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黄珊珊:致我三岁的专业写作

致我三岁的专业写作

中山市第一中学/黄珊珊

2021年6月28日,写作组第四期的开班仪式在线上举行。我因为家中突发急事请假,后续又在老家待了十多天,几乎没有看书,也没有写作,有时候打开手机看着小伙伴们的写作新征程,我总是想着自己也应该加以回顾和记录。写作组开班已两周有余,今日算是我给自己的“开班仪式”。

我已经在写作组待了两期,从第二期刚加入时的懵懂、迷茫,到第三期的焦虑、沉着,有时候写得着实辛苦、痛苦,但成长也是实实在在的。第二期我写了45篇随笔,8篇论文;第三期写了64篇随笔,但因为3倍数的读书笔记没有写够,只能算到57篇;除了规定的8篇论文,自己还写了2篇。再翻回这两期的所有随笔,第二期更多的是教育叙事,对心理辅导有感而发;第三期的教学反思、课堂随笔则多了不少。第二期的8篇论文属于任务到哪写到哪,因为当时还有不少课堂“存货”,写起来虽然困难但素材不犯难。而且我还自以为聪明地偷工减料,以心理学科没有教材为由写了几篇非课例的论文。第三期的8篇论文不论多难,我都要求自己抓课堂写课例,当我把自己已有的课例全部写完后,就开始有意识地根据8种课例论文的要求设计新课,学习其他同行的课堂等。就这样写着备着,备着写着,我意识到自己开始越来越有想法,越来越有聚焦意识,越来越敢尝试。这或许才是我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开班仪式”的真正原因,专业写作走过两岁实属不易,三岁新征程,写下所思所想,留待四岁作评。

1.备课和框架前置

第三期论文写作我最大的改变是“变'任务驱动写作’的模式为'写作驱动任务’”。以往我都是发愁于这个月要写哪一类课例论文,我可以写哪一节课,怎么写可以凑到这一类文体中,所以有时候写出的文章自己都觉得把简单的事情写复杂了,常有“没写人话”的感觉。比如之前写的能力培养类课例,我选题为“自我教育能力”。这节课我已经上过很多次,上课时从没想过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之所以如此选点仅仅是因为我只能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找到这个点来写。后来在研讨会上听张娜说起她的感受“可以写出来但不一定能上出来”“写作和实践有时候是割裂的”,我开始思考论文写作的真正意义。写不是为了写而已,写是为了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好课不仅仅要能写得出来,更要能上得出来。当然,不好的课也可以写出来,而且可以写得很好。

专业写作的目的是以写促教,教的过程正是写的源泉,我可以记录些什么,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现场反应如何,我问的问题是否有效,课堂上我有哪些失误等等。即将开始第三年的专业写作,我不允许自己继续浑浑噩噩,要思考,要精进,要写出思想,更要写出情怀。从第三期的后半段开始,我的论文写作已经开始备课前置。在备课的时候,就开始思考一节课在能力培养、素养提升、理念阐释等多方面的落脚和侧重,尝试一节课“一个活动到底”,深挖活动的意义,加深学生的体验。头脑中时常想着课程的结构和论文的框架,草拟、推翻、替换、修改,最后是确定。这时的论文既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又契合论文写作的逻辑性,用学术性话语讲述真实课堂,写好“人话”。

2.专业阅读浸润

第三期论文写作过程中,最大的无力感来源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不足和缺失。而教育教学理论的欠缺似乎是中小学教师的通病,所谓通病,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存在的问题,你如果不去想不主动在意,就不算是问题。以前的我也是这么麻痹自己的,写作的时候时常是实践取胜,尽量不提理论,非提不可的时候,就找一些通用的,如:最近发展区、需求层次理论等。这样的论文也得到了发表,更加不觉得教育教学理论于我而言是个问题。但当课例论文写了十多篇,当备课和框架前置,我愈发觉得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性之大。教育教学理论的精华不是书中列出的有关理论内容的一二三,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能和实践相互检验、互相支撑的“道理”“原理”。如果我们对于某一理论不是真正的了解,就很难用自己的话阐释其中的核心要旨,写出的文章就有生拉硬搬之嫌。

教育教学理论来自于何处?在于专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是我们从专业阅读中自我总结出来的思想,是对于包括但不限于写作组所推荐的书目中的思想,是你看了很多遍但仍不能理解的思想,是虽然阅读艰难但必须读下去的思想,是能够打通教书育人任督二脉的思想。当我读不下去的时候,我曾试过定期查阅期刊文献,期待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理论支撑,然而我发现那些同行作者可能也是持有类似想法,所以他们的理论也是用得不够深入。我试过“哪里不会找哪里”,比如这学期想要备一节课以拍电影的方式讲述考试焦虑的课,具体的活动基本设计好了,但就是找不到这么设计的理论依据。我询问了很多人,用不同的关键词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但就是不得要旨,目前这篇文章仍在搁置中,这种方法看似“快”却极其“慢”。我还试过询问写作组的小伙伴,希望他们的智慧帮我找到一些理论支撑,姗姐和展艳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但因为学科差异有时要麻烦别人忙活好一阵,有时又有“拿来主义”的不快。专业阅读还是要靠自己,要靠平时的积累,把专业阅读当作是平时生活的一部分,勤动笔,多看多写,有意让自己浸润在专业阅读的环境下,我想这个方法应该是最好的。

3.随笔记录辅助

不要相信自己的脑袋,要相信手中的笔!一些想法如果不加记录,很可能转眼就忘了。若一旦动笔记录,感受会变得相对理性,情绪会变得相对平稳,思想会变得逐步成熟。我一直记着姗姐的论文写作模式,目前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笔也尽量跟上。姗姐的一篇论文是通过9篇左右的随笔“拼凑”而成,常常先确定论文的框架(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每一个标题下都有一篇随笔。9篇随笔来自于哪里呢?就是备课、上课过程中所思所想的及时记录。或许那些当下记录下来的想法不够成熟,但绝对是最清楚、最真切的,后续查阅文献资料,在课堂上再实施、检验,这些想法和观点就会越来越有意义。反观我自己,第二期的论文多是在交稿前的几天“加班加点”完成的,虽然在写的过程中也会有想法不断迸发,但总是写得不够深入。第三期我学习姗姐的做法,尝试在有论文想法后就开始记录查阅文献资料、备课、上课过程中的疑惑和思考,虽然目前我的每篇论文之前最多也才能写出两篇随笔,但对于论文的高质量完成已经大有助益。如此一来,第三期的8篇论文对于我来说还算比较顺利,把“痛苦”分散在一个月来慢慢消化吸收,也算不上“痛苦”。反而觉得当把原来随笔中的观点整理成论文文字,促使我在语言表述、逻辑结构等方面做得更加顺手。第四期继续延续这种做法,在记录中写作,用随笔为论文铺桥搭路。

进入三岁,已经不需要豪言壮语,只是更加务实地计划、践行、写作,走向专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