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7000亿,中国最激进的航空集团申请破产重组,创始人出局!
1月29日,海航集团平地一声雷,发表声明:因为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申请法院对海航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而海航集团的债务危机也不是最近才有的,前前后后已经持续了3年多。当时人们只是感觉海航集团遇到的困难会很大,但是远远没有想到会这么大。
而今年的疫情更是给了海航集团致命一击。旗下的上市公司海航控股竟然预报巨亏580亿-650亿元。如此大的亏损,恐怕就连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见了也害怕,更别提市值只有257亿的海航控股。
要知道,海航集团曾在90年代因为激进策略成为了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航空公司。谁能想到,多年之后,竟然轰然倒下!
1
海航集团资不抵债
海航集团在陷入债务危机之后,2020年2月29日,海航集团被派驻工作组彻底清查海航的总资产以及债务规模等。
据悉,在工作组进驻之前,有人表示,海航集团的净资产有2000多亿元,根本就走不到破产重组的地步。
可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海航集团的债务问题的复杂程度远不是大家所能想象的。因为海航集团的旗下拥有2000多家子公司,而它们的很多债务都是错综复杂的纠缠在一起,想要彻底搞清楚,至少需要数月时间进行一一整理。
由海航内部人员表示,在工作组进驻之后,快要被逼疯了,因为这工作量恐怕是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
就在前不久,工作组终于摸清了海航集团的真实实力,那就是资不抵债。仅仅负债这一项,就高达7000多亿元。
可能有人会纳闷,海航集团为什么会欠下这么多钱呢?这些钱都是谁借给它的呢?
有人对航海集团的海外收购案进行了一次统计,自2010年以来,海航集团已经在海外开展了40宗跨境收购,涉及金额超过450亿美元。收购领域包括:航空、物流、酒店、餐饮等大型项目。
比较著名的投资是海航集团在2016年斥资65亿美元成为希尔顿集团的单一大股东,占股25%。两年之后,海航集团就以85亿美元出售掉了手里的希尔顿股份,粗略计算豪赚20亿美元。
而希尔顿酒店的操作只是海航集团的海外收购的一种常规操作而已。很多时候都是利用杠杆操作来购买,最终通过财务性回报来填补收购资金的利息问题。
只要是想要获得财务性回报的投资都是存在风险的,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具有的常识。海航集团也不可能把每一次收购都能变成希尔顿案例,最终这就容易出现问题。
假设你花了100亿美元收购了一项资产,而两年之后的资产还是100亿美元,看似没有亏本的买卖,实际上可能要还银行10亿美元的利息,这是亏本的。
更别提那些快速贬值的资产,这将让集团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月26日,海航集团在新一届党委改选中,创始人陈峰已经不在名单之中,意味着彻底出局。
2
创始人命运预示集团命运
说起海航集团,那就不得不提两个创始人,分别为王建和陈峰。
陈峰出生于1953年,山西霍州人。王健则出生于1961年,天津人。王健比陈峰小了8岁,两人都是学霸型人才。
其中陈峰在1984年毕业于联邦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王健则在1983年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经营管理专业。
两人毕业之后均被分配到了国家民航局工作,这也让两人有了合作的机会。陈峰相对稳健一点,王健则更加激进。
1990年,海南省准备组建自己的航空公司,于是就邀请陈峰、王健等人过去帮忙组建海航集团。
1993年,海航集团正式成立,在陈峰和王建的联合领导下成为了中国当时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航空公司之一。
在2018年之前,王健都是海航集团的董事长,陈峰则是海航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海航集团在此之前发生的很多大手笔收购业务都是王健在主导。
2018年7月3日,王健在法国公务考察时意外跌落导致重伤,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终年57岁。
王建的突然去世,迫使陈峰不得不出来应对公司的新变化,成为了新一任董事长。
而此时,国家开始倡导企业降杠杆。海航集团积极响应,仅在2018年一年就处置了3000亿的资产。
而在这个过程中,海航集团的现金流出现危机。并在2019年被员工曝出“欠薪”,这让企业重新成为舆论的焦点。人们都在关注,海航集团能够度过债务危机这一关。
很不幸,它并没有度过。在2020年2月29日,申请工作组入驻企业,帮助解决债务危机。本来信心满满的工作组在调查开始后逐渐开始变得沉重。
最终,宣告了海航集团的破产。
其实,海航集团的破产并没有太多意外之处,这是90年代企业的通病。凭借杠杆快速扩张之后,开始上瘾,无法摆脱对于杠杆的依赖。看似庞大的企业,只要风一吹,就会分崩离析!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