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露:少了这一步,作文写再多,你也没什么进步

上期链接

魏露:微童话课例(45),怎么拯救一堂失败的课?

学而不思则罔。

我们总在学,每个星期都要写作文,几年下来,也没多少进步。老师评语写得再多,只能说明老师改得认真,至于效果,真不好说,可能还起了反作用——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家长是愿意看到这样的老师的,多负责啊。那就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即使没效果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一味写写写,跟复印机差不多,完成任务而已。

有时候,得停下来想一想,思考思考。想通了,才是学会了。

就像一直吃吃吃,会消化不良的,会撑死的。但大多数总在死撑,死撑到不用写作文为止。

思考,是消化,有助健康。

认真读读下面这个课例,你会有收获的。

微童话,微整形

——学生作品的集体思考和修改

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 魏露

原创作品,版权保留,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出处

题目

上交完第三次微童话实录之后,陆老师就我班学生冯子彤同学的作品做了一些修改。

学生原创:有一只贪吃的螃蟹去森林里采果子,他看见一个奇怪的果子,他很好奇就一口气吃了下去。第二天,他发现自己变得很大,心想:“我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他就到了海里,浮在水面上,人们把他当作会游的岛。有一天,他终于厌倦了自己的生活,又到那个森林里找到了可以变小的果子。可是人们对这个会游的岛却恋恋不忘。

陆老师修改后:有一只贪吃的螃蟹去森林里采果子,他看见一个奇怪的果子,他很好奇就一口气吃了下去。第二天,他发现自己变得很大,心想:“我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他就到了海里,浮在水面上,人们把他当作会游的岛。第五天,他终于厌倦了自己的生活,又到那个森林里找到了可以变小的果子。可是人们对这个会游的岛却恋恋不忘。第六天,海面上又出现了一座螃蟹岛!

同时,陆老师给我留下三个问题:

1、修改前和修改后,哪个好?

2、第六天的螃蟹岛是新的一只螃蟹变得吗?

3、如果是新螃蟹,它和旧螃蟹相比,哪只螃蟹让故事更有意义?

上课

围绕这三个问题,我在班级里又上了一次微童话、微整形的课例。

师:读这两则微童话,你觉得哪个好?

生:第二则好。

师:好在哪里?

生:最后一句好像给人带来了希望。

生:让我有了想象。

师:想象什么?

生:想象这只螃蟹怎么又回来了?

师:你怎么知道第六天的这只螃蟹是原来的螃蟹呢?它会不会是一只新的螃蟹呢?

生:会。

师:如果是新螃蟹,它和旧螃蟹相比,哪只螃蟹让故事更有意义呢?同桌讨论一下。

(生激烈的讨论中)

生:我觉得旧螃蟹更有意义。

师:意义在哪里?

生:因为后来又写了,它吃了变小的果子。但是岛上的人们却非常的喜欢它,不舍得它离去。于是它想一想,哎呀人们这么喜欢我,我不应该就这么走掉了。所以它又吃了变大的果子,继续为人们服务。

生:我觉得新螃蟹更有意义。因为新的螃蟹看到旧的螃蟹,旧的螃蟹已经厌倦了那种生活,但是新螃蟹觉得人们还是喜欢这样的岛的,所以新螃蟹也去当了一个岛。

师:你的意思是新螃蟹怎么样?

生:新螃蟹在替它。

师:替,能换一个字能换一个吗?

生:模仿。

师:它为什么要模仿旧螃蟹呢?

生:因为它觉得这样人们会喜欢它,有意义。

师:这是一个榜样的力量,新螃蟹感受到了旧螃蟹的价值,所以就来模仿了,这是新螃蟹的意义。

生:我觉得肯定是新螃蟹。

师:那你觉得新螃蟹的意义在哪里?

生:我的意义跟前一个同学一样,而且前面已经说了,旧螃蟹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怎么会再回来呢?

生:我也觉得新螃蟹的意义大,因为新螃蟹来了,它可能想的法子和旧螃蟹不一样,可能让人们更新奇了。

师:还有吗?

生:就算这是旧螃蟹,它已经厌倦了如果还是在这里的话,它天天在这里还是过得不开心。

师:可是刚刚吴伊迪说了,旧螃蟹后来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别人喜爱和信任的,所以,比起无聊,它会不会觉得让别人快乐更有意义啊?

生:我觉得旧螃蟹更有意义。文中只说了,旧螃蟹找到了可以让自己变小的果子,但没有说它吃了呀。它可能在准备吃的时候放下了那个果子。它在纠结。然后凌晨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决定,要重新变成那个岛。

师:他说了一个词特别好,叫“纠结”。你告诉魏老师,它那个时候可能在纠结什么?

生:纠结到底去不去做这个岛?

师:去不去?去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人们都喜欢它,它觉得人们在它身上生活很开心。不去的原因是因为它每天在岛上飘来飘去,觉得特别无聊。

师:最后是什么战胜了什么?

生:无私的精神战胜了自私的精神。

师:给他掌声!你是一个会思考的小朋友。

师总结:你看,我们讨论了这么多,新螃蟹有新螃蟹的意义,旧螃蟹有旧螃蟹的价值,就看你怎么去理解它了。每个事物都是这样子的,我们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思考。作者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让读者有思考的空间。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第六天,海面上又出现了一座螃蟹岛!”就让文章不仅有情节,也有了立意点。以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多动动脑筋,怎么样让文章更加有意义,怎样启发读者去思考。思考比阅读本身更有意义。

思考

老师修改学生的文章是常态,大部分局限于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通顺、文章结构的修改。所以,看到陆老师这种上升到文本意义挖掘的修改,我还是很震惊的,仅一句之言,竟有点睛之意。短短的一句话,让文章不仅只局限于情节,也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我想,这个岛究竟是旧螃蟹变来的还是新螃蟹变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可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讨论中,不仅有了对文本的再度认识,也对写作方法有了微妙的感受。正如学生讨论的一般,不管是旧螃蟹,还是新螃蟹,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它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给读者再读思考的空间。

这两篇微童话,我也问了20个学生,10个三年级,10个六年级。

三年级大多数觉得第二篇好,理由是第一篇没写完。

六年级则一半一半,觉得第一篇好是因为结尾留了悬念,需要脑补很多内容;觉得第二篇好是因为结尾让故事更有波折、有意义。

在讨论中,两篇微童话的好坏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给了学生一个思考的触发点,他们是讲逻辑的,关注到了文本的解读,能够从细处去解读,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所谓听话听音,作者的遣词造句都应该是有态度的。

比如:讨论是新螃蟹,还是旧螃蟹?

说是新螃蟹的学生,着眼于文中的“厌倦”,既然干得不开心了,那干吗还要干下去呢。——他们这是爱一行干一行,而不是干一行爱一行,他们有自己的思考。

说是旧螃蟹的学生,着眼于文中的“恋恋不舍”,既然游人那么喜欢“我”,肯定了“我”是价值,那就接着干呗,有意义。

如果是旧螃蟹,先变大,又变小,再变大,这是过程,也是写作技法。

与学生讨论,让他们说自己的想法,不仅对写作有益,对成长也有益。

至此,你能回答那三个问题吗?

来个有奖问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