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所连锁化势在必行,诊所要真正提高门诊量需做好两点……
中医诊所连锁化是必然趋势。未来10年,中国的诊所将以6000家/年以上的速度增长。
中医诊所是中医未来发展的最好形式,也应是中医服务公平可及的希望载体。
5年后中国连锁诊所领域应该会出现第一波收购现象,8年后有第二波,11年后就是行业大并购期。
要想真正提高门诊量,一方面要通过差异化竞争主动引流;另一方面,得做好老顾客的维护。
中医诊所连锁化势在必行
想必大家已经清楚地感受到,虽说行业发展不能紧紧依托一部法律,但《中医药法》的公布无疑是中医行业的一针强心剂和定心丸,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的兴奋不已和百感交集。
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以及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方面面,今后都将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规范、是扶持、也是引导和希望。
其中,“有技无照”有望合法行医、药材质量将被全程监管、“片仔癀”等处方工艺将受“特殊保护”、“张悟本们”不得“忽悠”四大亮点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而对中医诊所来说,众所周知,其建设投资少、服务成本低、个性、专一、灵活、方便普及等优势是中医未来发展的最好形式,也应是中医服务公平可及的希望载体。
数据调查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全国有中医医疗机构46494个,其中中医类诊所 40888个,中医诊所占全国诊所的比例约为1/5。
可见中医诊所在各类中医机构中数量上占据很大比例,已经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中医医疗保健需求的满足,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进一步缓解。
如今《中医药法》出台,民间中医和中医爱好者将获得重生和认可,更加贡献一大批医师资源。同时中医药法完善了中医诊所的准入制度,把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并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中医诊所。
门槛放宽的大环境下,对要运用中医技术闯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除了民间中医外,那些在大医院工作多年,想自己开办诊所的中医大夫;或者在基层医疗工作,收入微薄想另辟蹊径开办诊所的医生们;亦或受抗生素限制、药品零差价影响,准备转型中西医结合模式的私人诊所等等,都将加速中医诊所的涌现。
专家预测,未来10年,总共将有至少20万名医生、20万名护士从体制内出来。中国的诊所将以6000家/年以上的速度增长。10年后诊所及专科医院的年新增年市场规模达到3万亿以上。现在看来,这一数字随着中医诊所的爆发,势必还要更高。背后的意义,可想而知。
另外,政策的利好还将推动中医诊所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的进程。目前大多数中医诊所都在单打独斗,实力有限,发展速度慢又易遇瓶颈。但未来大量社会资本将涌入这一领域跑马圈地,中医诊所连锁化是必然趋势。
且随着基层群众需求的井喷,一些如心脑血管、妇科、儿科、骨科、康复、推拿按摩、治未病等中医特色专科乃至连锁诊所,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
业内表示,目前诊所的发展就像2002年—2005年间体检机构发展,雨后春笋,爆发式增长,以后就是几轮的并购。5年后中国连锁诊所领域应该会出现第一波收购现象,8年后有第二波,11年后就是行业大并购期。
中医诊所如何提高门诊量
著名的营销专家Joe Girard有一个理论: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为你带来至少250个潜在的顾客。那反过来讲,当一个顾客由于不满意你而离去时,你将失去至少250个潜在顾客。
另就诊所利润分配来看,有80%来自于20%的老顾客,而其他的80%仅创造了20%的利润。可见老顾客不仅可以带来巨额利润,而且可以降低营销成本。
因此要想真正提高门诊量,一方面要通过差异化竞争主动引流;另一方面,还得做好老顾客的维护,打造滚雪球效应。
随着中医诊所的爆发,同质化现象势必强化,哪怕装修完善,服务完善,医生团队也搭建好了,就诊人数也不会上去,所以差异化竞争才是每个中医诊所关注的点。
而差异化竞争的根本,就是服务和品牌。只有服务好了,老百姓才满意,才会给你创造好口碑。口碑好了,才会有好的品牌,进而打响品牌。而品牌影响力大了,也会形成动力、吸引力和销售力,打造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