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学生有“知识”,却“知”而不“识”,怎么办?

知识知识,不仅要“知”,更要“识”,这样才有用,用在生活里。

问高段学生,问出了惊喜:

会写“樟树”这两个字吗?会。

站在林子里,知道哪棵是樟树吗?不知道。

他们来上课的路上,两旁全种着樟树!但就是不认识。这就像,我们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在身边,却没法跟这个人对上号,尴尬不?

不信问问你的孩子,他们有很多“知识”,却没有一些“常识”。

比如:

春天,西湖里的荷花开了。——春华秋实,花总是春天开的?

到了秋天,樟树的叶子落了,冬天樟树就光秃秃了。——秋天总要落叶的?

……

请问:怎么证明秋天来了?

答:叶子落了。大雁南飞。果子成熟了。——好标准的答案,除此也没什么好回答了。

再细问:大雁长什么样?见过大雁吗?

答:不知道,没见过。“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这个是会背的。

再细问:哪些叶子落了?

答:枫叶。——卡壳了。再想想,梧桐叶,银杏叶。

再细问:哪些果子熟了?

答:西瓜。——反正水果超市里能看到的,刚好都熟了。真巧。

有太多的树,有太多的果子,有太多的动物,我们当然不可能全部认识,我们都有局限。那能不能把课本上学到的那些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与实物联系起来,对应起来?哪怕是在网上找一找,看一看,行不行?如果孩子上网是不好的,那在你家附近的那几棵树,能不能认识一下?你家里经常买的那几样蔬菜、肉菜,能不能认识一下?好像,也许,大概是可以的吧?

学生写作有困难,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做不到一一对应。比如,我说一个词,“芋艿”,他们能想到一些什么呢?他们大多缺乏生活经验。而我长于农村,会想到芋艿的样子,想到雨水在芋艿叶子上,晶莹剔透,跟在荷叶上是一样的。我小时候的课外书是江河、田野、山坡。现在的学生阅读很方便,写作善于纸上谈兵,多在闭门造车,语文书上都懂,就是跟生活对应不起来,学不致用,脱了节。写作是要拿来用的。(摘自陆生作《写作,也要向孩子学习》)

链接:陆生作:写作文要有底气

链接:陆生作:写作文,也要向孩子学习

链接:陆生作:太阳熬仙汤

链接:作文“立意”的问题,这就讲清楚了

QQ群:528037856

打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