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小结
一、题材类别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美不胜收的山水景物的流连与热爱。其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田园诗主要指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其通过对山林田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其鼻祖是陶渊明。到了唐代,山水诗与田园诗常常融为一体,代表人物有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表现的情感思想主要是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方面,具体表现为三点:(1)寄情山水的豪放激情。或描写大自然之雄奇壮丽,表达诗人的宽阔心胸与高远志向;或描写山水之雄伟壮阔,展现诗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或借奔腾的江河,变幻的景物,反映诗人热爱山川风物、追求自由的精神。(2)心物相融的恬淡幽情。或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或以淡泊之语描摹闲淡心境,或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依恋、追求与热爱,或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或表达对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或由灿烂之景引发诗人对山川永恒、人生短暂之叹;或借缥缈凄迷之意境,透露诗人失意怅惘心绪;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或借眼前山水,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或借瑰丽壮景、盎然春意反衬悲时伤世之痛。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技法主要表现在写景抒情的方法上:第一,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类手法的运用。第二,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1)白描与工笔。白描,简单地罗列,简洁地描写。工笔,细致入微地刻画,重彩浓墨地描绘。(2)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3)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4)虚实结合。(5)动静结合。第三,常用的抒情方法(1)借景抒情,融情入景。(2)乐景写哀(反衬) 。2、边塞征战诗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征战诗到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并形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另外王维、李白、杜甫等也都写过边塞诗。这类诗的主要标志:(1)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2)诗中意象多反映边地风貌与军旅生活。自然景观类: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黄河、沙碛、阴山、楼兰、蓟北、西山。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胡笳、琵琶、战马、戈矛剑戟、斧钺弓箭。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阳关三叠》(《阳关曲》《渭城曲》)。边塞征战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1)保家卫国、建立功勋的壮志豪情。或表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热情;或抒写将军出塞、驰骋疆场的丰功伟绩;或讴歌功业理想、不惜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这类思想情感主要表现在初唐时期。(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或描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勇敢顽强的英雄气魄;或描写豪迈从征,表现将士视死如归的勇气与大无畏的精神;或描写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将士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如大漠戈壁、玉塞萧关、冰川雪峰、火山热海等,这些边塞风景,常常充满一种昂扬雄壮的情感基调。(4)征人思乡的情愁。征人思乡,或表现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揭示爱国与思乡的矛盾;或极写边地环境的恶劣与从军生活的艰苦,表现将士无法排遣的思乡深情;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表达渴望归家的寂寥心情,等等。(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或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呼吁朝廷停止穷兵黩武的政策;或极写战事之惨烈,控诉边将的无能,朝廷的用人不当;或揭示军中的不公与腐败,谴责边将的骄奢、朝廷的昏聩;或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引发对战争的思考,等等。(6)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第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如修辞方面的: (1)夸张(2)对比(3)互文(4)用典。第二,要立足于整体,有侧重地分析其技法。边塞征战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征战场面的描写,日常生活的撷取。其侧重点又有不同,有的侧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的着力于意境的营造,有的立足于情感的抒发。(1)侧重于表现人物形象的,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2)着力于意境营造的,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3、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通过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形式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人名+咏”等。如李商隐的《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陈子昂的《燕昭王》《登幽州台歌》、杜甫的《咏怀古迹》《蜀相》《八阵图》等。(2)内容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李商隐的《马嵬》、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咏史怀古,往往是诗人借怀古伤今或叹个人命运的坎坷,所涉及的多是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事件、古迹等。历史人物如屈原、吴王、贾谊、王昭君、曹植、诸葛亮、隋炀帝、唐明皇、杨贵妃、李煜等,历史事件如马嵬事件、隋灭、项羽自刎、安史之乱等,历史古迹如废都荒台、离宫旧苑、骊山、赤壁、新亭、隋堤、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等。作者借古自比,或感叹历史,或影射当今。咏史怀古诗的思想情感分为三大类:第一,历览历史点滴,发表自己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观点。常常是一事一议,只发表看法,不含褒贬。如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第二,悲吟古人际遇,感伤己之情怀。要么缅怀先贤,表达敬仰或惋惜;要么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三,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世忧国。要么托古讽今,以历史对统治者进行嘲讽;要么以古鉴今,劝诫当朝莫走老路;要么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充满担忧,对黎民疾苦表示同情。如杜牧的《泊秦淮》。总之,对于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评判历史、借古伤己、借古讽今三个角度。4、赠友送别诗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为了求仕而不得不暂离家园,为了从军服役而不得不辞亲别友,为了赴任迁谪而不得不别妻离子,为了躲避战祸灾荒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这类诗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此类诗常用如下意象:①柳、酒、月、水四大意象。柳(柳枝、柳条、柳丝、柳叶、柳絮等):以“柳”寓“留”,以“青”托“情”,以“缕”谐“旅”,以“丝”代“思”,以软条拟柔情,以细叶状愁眉,以飞絮零落喻人生飘沦。酒:把酒壮行,借酒浇愁,以酒劝慰。月:一方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另一方面月光普照大地,是离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所以送别诗中的月总有一种寒冷孤寂的色彩。水:以水之纤柔象征离情的缠绵,以水之深淼象征离情的悠长,以水之清寂象征离情的凄切,以水之空濛象征离情无边。②草(离情之漫长)、(孤飞之)雁、清泪、骊歌(离别之歌)、灞桥、南浦、兰舟、长亭、孤舟(帆)、古道、冷雨、清猿等意象。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时间场合,不同的送别对象,所以送别诗表现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四大类:(1)哀婉凄伤的离别之愁。“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凄凉惨淡的意境与哀婉凄伤的离愁别绪是送别诗中最传统的基调和最常见的情感风格。特别是在送别迁客,送别落第举子,或客中送别、病中送别、佳节送别以及乍逢旋别中更易使人产生别易聚难、前途茫然的凄怆感。(2)忧伤愤懑的不平之意。这类诗主要借送友自写胸臆、一吐块垒,或借别情来明心志(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反映个人命运际遇的变化或时代社会政治的情况,多见于迁谪、归隐时的送别诗,表达失意之情、愤懑之气。(3)激昂慷慨的勉励之情。在一些宦游(为功名而游)而别、杀敌报国而别、新官上任而别的送别诗中,文人士子们更是胸怀大志,俟机报国,渴望“赢得生前身后名”,借送别表达激昂高亢、蓬勃奋发的精神。如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4)劝勉慰藉的关切之意。这类诗劝勉慰藉与友情同在,借送别表达作者对友人关心、抚慰、牵挂、勉励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常用手法:(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诗人触景伤怀,常借落日余晖、明月孤帆、渡头柳絮、流水通波、江风寒雨、清猿北雁、浮云飞蓬这些意象,营造一种迷茫而悲凉、空廓而深沉的意境。先写景后抒情,一般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先叙别后写景,一般叫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大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种技法常与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起合用。例如杜牧的“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二首·其二》)。(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冷色调的凄风苦雨,渲染出清冷萧瑟的送别环境,正好衬托离别的哀愁。暖色调的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使人物的感伤之情倍加沉郁。(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或想象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或虚拟所到之地的民情风俗,或设想未来可能遇到的种种情景,或设想其别后的行旅之景和愁苦心境。这些想象实质上是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5、咏物言志诗咏物言志诗是指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类诗歌。其所咏之物可以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川日月、风雨雷电、器物玩好,等等。诗中的“物”或是描写的对象,或是抒情的对象。那么如何判定咏物诗呢?从表达上看,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总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而写景诗常常是写多个物(或景)。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例如虞世南的《蝉》、罗隐的《蜂》《雪》、齐己的《早梅》等。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黄巢的《题菊花》、于谦的《石灰吟》等。也有一些咏物诗不是以所咏之物为诗名,例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牧的《山行》等。从内容与主旨看,咏物诗大体分为五类:(1)单纯咏物。仅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求其形似,却不赋予个人的感情色彩,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2)托物言志(寓意)。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如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哲学或社会道理。如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的道理。(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5)以物比兴(比喻)。或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如李白的《长相思(其一)》(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借孤灯、月亮、美人等以物寓情,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君王不能任用贤臣的悲哀,寄托诗人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恼。咏物诗不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诗人们更注重对所咏之物的神韵、品格进行发掘,即不但要形似,而且还要神似。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其常用的技法有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从整体构思看,其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对比。从抒情的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6、羁旅思乡诗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下诗篇。这类诗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这类诗的主要标志:(1)诗题中多含有“驿站”“客舍”“登高”“望月”“忆”“孤”“寄”“行”“宿”“思”等能够体现漂泊客居之意的词语以及元宵、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2)常见意象有月亮(见月怀人,望月思乡)、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杜鹃(叫声“不如归去”,常与哀怨、思归有关)、猿啼(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沙鸥(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孤雁、鸿雁(鸿雁传书而思乡怀亲)、浮云(漂泊之意)、梧桐叶落(飘零、孤苦凄凉)、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等。还有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渐起、日暮时分,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旅思乡诗或触景伤情,“村桥原树似吾乡”;或感时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或伤春悲秋,感慨韶华易逝;或日暮思归,“日暮乡关何处是”;或因梦寄情,“夜来幽梦忽还乡”。其思想感情大致有三类:(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书写漂泊无定的孤苦。借旅途所观、所闻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2)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3)羁旅他乡幽怨愤。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常用手法:(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羁旅思乡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怀想,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生活的憧憬。(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乐景来衬托哀情是羁旅思乡类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3)对面落笔(又叫“反说”“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4)细节描写。如张籍的《秋思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中摄取“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进一步将“意万重”“说不尽”的乡思形象化、具体化,尤能表达诗人对这封家书的慎重和对故乡深深的思念,细节典型,生动感人。(5)因梦寄情,虚实结合。羁旅思乡诗中的许多悲情都是借助梦境得以宣泄的。悲情起于理想的追求和失落,明知不可能,却还要坚持这种虚幻的梦境,以求一丝慰藉。然而梦境破灭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绝望。即便如此,诗人还是惯常使用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来倾诉自己的离情别绪。7、爱情闺怨诗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体可分为爱情诗和闺怨诗(包括宫怨诗)。此类诗的主要标志:(1)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寄良人”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如王昌龄的《闺怨》。(2)诗中常有“眉锁”“翠楼”“绮席”“碧纱”“鸳被”“相思枕”“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带有闺房色彩或带有思人韵味凄清的意象,如张籍的《忆远》。纵观古代爱情闺怨诗,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如杜甫的《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与元稹的《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3)未能终成眷属的男女恋情诗,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爱情闺怨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 (3)空闺独守的思亲之怨。(4)情梦难圆的遗憾之怅。 (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常用手法:(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3)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二、答题格式1、主旨情感题第一步:整体感知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第二步:分析诗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句(联)写了×××。”答题时不要简单罗列意象。第三步:概括情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抒发了什么”或“揭露了什么”或“寄寓了什么”。2、人物形象题①一句话概括抒情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等等.②具体分析诗句分别体现了这个形象的哪些性格特点。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3、意境分析题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4、炼字题答题形式:某字,在诗歌中是 意思,运用了________手法(修辞方面)写出了 ________ 内容(形象方面、意境方面),表现了________ 情感(情感方面)5、语言风格题本诗( )(两三个双音节词概括该诗特色)。通过( )的描写(刻画、运用),体现了(写出了)( )(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6、表达技巧题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三、表达技巧1、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对比(A、时间对比:今昔,昔盛今衰 B、景物状态:动静对比 C、写法:虚实对比);象征;咏物诗移情:将人的主观感情转移到客观事物上,在修辞上称拟人烘托;侧面描写;白描:大体勾勒;工笔:非常细致的描写;用典;叠词;渲染;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联想与想象:联想是由甲到乙,想象是无中生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比兴手法;重章叠句;反复咏叹。2、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排比,比拟(拟人),设问,反问,移情,通感,顶真,谐音,对比等。3、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写实,虚中有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远近高低结合,场面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刻画等。4、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触景生情,以景结情)5、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语言风格(相近的词组成两个双音节词)纤柔,明快,清新,浪漫,悲壮,平易,平实,峻洁,清雅,清逸,简练,峻拔,沉郁,凄婉,轻艳,朴素,自然,犀利,婉曲,洒脱旷达,雄浑刚健,豪放飘逸,热情奔放,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凝炼含蓄,委婉慰藉, 抑郁深沉,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缠绵宛转,慷慨悲凉,清新隽永,纯朴自然,清水芙蓉,缠绵悱恻,水乳交融,空灵飘逸,舒缓从容,诗中有画,色彩鲜明含蓄——直接豪放——婉约 华丽——淡雅 庄重——诙谐 典雅——通俗五、诗歌意境幽静,宁谧,苍莽,深远,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空阔辽远,苍凉悲壮,雄浑苍劲,开朗,荒芜,孤寂,冷寂,悲凉,空寂寥落,萧条荒凉(相近的词组成两个双音节词)六、思想情感常用来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术语(相近的词组成两个双音节词)有表示思想感情性质的热爱、喜悦、惊喜、愉快、欢乐、挚爱、执着、愤怒、愤慨、激愤、悲愤、愤懑、恬淡、闲适、迷恋、愁绪、忧愁、抑郁、烦闷、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哀伤、哀痛、凄苦、悲苦、凄楚、辛酸、忧愁、伤感、思念、惜别、同情、怜悯、怜惜、惋惜、歌颂、赞赏、赞许、仰慕等。有表示思想感情涉及内容及对象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忧国忧民、感叹时世、同情民生疾苦、眷恋故国、思乡怀亲、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吊亡、建功立业、求贤若渴、厌恶官场、蔑视权贵、漠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向往归隐、超脱凡俗、羁旅愁思、恋情闺怨、自伤身世、惜春、伤秋、忆友怀旧、寄情山水、思乡念亲、坚守节操、离愁别很、儿女情长、坚贞爱情、登高览胜等。高中古典诗歌鉴赏知识汇总表思想内容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②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③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④昔盛今衰的感慨,借故讽今的情怀。2、人生志向: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②宦海浮沉、仕途失意的苦闷;③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④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3、人生感受: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平生的喜悦。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古典诗歌常用的题材边塞、田园、怀古、官场、战乱五类诗歌对应的五种基本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的诗歌——直抒胸臆叙事抒情诗——叙议结合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他诗歌分类: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古典诗歌思想感情术语喜悦、愉快、欢快、激动、兴奋、忧愁、悲苦、孤苦、深刻、积极、消极、旷达、洒脱、悲愤、乐观、悲观、哀怨、激愤、憎恶、欣喜、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忧郁沉闷、愉悦、沉痛、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闲适、恬淡等。情感载体: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古迹——怀旧形象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分类①人物形象:A“我”—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②自然景物形象或者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③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古典诗歌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①细节刻画②烘托③对比衬托常见意象归类(一)意同象异1、思乡:月亮、柳树、鸿雁。2、别离:柳树、芳草、长亭、南浦。3、高洁:蝉、冰雪、梅花、菊花。4、衰败:草木、乌鸦、燕子。5、壮志:大江、长风、沧海、奔流。6、爱情:莲花、燕子、红豆、连理枝、比翼鸟。7、悲伤凄凉:猿啼、羌笛、梧桐。(二)象同意异1、飞鸟:自由、孤凄无伴、漂泊无依。 2、青山:故乡、超脱。3、柳:离别、思乡、愁苦。 4、燕子:爱情、时事变迁。5、水:阻隔、愁情。 6、船:漂流、自由。7、小楼:思念、闲适。 8、鹧鸪:离愁别绪、衰败之景。形象方面的鉴赏术语生动、活泼、鲜明、优美、柔美、绚丽、明丽、明媚、灿烂、雄奇、俊俏、雄伟、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凄冷、凄清、辽阔、浩渺等古典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豪洒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语言诗歌语言分类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语言风格特点及鉴赏专用术语总体特点:诗庄(庄重)—词媚(优美)—曲谐(诙谐)诗歌风格:现实与浪漫词作特点:婉约与豪放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具体风格特点:清新、平淡、绚丽、含蓄、明快、自然、直率、清幽、雄奇、悲慨、洗练、沉郁、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自然、雄奇、奔放、朴素、雅致、平实、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洗练、含蓄、明快、诙谐、浅显、白描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平淡无奇、华丽明快、沉郁顿挫、苍凉、雄浑雄健、富有哲理、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炼字古典诗歌炼字的位置:五言炼二、三、五字、二五字;七言炼二、五、七字、二五字;古典诗歌常常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夸张、对比、比兴、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对偶、反复、双关、对仗、排比、设问、反问、顶针(顶真、联珠)、互文等表达方式描写技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白):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隐晦):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②借古讽今(怀古伤今)、③托物言志(情)、④用典抒情、⑤叙事抒情(即事感怀)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对比、象征、赋比兴、渲染、用典、烘托、以景结情、无理而妙、翻因为果、抑扬、照应、即景抒怀、铺垫、铺陈、衬托、白描、工笔、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象征、寄寓、寄托等行文结构方面的技巧及鉴赏术语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寄寓寄托、怀古伤今、起兴、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以动写静、点面结合、想像联想、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点题、委婉、以乐写哀。意境定义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完美融合的产物。常用术语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用典类别引用诗词掌故、引用人物事件作用怀古伤今、借古言志、意蕴丰富体裁古体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另,言是指一句话里包含的字数,如有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也有五言绝句(《春眠》无看山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