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土一批竹简,揭露围魏救赵的真相,专家:难怪庞涓结果自己
公元前354年,魏国发兵赵国,想拿下赵国都城,命悬一线的赵国向齐国请求支援。齐国转而派兵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解了赵国的燃眉之急。齐国这招围魏救赵的计策,可谓是一举两得,不仅解救了赵国,还重创了魏国,可谓是一箭双雕。
然而,对于这段历史典故,从山东出土的一批竹简中发现,事情的真相远不止如此。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为何在围魏救赵时,魏国大将庞涓被齐国俘虏后,没有选择自尽,而是在后面的一场战役中拔剑自刎了呢?
师出同门,走向手足相残
孙膑与庞涓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奇才,并且都是师从鬼谷子。但庞涓为人狡猾,经常使用一些阴谋诡计,而且极为善妒。虽然他表面上与孙膑称兄道弟,还承诺,如果有一天出人头地,定不忘举荐师兄孙膑,其实他内心生怕孙膑,会掩盖自己的光芒。
后来庞涓深受魏惠王的看重,成为了魏国大将,走向了辉煌的人生。但他心中始终放心不下孙膑,他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态,一想到世上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存在,他就寝食难安。
为此,庞涓决定要除去孙膑,这样就没有人能是他的对手了。庞涓借当初的承诺,将孙膑请来了魏国,当然不是为了向魏惠王惠王举荐他,而是怕他效忠别国,威胁到自己。孙膑来到魏国都城大梁后,等来的却是双腿被废的结局。而且,为了埋没他的才华,庞涓还命人在他脸上留下了犯人的记号。
失去双腿后的孙膑,对庞涓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为了保住性命,他装疯卖傻骗过庞涓。机缘巧合下,孙膑得到了齐国使者的帮助,逃离地狱般的折磨,来到了齐国,终于不用装疯卖傻了。
围魏救赵,活捉庞涓
来到齐国后,孙膑得到了齐国大将田忌的赏识,做客于他府中,后来帮田忌赢得赛马比赛,更是加深了田忌对他才能的肯定,便把他引荐给了齐威王,成为了齐威王的老师。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想要拿下赵国,带领八万大军,发兵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赶忙求助齐国。
孙膑的一招围魏救赵计策,让庞涓赶紧放弃到手的邯郸,赶去营救魏国的都城。庞涓大军行至桂陵,遇到了齐国的埋伏,导致八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被齐国活捉了。魏国与齐国议和后,把邯郸归还于赵国,庞涓也被放了回去。
然而,1972年在山东出土的一批竹简,其中就有提到着一段历史,当时魏国虽然攻取邯郸的计划失败,但并没有全军覆没。在桂陵之战中,只是擒住了庞涓一部分人,那时的魏国的主力并没溃散,齐国并不敢真的进攻魏国,相反,还有点向和魏国套近乎。
齐国返回魏国大将庞涓,又保住了赵国,无疑是充当了好人。如果齐国当时真将魏国的八万大军歼灭,那么攻取魏国将很容易。而齐国选择议和,不得不令人怀疑,围魏救赵时魏国受损的真相。
庞涓自杀的真实原因
13年之后,庞涓又出兵十万攻打韩国,韩国急向齐国求救,分析利弊之后,齐国决定帮助韩国,但孙膑提出要在魏国与韩国,打得疲惫不堪时再出兵。当韩国得知齐国答应前来救援后,开始奋力抵抗魏国。
两军相互消耗得差不多时,田忌率兵直奔魏国都城大梁而去,魏王眼见后方受敌,赶紧从韩国撤军,并让太子申和庞涓率领十万大兵,与齐国交战。而后,田忌又听从孙膑的计谋,佯装败退,庞涓见齐国大军节节撤军,误以为齐军不抵魏军,便一直穷追不舍。在庞涓率军来到齐国马陵之地时,才发现中了孙膑的诱敌之计。
面对突然来袭的齐军,魏军一下乱了阵脚,又加上马陵地势险峻,齐国打败魏国,令魏国十万大军尽数覆灭,太子申被擒。而庞涓没有投降,而是选择拔剑自刎,因为他知道,当初自己如此对待孙膑,他不会放过自己的。
除此之外,这一战,魏国主力溃败,即使孙膑放他回魏国,魏王也不会放过他的。孙膑的这招,无疑是让庞涓进退两难,只有走向死亡,怪不得学者认为,庞涓会选择自杀。自此之后,魏国逐渐走向衰亡。
结语
在这里,不得不说孙膑善于抓住庞涓的弱点,才能轻而易举地打败庞涓,报了当初的断腿之仇。而在围魏救赵中,齐国并没有真的攻打大梁,让魏国损失八万大军,而只是设计活捉了庞涓,那时,齐国的势力并不能把魏国怎样,否则,那一次庞涓就难逃一死。
所以,在后来的马陵之战中,庞涓被逼得走向自杀之路。山东出土一批竹简,证实了一些历史的真实性,也颠覆了一些历史真相,就比如围魏救赵的历史情节。历史是行走的一面镜子,而文物则是反映历史真实存在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