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院士赵宇亮的勤奋人生

当一项新技术出现,人们还在为它欢呼雀跃的时候,有人能够考虑到它作为新技术可能存在双刃剑的另一面,这样的洞察眼光,对保障新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纳米领域,就有一位拥有敏锐前瞻性和洞察力的人,他就是2017年中国科学院新晋院士——赵宇亮。

夜以继日,挑灯夜战

1963年,赵宇亮院士出生于南充嘉陵的一个农村家庭。1979年至1981年,赵院士在白塔中学度过了两年的高中时光。在这两年期间,赵院士夜以继日、挑灯夜战、勤奋学习,最终成为全校的尖子。

赵院士高中同学易连斌老师介绍说到:那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生活条件很是艰苦,常常吃不饱睡不暖,但是由于只读两年时间便要参加高考,他们几乎每天晚自习后,仍坚持来到数学教研室自学,直至凌晨才回寝室休息。除了勤奋努力之外,赵院士还特别喜欢向老师请教和探讨各种问题,求知欲望十分强烈。尽管刚入校时赵院士的起点并不算高,但是凭着超乎常人的刻苦和努力,以及对知识的渴求,赵院士的成绩不断提高,最终成为全校的尖子,考上了四川大学化学系。

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1985年,赵院士从四川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毕业,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从事核燃料燃耗的放射化学分离与质谱分析研究。1989年到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进修,从事放射免疫分析研究,后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赵院士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工作。

在日本留学期间,赵院士的所见所闻都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尽管赵院士任职于国内的核心研究机构,但上世纪90年代中日两国科研实力上的巨大差异,深深地震撼了赵院士的心。

当时,日本原子力研究所的很多设施已实现计算机控制下的高度自动化,而赵宇亮在国内仅接触过最简单的“单板机”,连“1+1=2”都需要人工编录程序。有一次,赵宇亮参观了日立电视机生产线,在他眼前展示的,是从前在科幻小说中看到的情景:巨大的车间中,除了几位参观者,就是无人操纵自动装备的机器人。“原来我们的差别这么大,原来别人已经走得这么远,更要命的是我们自己甚至还不知道。”赵宇亮说。正是中日科研上的巨大差距激发了赵院士今生做科研的坚定信念,而他在多次回顾自己的人生时,也总是以此作为起点。

身在异国他乡的赵院士心底一直有回国的愿望,但是已经在日本工作十年的他早已适应、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他的家庭、事业、朋友都在那里。因此,尽管赵院士有回国的想法,但他并没有真正做好回国的准备。

促使赵院士回国的事件是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那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祖国”两个字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此时,国内的科学家北京大学院士刘元芳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院士柴之芳给赵院士发来邀请函,希望他能回国工作。2000年,赵院士从柴之芳院士的信中了解到高能物理所和中科院的“百人计划”。早有归国之心的赵院士毅然决然提交了“百人计划”资料,并与2001年7月到高能物理所报到。

思想碰撞,独辟蹊径

归国后的赵院士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将纳米与生物相结合的新方向。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中,赵院士和一位德国学者无意中聊起了转基因的话题。这位德国学者说欧洲政府现在并不支持转基因,原因是大家担心它是否安全。

由此及彼,赵院士由转基因是否安全的问题联想到纳米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正是这次思想上的碰撞让赵院士在纳米科学方兴未艾之时,独辟蹊径,决定开拓纳米毒理学与安全性的研究领域。

发展纳米安全性这个全新的领域,在工作之初,就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纳米科技刚开始发展,就妄言其不安全,担心这可能影响政府的投入和伤害纳米科技的发展。但是中科院的领导层对前沿重要领域的高度敏感性,给予了赵院士极大的支持。高能物理所领导以及柴之芳院士支持他将纳米生物效应组和相关的其他研究组进行整合,成立了纳米生物效应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负责人。从此以后,赵院士又开始了每周七天,每天16~18小时的工作状态。组建团队、出版专著、发表论文,赵院士勤奋的身影在纳米安全性领域越走越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