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人生至重
教养,是人本质上的品质与道德水平的反映,也是一种积极的对己对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反映。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它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属于他律教化显现。
教养是一种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它是一些习惯的总和。
教养与习惯紧密相连,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内化为教养。
教养决定人生,有教养的人往往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也会换位思考知晓每个人的不易。在相处时你会觉得倍感亲切;没有教养的人,共事多年你也会觉得讨厌。
王尔德说:“有文化教养的人的在美好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希望”。
人,贵在内心,外表是很难看出一个人的内在,但是行为细节却可以,而细节正是教养长久滋养而来。
教养,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因它有着很强的包容性。
雨果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博爱”是一种情操,也是一种修养。只有具有博爱之心的人,才真正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生活才会充满欢乐、充满阳光。
《荀子》云: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仁义礼善于人而言,就像财物、粮食对家庭那样重要。
儒家认为:仁义礼善,即为教养。没有物质支撑的家庭,生活就没了保障,而没有教养的人,则前途堪忧。
什么是教养?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教养,是一种尊重,也是将心比心的善意;教养,是一种气量,也是宽以待人的度量;教养,是一种品德,也是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养无形,却深植于人的心中,日复一日为人生导航,决定了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与结局。
在生活中有教养的人,总是让人舒服没有压力,让人喜欢和机会多。而没有教养的人也比比皆是,有的人还会为自己的狭隘和粗鲁付出沉重的代价。
教养,与出生、学历、财富、地位无关,但是与人的环境和接受教育关系密切,良好的家教家风从小耳濡目染,于祥和欢乐的环境成长,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状况的基础条件,但它却比其他外在因素,更能影响人的一生。
教养,是一种尊重。穷养富养,什么都不如教养。
有教养的孩子懂得注重道德素质,教他们去分辨对与错,从小去树立他们的独立意识以及社会意识,教他们成为一个为社会闪闪发光的人。
俗话说,子女之教育,一般人常有谬误,对子女之教育专注意其身体,更有甚者为子女积累财物,而忽略其精神。
孩子从小学会心存敬畏,懂得恭敬和尊重他人,这是一种基本的教养。
没有教养的人,就算拥有再优渥的外在条件,精神也是贫瘠的。这样的人,地位越高,就越目中无人;权势越大,就越咄咄逼人。殊不知,没有教养的人,爬得越高,摔得就越惨。
一个有教养的人,可以从很多小事体现出来你的教养程度。一个有魅力的人,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与赞美。人的层次高低,并不是可以用金钱去衡量的,而是自身散发着一种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往往通向善良,良好的教养。
古人说:君子如玉,润泽以温。
为人处世蕴藏大学问,那些推己及人的善良背后,往往是长期自省与自修的结果,更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具备鸿鹄之志之阶梯。
教养,是一种品德。教养不同于礼貌,有礼貌的人,不一定有教养。
礼貌,只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只是一种外在表现,人只需稍加练习,便可伪装。正如有的人在外对人彬彬有礼,回到家中,却对父母疾言厉色。
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大有人在,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
教养与礼貌的区别,在于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一般是指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教养,也不同于学历。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教养,因为知与行,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方可“合一”。
古人在《三字经》就提到,它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特别指出,人若没有教养,便是家长和老师的失职。
孩子的教养,影响他们将来成功与否的基本因素,对于孩子从小进行正确的教养,让孩子在成长中,密切关注教养,家庭教育的方式至关重要。
教养,是一种气量。真正的教养:脾气永远不要大于本事。
《庄子·天下》: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
宽容是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人们愿意团结在你的周围。
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法演禅师有四戒:“大凡住院,为己戒者有四:一势不可使尽。二福不可受尽。三规矩不可行尽。四好语不可说尽。”
北宋名人陈师道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事不可做尽,话不可说尽;人生如此耳,文字已其闰。
人生漫漫凡事谦让,就给自己留了余地。
一个人容忍谦让的限度,就是他的气量,也是他的教养。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的负荆请罪故事:出使秦国,“完璧归赵”后的蔺相如被封“上大夫”,后来又在渑池之会上替赵王解围,功劳颇深,被封为“上卿”。
廉颇看在眼里,恨在心头:自己身为劳苦功高的老将,官职却比不上蔺相如!后来,他逢人便说:蔺相如这人,若是被我见着了,必定狠狠羞辱一番。
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中,他考虑到国家大局,便故意告假,以免与他产生摩擦。廉颇得知后,十分愧疚,向他负荆请罪。
面对廉颇的嫉妒与仇视,蔺相如的谦让,并非懦弱无能,而是涵养与智慧,气量与教养。而廉颇的知错能改,当然也是可贵的美德。
人有教养,将是修养的基础
教养是孩子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使孩子从小养成有教养的良好习惯,成年后才会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欢迎。
有修养的人遇事绝不会迁怒于别人,或可逢凶化吉。
如果迁怒于人,也并非是消怒、息怒的良策,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旧怒未消,又添新愁,造成恶性循环。
爱迁怒于人的人,究其根源在于既不能自爱,也不懂爱人。人一量踏进社会,忧患往往与之俱来,谁也不能事事称心如意。
心胸豁达,纵然有点不如意之事,也要学会自我宽慰;一个人如果时常想到别人,即使心中有些不快,也应化怒容为笑颜。尊重别人是自我修养的升华。
教养,就是一个人的品行,人品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牌。
有教养的人,一般做人正直,做事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是立身之本、是处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
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襟怀坦荡,光明磊落,这样才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
己不正,何以正人?正直的人不谋私,不贪利,不文过饰非,不偷奸耍滑,不阿谀奉承,不溜须拍马,不阳奉阴违。
有教养的人则平等待人,公正处事。而不是心术不正的人,故弄玄虚,口是心非,用心计,耍手腕,当面一套,被后一套。
教养,有时也会体现善恶是非好坏。
善恶荣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的思想觉悟,正确的荣辱观的形成需要我们时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终极标尺无非两个:一则个人是非观;二则社会是非观。
就是对自己个人的一辈子快乐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对社会多数人的一辈子快乐有好处还是有坏处。
利自己,利别人,利社会,就是善;害自己,害别人,害社会,就是恶。好人,就是能爱惜自己使自己变好、爱惜别人使别人变好的人。
教养,决定人品厚度,人品的厚度足以决定人生所能到达的高度。
世间每个人都是被教育出来的,都不免打上了各种方式的教养烙印,但愿家长们努力修炼自我,且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孩子,让其健康成长,让其心身健康地成为一个独立于将来,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正确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能够真正实现自我,充满阳光而成熟稳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