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辑佚研究》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抗战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也越来越广阔,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主流文学期刊与文学副刊,而是不断向周边拓展。
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之文学版面表现的社会生活异常复杂。因为战争的影响,即使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婚丧嫁娶、纪念、祝寿、祭祀、考察、演讲等日常生活,也在内容、方式、质量、规模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抹上了战时色彩。那些和平年代没有的生活内容,比如募捐、献金、流亡、逃难、鸡毛信、防空洞、躲警报、过封锁线、慰问伤兵、国际援助、战时精神动员等,更是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触动着作家的灵魂。毫无疑问,战时复杂的社会生活,影响着文学的活动,改写着文学的内容,也改变着文学的形态。文学作者们写日记,忆行踪,广场上公开演讲,朋友间诗词唱和,私底下鸿雁传书,创作各体文学作品,投向各类报刊,留下很多日记、游记、书信、演讲记录、纪念文章,甚至旧诗词、寿言、祭文、悼词、挽联等,有着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文体样式、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情感内容,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文学”范畴,形成抗战文学的杂文学形态。
盘点21世纪以来的抗战文学辑佚成果,可知刊发在非文学期刊之中的佚文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甚至有超过文学期刊成为辑佚研究主战场的势头。这有历史原因与现实依据,那就是抗战时期作家在离乱中的特殊生态与报刊在战火中的艰难处境。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作家往往一路迁徙一路创作,走到哪里写到哪里,随写随刊,无暇记载,而且样报样刊都未必能够收到,甚至是否刊出都无法确定,即使收到样刊,也大多不能长期携带,遗失损毁严重。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报刊常常一边内迁一边出版,迁徙到哪里就出版到哪里,常常刊期不定,这期不知下期的出版命运,甚至就此夭折,难以为继,结束短暂的寿命。毫无疑问,在战时条件下,作家作品散佚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和平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