这么个道理。
以下,来举个例子。
如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四幅图片中,六要素是什么?
时间:早上。
地点:家里、路上、医院里。
人物:明明同学、司机、医生、路人、爸爸妈妈……
事件:图一,穿衣起床。图二,横穿马路。图三,被车撞了。图四,送进医院。
看到这每一幅图,我们都能讲出一句话来,概括图片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但,看图作文不是概括主要内容,而是演绎故事。
接着,我们要发现图与图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因为起床晚了,所以匆匆赶往学校;因为匆匆过马路,所以被撞了;因为被撞了,所以被送进医院去治疗。——从这一系列因果关系中,能找出什么立意吗?从三个方面去考虑立意:一温暖,二哲理,三教训。
比如:
1.不能横穿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
2.不能着急,着急容易出祸事。
3.要早起。
这三点,都能够写成有意义的作文。但还可再深挖,比如再加一个为什么:为什么早上会起来晚了呢?给它加一个原因,因为昨天晚上看足球世界杯,看得太晚了。——多了这么一个“因”,这篇看图作文就会发生变化。
不多讲了,说来说去就一句话:看图找六要素,理清因果关系,提出表达观点,身临其境演绎。
下面来看几篇例文。
1.一个教训/金泽宇
“什么!七点五十了。”一见床头闹钟一本正经那样,我就急忙滚下了床,穿衣洗漱,“都是昨晚熬夜打游戏惹的祸啊。”
来不及吃早饭,我就跨上自行车,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到了路口,见红绿灯刚刚转红,我心头又焦躁起来,恼怒起来:“什么情况,今天怎么这么倒霉,我招谁惹谁了!”
人来车往,我感觉就我最急,他们都挺悠闲的。见车流中有一条缝,我脑子一抽,直接忽略交通规则,在马路中心段,向马路对面的学校冲去。就在这时,我的眼角余光瞟到右手边有一辆车疾驰而来……“砰”一声响,我只觉得右手一阵刺痛,恐惧蔓延在全身,背怎么也挺不起来……
“哎呀,这是哪个孩子啊?过马路干吗这么心急啊!”一位老太太大惊失色。
“喂,喂,120吗?”一位大叔掏出手机,拨通了急救电话,“在某某小学门口,有一个小孩子被撞飞了。请派一辆救护车来。”
我还是想站起来,至少坐起来,可一动就感觉跳进了油锅。血,从我的嘴里流出来,咸咸又苦涩……一会儿,我什么都不知道了。
醒来之后,我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全身上下都是石膏、绷带,动弹不得。幸好救护车及时赶到,在黄金抢救期中完成了手术,保住了我的性命。如果当时我不闯马路的话,就不会落得这般地步了。
转念一想,还是熬夜打游戏惹的祸啊!因为打游戏,所以才会睡晚了,起得也晚了;醒来后,想按时到校,所以才那么着急;因为急着赶路,所以才会被撞。归根到底,是我打乱了自己的生物钟,才导致了撞车。
血的教训让我难忘,直到现在,我不曾犯过第二次类似的错误。
2.不能横穿马路/陈至柔
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抬起头,一看钟表,呀,已经八点钟了。元元脸也不洗,早饭也不迟,穿上衣服,就匆匆忙忙地出门了,全身乱糟糟的,还有一股臭味。
元元骑上了自行车,飞快地向学校奔去,头上不时有汗珠流下。为了不迟到,元元横穿马路,连红绿灯都不看。他想:都怪昨天睡得太晚了,迟到了可不好!
忽然,一辆黄色的大卡车飞奔过来。元元没刹住车,被大卡车撞得飞了起来,晕了过去。自行车也撞坏了。
司机看见了,连忙跑下车,打了120电话。(此处可加一段元元躺在地上的外貌描写。)路人看见了,纷纷议论起来:“这就是横穿马路的下场。”
当元元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间病房里。外面传来父母的声音:“这孩子,都和他说了好多好多遍了。不要横穿马路,不要横穿马路,可他就是不听。哎,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啊!”
元元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心想:我以后再也不横穿马路了。
3.迟到/沈赵鑫磊
“要迟到了!”小明大叫,“都八点了,都怪我最晚看埃及和乌拉圭的比赛看太晚了。”
“赶紧穿衣服。”小明的妈妈说。
小明飞快地从柜子里拿出衣服裤子穿上,跑出家门,跨上自行车,迅速地骑向学校。
一路上,风在小明耳边呼啸,车轮在小明脚下转动。来到十字路口,小明不管三七二十一,闯了红灯。突然,一辆按着喇叭的红色小轿车向小明开来。“轰”一声,小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小明被撞了。小明只模糊听得见一些路人的议论:
“快叫救护车。”
“这是谁家的孩子啊……”
“真可怜。”
……
“滴嘟滴嘟”小明醒了。一抹额头,都是血。环顾四周,爸爸妈妈都在。见小明醒了,妈妈说:“宝贝儿子,你终于醒了。以后不要穿闯红灯,看电视也别看那么晚了。”
小明流下了眼泪。从喉咙里吐出一个字:“嗯!”
学生的两个问题
1.老师,我能不写骑自行车吗?
答:不能。
2.老师,这辆小轿车是什么颜色的?
答:你爱什么色就什么色。
看图写话,看图作文,要符合图意,哪些东西抓得紧,哪些东西放得宽,同学和老师心里都要有个度。在“度”上把握好。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购买
《换个角度教作文——微童话教学课堂实录》
赠送一本陆生作的微童话集《石头青蛙》
我的QQ群:52803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