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亟待改善的几个问题

广告

设备管理

作者:郁君平 编

当当
设备管理是一项统筹技术、经济、管理的系统性综合学科,更是一门平衡成本、绩效和风险三方面的艺术,设备管理人要保持充足的活力,密切关注国家大政方针,依靠改革、转型、创新,来提升设备开动率,让设备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1、设备结构问题
设备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设备比例偏高,而高附加值、低碳节能、安全高效的设备比例偏低。同时占比较低的复杂、危险作业多使用高性能的设备,但是占比很高的简单、重复作业仍以落后的设备或者半人半机的形式来完成,导致投入高、能耗大、效率低、质量差。
为此,需要加快设备技术革新,淘汰落后技术,减少性能不匹配设备的使用,推广新技术,促进高附加值设备的发展,为企业绿色、低碳、高速发展提供保障。对于农业、林业、渔业等行业要全面普及机械替代人力,从而施行一条龙机械化大生产,提高供给质量、缩减供给环节、降低供给成本。
2、区域(行业)差距问题
区域(行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同区域(行业)的设备配置不同步。东部地区设备更新换代更快,设备配置趋于合理,而西部地区设备更新换代较慢,高新技术应用较少,设备效率、安全性能等得不到满足。同样,在不同的行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比如通讯、航空等资金密集行业能够紧跟市场步伐,设备更新换代快,基本保持着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而钢铁、船舶等行业受市场牵绊,设备更新换代缓慢,许多投产三四十年的设备仍在运行。
区域(行业)结构的另一个问题是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例如,有些地方(行业)享有很多“特权”政策,可以低成本升级设备,而多数地方(行业)只能靠自己,导致设备技术严重滞后。
为此,需要统一推进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提高门槛,要求高能耗、高排放、高风险的设备强制退市,同时取消垄断性政策,对农林渔等行业及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性政策,从全局的角度考虑与设备密切关联的排放结构、能耗结构、行业结构、供给安全等问题。
3、要素投入持续性问题
投入持续性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只注重设备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对于管理者、养修、升级改造等投入不重视,在日常生产要素的投入中占比偏低,导致管理者不适任、设备性能降低,最终结果是设备性能落后、能耗提高、故障率高、开动率低。
为此,企业领导者应该秉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原则,硬件上加强设备在点检、养修、升级等方面的投入,软件上强化设备管理体系升级、管理养修人员的学习培训,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借鉴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如“设备管家”体系、PAS管理规范等。
4、设备基础数据不被关注
设备基础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企业中基本处于“睫在眉下、视而不见”的尴尬地位,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很多企业在搜集完好率、事故、能耗、表盘数据等数据,但也仅局限于记录和考核,而不是通过数据分析、改进管理。
为此,设备管理必须要有大数据概念,搜集、记录、解析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生产性等数据,如按照“设备管家”体系对企业产品保障的数据、运行状态的数据、检修恢复状态的数据等进行分门别类地记录、解析,从数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保证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完好性、低耗性。
 5、设备点检问题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推行点检制度,但基本上都是第二代点检,属于是描述性的,仍在用传统计划经济思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设备。点检的结果只能简单说明设备短时间内、部分机构的物理机能,其目的是狭隘的为“停机”服务的。
为此,企业的设备管理重心要下移,不再狭隘地站在设备本身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树立设备要为企业的产品服务而不是为生产服务的观念,点检的目的要升级为关心“停产”,其目的是如何确保“停产时间可控”,要尽到设备管理“生产***业”的职责。应借鉴“设备管家”体系,在完成装备保障责任的前提下,将企业里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三位一体的基层设备管理机构,认真做好设备管家的工作
 6、备品备件问题
设备备品备件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一个是总体上备品备件数量不合理,要么很多占库存要么很少制约设备维护;
二是失效淘汰的备品备件仍占库存,囿于财务管理制度,备品备件不允许做销账处理;
三是高精尖设备配套备品备件供应链问题。
为此,设备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量备品备件寿命周期和采购周期、设备检修周期、点检结果、财务预算等情况,合理设定备品备件库存,确保最小库存满足设备养修要求。
 7、收入分配结构问题
设备管理人员普遍存在收入倒挂的问题,管理人员收入低于维修人员,维修人员收入低于操作人员,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和产品关系更密切的岗位,对于支撑性的岗位重视不足。同时设备管理人员职业规划都不明朗(除了码头、化工等特殊行业),设备管理人员过早地就达到了事业的天花板,失去继续努力地动力,容易滋生等、拖、靠的消极心理。
为此,企业在薪酬考量、职业规划、人才培养时应适当考虑设备管理人员,要明白办公室一分投入就能解决的问题到现场后可能需要七分投入,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设备管理人员也应该抛却等、拖、靠的消极心理,主动积极释放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光辉。
这七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去有针对性地解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