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争论了18年,才得以如愿以偿,情节堪比小说精彩

京沪高铁经历了18年的恩怨纷争,才得以开工建设,要说这段历史,其实比小说精彩很多,绝对堪称是中国高铁史上别样的传奇,值得我们共同回顾一下!

1990年,铁道部向国家提交了一份修建京沪高铁的构想报告,言外之意:我们要修建中国第一条高铁了,你们抓紧时间批准吧!

一直到1993年,京沪高铁的推进工作进展得都非常顺利。

就在这时,一位关键人物“蹦了”出来,他就是京沪高铁的“缓建派”代表人物之一华允璋,也是中国铁道界的元老级人物。

1992年退休在家的华允璋前往美国看望自己的儿子,在美国,他见到了瑞典产的X2000摆式列车,时速可以达到200公里,犹如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摆式列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满足既有线的提速,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缺点,转弯时乘客会感觉到不舒服。摆式列车就好比摩托车赛车手转弯时一样,身体会随着摩托车一起倾斜,以此维持重心的平衡。

所以华允璋的建议是:新建京沪高铁太花钱,可以使用摆式列车完成既有京沪铁路的提速。

没错!华允璋抓住了京沪高铁的死穴:太花钱!以此将了“建设派”一军。

但是,华允璋也暴露了自己观点的一个漏洞:京沪铁路的运载能力已经严重不足。

大家回想一下,我国火车车厢严重超员、人挤人的现象是什么时候开始好转的?

而华允璋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宣称铁路界数据不实,高估运能,低估运量。显然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虽然华允璋在一程度上给修建京沪高铁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真正造成京沪高铁推迟的并非华允璋,而是另外一位老人家,“缓建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姚左周,同样也是铁路界的资深专家。

姚左周凭借自己的两篇文章《新建京沪高铁并非当务之急》和《再论新建京沪高铁并非当务之急》成功影响了我国高层的决策。

1996年关于京沪高铁的争论迎来了第一个高峰,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以“缓建派”为代表的姚左周,以“建设派”为代表的沈之介,分别向上层提交了建设京沪高铁的建议书。

此轮对决中,“缓建派”轻松获胜。

倍感挫折的“建设派”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选择了“曲线救国”,既然修建全线1300的京沪高铁阻力太大,于是决定分段突击,先修建上海至南京段。

4月份,铁道部再次组织了一场论证会,两派又是一场口水大战,虽然“建设派”此次论证会中赢得了胜利,但是仍无法改变京沪高铁被再次推迟的结局。

此后的2年间,京沪高铁的推进工作也陷入了低潮期。

直到1998年,一场更大的争论风暴来临了,“磁浮派”掀起了京沪高铁建设的高潮。

其实早在在1994年6月,“磁浮派”代表就组织了中国高铁发展史上一次著名的会议,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战略讨论会,又称第十八次香山科学会议,在这次会中“缓建派”“建设派(轮轨派)”“磁浮派”进行了一场观点大碰撞。

借着“磁浮派”主场的优势,他们大肆宣传磁浮列车的优势,建议京沪高铁直接上磁浮列车。

微妙之处就在于,此时的“建设派”和“磁浮派”是处于同一战壕的,不论是采用轮轨还是磁浮,最起码两者都是支持立刻上马京沪高铁项目的。

事情的变故发生在1998年6月,在一次院士大会上,我国提到了京沪高铁使用磁浮技术的可能性,这让“磁浮派”的代表人物严陆光看到了希望。

下面这一做法就够证明“严掌门”功力有多么的深厚。

他深知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浮线路,不论是日本的磁浮技术还是德国的磁浮技术,技术都不够稳定,所以让京沪高铁上磁浮技术显然是不现实的,没人敢承担失败的风险,上海磁浮项目的建成通车就是最好的佐证。

姜还是老的辣!

既然京沪高铁无法上磁浮技术,那轮轨派也别想上,然后等待磁浮技术的成熟。

他给国家的上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记得香山科学会议前后,听到过华允璋、姚左周两位同志谈到我国现阶段不应急于新建京沪高铁,而是把资金用于现有铁路的提速上。

这标志着“磁浮派”倒戈了,原先联手“建设派(轮轨派)”对抗“缓建派”的一对盟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至此,“磁浮派”和“缓建派”联手阻止京沪高铁上马的局面正式形成。

“建设派”代表人物沈志云也曾经感叹道:意想不到的争论,把京沪高铁的开工整整推迟了10年。

后来国家给严陆光的答复的确正如他所料的那样:同意发展磁浮技术,但是京沪高铁上磁浮技术显然不现实,不过可以搞个试验线研究。

磁浮技术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全世界都没有投入运营的线路供参考。

日本山梨磁浮试验线18.4公里,最高时速500公里,至今都没有实现商业化运营,只是在炫耀自己的成果而已。

德国埃姆斯兰磁浮试验线,全程31.5公里,仅供体验。

另外,磁浮技术还有一个更大的缺陷,就是无法与我国现有的轮轨线路兼容。

国家对“磁浮派”的这一批示,显然对“建设派(轮轨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时的“建设派”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号召各方在1998年号召全国工程院院士,包括“磁浮派”与“缓建派”的各位院士,成立了一个京沪高铁咨询课题组,形成最终的报告上报给国家,再次展开了激烈的谈论,也算是“建设派”为自己争取最后的机会。

最终的报告通过3次会议讨论成形。

第一次会议:确定了磁浮技术尚不够成熟,要真正在中国运用,至少在10~15年以后;

第二次会议:大家一致反对京沪高铁上摆式列车,导致“缓建派”转而大力支持“磁浮派”;

沈志云

第三会议:也是各派为自己争取的最后机会了,三方火力全开,“缓建派”姚左周反对上马京沪高铁,严陆光极力主张采用磁浮技术,沈志云则认为京沪高铁要马上动工。整个争论的基调就是“鸡同鸭讲”,分歧极大,但是最终的报告还是需要写的。

最终“建设派”负责编写轮轨部分,“磁浮派”负责编写磁浮部分,最后“缓建派”在此基础上做了极大的修改,主要还是强调京沪高铁不急于修建,但同时“建设派”也守住了自己最后的底线:京沪高铁尽快上马;磁浮技术不成熟,至少要等10~15年。

最终大家都签字画押认同了这份报告。

但是到了1999年4月,“磁浮派”严陆光再次上书,说明了那份报告虽然签了字,但是是违心的

并阐明了他们的意图:在京沪高铁上采用轮轨技术是不行的,他还建议抓紧修建磁浮试验线,然后等技术成熟,再修建京沪高铁并采用磁浮技术。

严陆光的这次上书的确起到了作用,国家再次召集各路英雄召开谈论会,“磁浮派”也获得了胜利,但是胜利未如预期,虽然同意搞磁浮技术,但并非是在京沪高铁上,同时“建设派”也元气大伤。

此后,京沪高铁项目基本停止了。

但是“磁浮派”严掌门并没有就此收手,他再次上书,前前后后“磁浮派”已经做了13次上书,最终在科技部的主导下,2000年,由严陆光担任组长,成立了磁浮技术可行性研究小组。

最终选择在上海做磁浮线的试点工程。

2000年5月,严陆光马不停蹄带队前往德国进行洽谈合作,此时的德国磁浮团队也是久久不能得志,见到中国访问团队的到来,犹如久旱逢甘霖,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协议。

2001年1月双方签署了购买合同,并没有涉及技术转让的内容。3月1日,上海磁浮项目正式开建。2002年12月31日全线29公里开通运营。

上海磁浮线

毫无疑问,上海磁浮项目是一个成功的项目,毕竟是世界上唯一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浮线路。但如果说是巨大的成功,这一点恐怕无法获得外界的认可,毕竟每公里3亿的造价着实太高了,其次票价太贵,30公里需要50元;更何况,前三年就亏损了10个亿。

甚至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再过不久,上海磁悬浮就能亏出另外一条磁浮线。

所以我们站在当今的角度来看,京沪高铁的争论没有赢家。“建设派”被活生生地推迟了10年之久;

对“磁浮派”而言,上海磁浮项目的建成通车基本断了“磁浮派”的后路,看不到希望的持续亏损与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外方手里,让“磁浮派”失去了继续论战的根基。

所以,在京沪高铁后续的争论中,“磁浮派”几乎毫无还手之力,随着铁路大提速帷幕的拉开,京沪高铁的建设也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终于正式开工建设。

以上就是京沪高铁历经18年争论,最终开工建设的故事,如果想了解很多细节,记得关注@八零后机长,并在评论区留言。

回顾过往,并没有诋毁各位前辈的意图,相信大家都是为了中国高铁的未来,才有了后来不断的争论;同时我们也能够回望过去,以前车之鉴,尽可能少走些弯路,如今的中国高铁已经步入了快车道,相信会越来越好!

中国加油!

(0)

相关推荐

  • 时速600公里 中国速度再次震撼世界

    科技创新成就展上看门道 ◎本报记者 矫 阳 今年7月20日,中国速度再次震撼世界.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 ...

  • 中国研制出“贴地飞行”交通系统

    本报记者 刘  扬  万  琳    任  重 编者按:7月20日,由中国中车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 ...

  • 没有轮轨,磁浮列车是如何驱动的呢?来看它的工作原理|走近科学

    没有轮轨,磁浮列车是如何驱动的呢?来看它的工作原理|走近科学

  • 复兴号

    折叠 编辑本段 研制背景 为全面提升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设计.软件开发.制造技术水平,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促进动车组由中国制造到 ...

  • 穿行在京沪高铁上的女子乘警组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洁 □ 通讯员 魏姮 在京沪高铁线上,有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公安处京沪高铁女子乘警组.这支队伍由18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女民警组成,她们怀揣着同一个梦 ...

  • A股将迎来中国最赚钱高铁!京沪高铁一天盈利3500万,但近5年曾4次涉诉讼

    2月26日,北京证监局官网显示,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沪高铁")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辅导的申请备案. 图片来源:北京证监局 对于A股来说,京沪高铁显然是又 ...

  • 南沿江城际铁路成功跨越京沪高铁

    架桥机上跨京沪高铁 3月20日凌晨 经过中铁十二局建设者 连续3天抢抓"天窗点" 封锁架梁施工 南沿江城际铁路成功跨越京沪高铁 作为全线首次跨营业线施工 不仅打破了全线架梁瓶颈 也 ...

  • 京沪高铁为什么要经过安徽?

    上海北京间直线距离仅1060公里.京沪间最「快捷」的铁路走线(图2绿色)不足1200公里,但京沪高速铁路全程却需要1318公里.京沪高铁因为绕行安徽(皖北)整整多了100公里,那么,为什么京沪高铁要经 ...

  • 京沪高铁二线江苏段线路选择的烦恼,走盐城...

    京沪高铁二线江苏段线路选择的烦恼,走盐城,泰州,扬州还是宁淮线? 京沪高铁二线北京至淮安段已部分开通或线路已确定,唯江苏段淮安至南通尚未有官方消息,这段线路可选路线较多,变成了幸福的烦恼. 线路1:由 ...

  • 中国高铁什么时候能达到时速400公里?京沪高铁预计可尝鲜

    5年-10年以后估计京沪高铁会率先达到380公里或400公里时速,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全国的350标准的高铁全面恢复时速350公里速度,这很重要,中国高铁有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330公里时速以下的常规模式 ...

  • 记者专访京沪高铁总经理:“中国最忙”高铁建成十年 最高日发79.8万人次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6月25日消息(记者王晶)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至今年6月,已经开通运营10周年.6月25日,京沪高铁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邵长虹在上海接受央广 ...

  • 【提示】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今天亮相京沪高铁,这些车次可体验→

    国铁集团说,随着全国铁路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实施,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今起扩大至京沪.京广.京哈.徐兰及成渝高铁开行,服务功能再次优化.在12306上如何买到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车票?哪些车次可以体验复兴号智 ...

  • 京沪高铁开通十年记:千里京沪一日还

    央广网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王晶)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京沪高铁为沿途城市.为整个国家带来的巨大改变.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当日下午3点,首发列车G1次从北京南站驶出,当晚8点0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