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华夏民族

我上中学时的历史地理课一向都很好。对当时历史教科书上关于华夏族来源的说法,我记忆一直很深,一直影响我到现在。这些说法包括有:“华夏族起源于中国西北”;“华夏族与中原土著融合形成汉族”;“五胡乱华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时期”。。。不知道现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是否还有这样的说法了。
在我还在家乡上学时,那时候农村没有光污染,晴朗的夜晚天空,繁星密集,我经常躺在地上看夜晚的银河和星空,想为什么中国人把银河系叫做“河”呢,搞得牛郎织女被银河分开,需要喜鹊帮忙才能一年相会一次?后来慢慢知道,中国人是把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黄河有个天地对应,而黄河在古代又简称为“河”。《诗经·小雅》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诗经·大雅》云:“倬[zhuō]彼云汉,昭回于天”。倬是大的意思,意思是指浩瀚银河,也称为“汉”。因为横亘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汉水与夏季时候的银河走向一致,所以汉水也被叫作地上的银河,故得名汉水(即汉江)。曹操《观沧海 》云:“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成语有“气冲霄汉”,都是把银河称为“汉”。后来刘邦被封于汉水一带成为汉中王,天意如此,大汉王朝和汉民族得以兴盛,此为后话。
当我毕业工作之后,对华夏文化和华夏族起源兴趣日浓。2000年时我曾经出国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当然看了很多墙内看不到的东西。不少日本人和蝗日台人都会用汉字写文章,其中就看到了一篇日本人“林思云”写的文章,说汉人被满人殖民阉割没有自己民族服装,我很郁闷,就转到了国内论坛,引起不少讨论。混沌学中有一个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它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我不知道我是否是哪只蝴蝶,但不久之后,有一个河南工人自己制作了一套汉服走上街,此为“汉服运动”肇始的标志性事件,伴随互联网刚刚兴起热潮,众多兴汉论坛BBS也此起彼伏。
我自然也卷入其中(我用过的网名ID很多,就不介绍了),然而很快地我就发现陷入了一场论战:汉族到底是融合而来,还是“血统单一纯正”民族?我受当年历史教科书的深刻记忆影响,坚称汉族是华夏族与中原土著文化同化后血统融合结果,后来又与入侵中原的“戎狄蛮夷”不断融合而形成,汉族当然是混血融合民族,这是客观事实,为啥不能承认呢?然而,那些被兴汉潮冲昏了头脑的一些人,“民族感情”高涨,很快地,“汉族是单一纯正血统民族”成为了他们的金科玉律,凡是对此质疑的一律被驱逐封杀。不久,他们走向了更加极端,凡是在满清一朝做官的汉人都被他们定性为汉奸,包括抗击英国人的林则徐、重新收回新疆的左宗棠、与日本人血战的邓世昌等,都被他们定性为汉奸。由此“皇汉党”形成,我一般叫他们为蝗汉。除了对汉服运动仍然支持,我开始了与“皇汉党”近20年的网上斗争。因为斗争的焦点在于“血统”问题,所以我很早就开始关注了分子人类学,我要搞清楚华夏族到底是怎么起源的,是怎么来的!到底是我错了,还是他们错了?
我要首先搞清楚,华夏族到底是指哪些人?“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mán mò],罔[wǎng]不率俾[bǐ]”。"华、夏、蛮、貊"实际上是四个族称。最早时候,蛮族是指南方土著,貊族是指北方土著,华族是指商人后裔以及商统治下的东方各诸国,夏族是指周人自己以及从西边迁徙而来的诸夏各部族。所以这句话可翻译为:华夏蛮貊四大族,没有不服从他的(周武王)。因为华族和夏族都自称是炎帝或黄帝子孙,华族和夏族又合并成为“华夏族”称谓。华夏族在中原黄河流域发展之后,又开始把东边土著称为“东夷”,把西边居民称为“西戎”,由此“华夏族”与“戎狄蛮夷”开始并称。当然,后来的分子人类学给出的“事实”是这样的,如果认20万年前的还在非洲生活的“亚当”和“夏娃”为汉族始祖,汉族果真是“单一纯正血统”民族,只是遗憾的是,不仅是汉族,不仅是所有中国人,包括全世界人都是他们后代,全世界所有男人都是标记为A0的后代!纯不纯?如果你以华夏文明5000年为起始,那么今天中国人(汉族人)的5000年前父系祖先至少有上千位!如果按照汉族称谓最早形成汉朝开始算,按照基因测试公司的已知数据推算,则已经发现的今天中国人(汉族人)的2000多年前的父系祖先至少有5000多支了!
《尚书》所称“华夏蛮貊”,把东边留给了华,把西边了留给了夏,那么华族是怎么来的呢?是几万年几十万年不动窝原生的吗?当我去搜索古籍记载的时候,我震惊了,几乎所有被认为是华夏族的诸侯,无一例外,全部都有迁徙的记载!华夏族就是一个流浪民族
首先来看姜姓齐国,这是姜子牙的封国。根据记载,姜姓为炎帝共工氏后裔。《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司马迁的考证是相对颇为严谨的,其说实际是认为姜子牙来自东海!是东海哪里呢?是某个海岛吗?可能性很小!如果是从更远的地方而来,他们从哪里来,又乘坐什么样交通工具?遥远海上路途是否经历了怎样的风浪?是否有多少人牺牲在路途上?他们为什么要迁徙到遥远的东方大陆?
(大汶口文化符号与古埃及文字比较)
再看商人是什么来历。《诗经·商颂·长发》云:“相土烈烈,海外有载”。这句话一般又被翻译为“相土勇猛有为,四海之外的人们都服从他的统治。”也有人认为“海外有截”指海外有国土,甚至有人认为“有截”就是指美洲。《竹书纪年》则记载在夏朝帝相时:“(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史记·商本纪》记载先商世系:“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yǔ)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王国维搜罗史料凑成八迁:“契自亳迁蕃”、“昭明迁砥石”、“昭明迁商”、“相土迁商邱”、“相土迁泰山下,又复归商邱、“商侯迁殷”、“殷侯迁商丘”、“汤始居亳”。过去,传统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认为商人是在河南中原这么巴掌大的地方迁徙来迁徙去,可是除了最后一个的安阳殷墟,他们迄今没能确证其他任一个迁都的都城!商人有这么多次迁都,走了哪些路线,经历了怎样的披荆斩棘故事?引人无限遐想与猜测。
《穆天子传》卷二记载周穆王在位第13-17年西巡会见西王母,在到达昆仑之丘前,在到达的某一地时,向导柏夭说这里曾是殷人之地:“柏夭曰:□封膜昼于河水之阳,以为殷人主。丁巳,天子西南升□之所主居。”过去一些史学家认为《穆天子传》是神话传说,而忽略其史料价值!实际上《穆天子传》史料价值可能极高,根据《穆天子传》,殷人故地也是在西边,所以殷人也是从西边迁徙而来的!《全球通史》(【美】 L·S·斯塔夫里阿诺斯 )则认为:商部落原是来自西北蒙古草原处于青铜时代的游牧部落,入侵并征服了北部中国尚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后建立商朝统治。建立商朝的西北游牧入侵者,学习和掌握了中东发明的种植小麦、铸造青铜武器、马拉战车的技术,并将其传入中国。同时传入的还有大麦、绵羊、牛、马、轮子等物品,这些技术丰富了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2018年5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正式承认中国的青铜和部分农业技术都是从外面传入的。
再来看楚王族的来历。《史记·楚世家》记载:“熊渠生子三年。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闲民和,乃兴兵伐庸、杨虿,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有些人据此认为楚王族并非华夏族,实际这是错误的,这其实是历代楚王一直恨周天子只给他们最低的子爵贵族爵位而心生闷恨自嘲。再看看楚国国君的自傲:“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於是始开濮地而有之。”楚王与周天子矛盾就是嫌弃子爵爵位太低,以致发兵向周天子讨要尊号,周天子不给,楚王熊通干脆自己自立为王,与周王平起平坐,这是最早反叛周天子权威的一个华夏诸侯。楚王当然有骄傲资本,不仅其先鬻[yù]熊曾经是周文王的老师,而且他们还有更牛逼的祖先。《楚世家》记载:“十一年,伐徐以恐吴。。。。灵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其田,不我予,今我求之,其予我乎?’”这里有一个很尊贵头衔“皇伯祖父”。《楚世家》开头就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司马迁记载楚王族也是黄帝后裔,《左传》里有“楚失华夏”之说。很明确地,楚王族属于华夏族。楚人先祖季年是昆吾的小弟,而昆吾又被楚王称为“皇伯祖父”,很多问题都来了,昆吾是在哪里称皇?为什么季年的后裔或在中国,或在蛮夷?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变故?为什么有部分季年后裔流浪到了蛮夷?“楚失华夏”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楚王族先祖曾经是更早的“华夏正统”?
(春秋初期诸侯国,网图)
继续看自周人是怎么来的。姬周的起源过去一般认为是在渭水流域,齐思和先生在《西周地理考》中也说:“周民族之为渭水民族,自来无异说。”但是目前从中国考古信息上来说,渭水流域一带不存在早于公元前1200年的先周遗址。以胡谦盈为代表的一种意见认为:姬周文化源于寺洼文化。他将寺洼文化的族属认同于戎狄族。李峰先生则指出:“寺洼文化占比例最大的器类是马鞍形口双耳罐,这种罐根本不见于先周文化;寺洼居址中常见一种罐腹鼎,亦不见于先周文化。相反,先周居址的主要器类盆、深腹罐、尊、瓮等也不见于寺洼居址。总之,两者的区别是一目了然的。”实际上大量的古籍记载,早已说明周人先祖曾在夏朝为官,因为周先祖不窋(bù zhú)失官而迁走。在《诗经》中多次提到了周和夏禹的关系,在周文献《诗经》和《尚书》中,周人常常自称为夏人。《孟子·离娄下》第一章:“孟子曰: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史记·周本纪》分段三记载:“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④,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国语-周语》记载:“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 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汉书·匈奴传》:“夏道衰,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古公亶父是周人迁于西岐的重要中兴人物,《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这段叙述周人在戎狄之间,屡遭戎狄攻战,古公亶父不忍杀人,随举族迁徙于西岐。众多文献记载,都证明了周人先祖曾在夏朝为官,因为先祖丢官后,所以有过一时间在戎狄之间迁徙流浪!《尚书·康诰》说:“惟乃丕显文王,克明德慎罚……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周人迁徙之后,仍然恋恋不忘夏朝,并谦卑地把自己新迁徙的土地称为“区夏”。根据《国语》、《史记》、《诗经》等古籍记载描述周人先祖迁徙词语有“自窜于戎狄之间”、“乃贬戎狄之俗”、“复修后稷之业”等,这短短几句话就把姬周家族迁徙方式描述了出来。后稷之业就是农业,从“复修后稷之业”的“复”字描述来看,显然姬周族群原本就是一个农业族群!经过一段时间迁徙后,重新开始农业生活,而戎狄之俗就是骑马和游牧方式,“贬戎狄之俗”就是去掉戎狄的习惯。这也说明姬周在迁徙过程中是完全按照戎狄的游牧方式和生活习俗进行的。所以有些盲人摸象专家还煞有介事地声称周人是游牧戎狄。
夏商周秦,再来看秦人又是怎么来的。一直以来,专家们争论秦人是否为西戎来源,他们就是不相信司马迁记载。《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史记》记载很清楚,秦人先祖也是黄帝后裔,跟尧舜禹原本都是一个“集团”的。后来也是去流浪“去夏归商”,与对楚人描述类似,秦人先祖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2011年1月,清华大学公布了该校收藏战国竹简的首批研究成果,这批竹简是清华校友捐赠给母校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战国竹简,其中有一种保存良好的史书,暂题为《系年》,由简文知道,西周早期三监之乱时,奄国参与商后裔武庚叛乱反周。叛乱失败以后,奄国故地被封给周公,其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统治“商奄之民”,同时把奄君迁往蒲姑,把“商奄之民”西迁戍边,而这些“商奄之民”正是秦的先人。秦景公大墓的发掘也证明了秦人乃华夏族裔,其中一个编磬上铭文:“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帝颛顼号高阳,黄帝的孙子,这跟《史记》的记载是一致的。
再来看看越国王族起源。有很多人不假思索,以为越国就是百越蛮夷。其实不然,越国王族才是正宗的大禹夏后氏后裔。越原本并非民族之称,越原指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尔雅·释言》越,扬也。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越国前期的核心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的浙江省诸暨、东阳、义乌和绍兴周边地区,其早期都城即在该区域内迁移,定都会稽(绍兴)。越国来源在古代各史料中众说纷纭,主要有楚王族芈姓后裔说、夏朝王室姒姓族裔说两种。现代学者曹锦炎又提出彭姓诸稽氏说。关于越国史料记载有《史记·越本纪》、《吴越春秋》、《战国史》、《越绝书》等。据三国时代孙吴的学者韦昭的《国语》注:“勾践,祝融之后、允常之子,芈姓也。《郑语》曰:「芈姓夔越。」《世本》亦云:「越,芈姓也。」”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引《世本》说:「越,芈姓也,与楚同祖。」浙江大学教授曹锦炎从三个角度考证越王的先祖是祝融八姓之一,属于彭姓诸稽氏。依据是越王名“者旨于睗”中“者旨”被认为是“诸稽”,其次,越国有诸稽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国语·吴语》则作:“乃命诸稽郢成于吴”,这些都被认为越国源于诸稽氏的证据。《史记·越世家》则记载越国为夏朝少康庶子的后裔,国君为姒姓:“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子曰勾践,是为越王。”夏后帝少康恐怕禹迹宗庙祭祀断绝,把其庶子封到越地(今会稽),号称无余。《吴越春秋》记载:“至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三国时代东吴中书令贺邵之子贺循《会稽记》云:“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 不管越王族先祖是祝融八姓芈姓后裔,还是夏王族大禹姒姓后裔,都证明越王族同样是来自于华夏族,并且与夏朝关系密切。少康就是驱逐了“东夷人”而复国的夏朝国王。华夏族习惯把庶子分封到边疆地区,从这个角度讲,越国地区也不太可能为夏朝核心区域,而只能是夏朝的边疆地区。按照周人记载,夏一定是在西边,那么被分封的越王族祖先又是怎样到达越地的呢?是不是和姜子牙祖先一样乘海船而来呢?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流浪故事呢?
最后我们再看看曾与越国争霸的吴国王族来源。《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周太王古公亶父太伯有三个儿子:太伯(也称泰伯)、虞仲和季历。古公亶父在位时,非常喜欢孙子姬昌(即周文王),想让姬昌以后能继承王位,但是周人的传统是长子为裔,而姬昌是他三儿子季历儿子。太伯、虞仲明白古公亶父的心思,就欲让位给季历,于是主动避让,太伯与其弟仲雍借替太王采药之名,毅然出走,后流浪到今江苏无锡东南六十里的梅里,被当地百姓千余家拥戴为王,后立吴国。《吴太伯世家》继续记载:“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 泰伯死后传位于仲雍。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分封天下诸侯,寻求泰伯、仲雍的后代,当时仲雍的曾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追封泰伯为吴伯,另将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王朝兴起时的旧址处,建立虞国,并把他们正式列为诸侯。虞国后被晋国所灭,在蛮夷的吴国后来兴盛起来,并于前585年称王。当时长江流域在周人看来还是夷蛮地带,吴国统治者一开始就“断发纹身”(剪断头发并在身上刺花纹),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土著的文化习俗,因而还被中原华夏人视为蛮夷。周人的到来,加速长江流域地带进入文明社会。史书记载和江南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都表明吴国从建立起就是周人和当地非华夏族的土著相结合的(实际上西周时期各分封“华夏诸国”都是夏君夷民结合的)。吴国始建于无锡梅里(今梅村一带),吴国是整个先秦时代公认的资历最深的姬姓诸侯国。《逸周书》记载,武王克殷后,祭于周庙,泰伯、仲雍都供奉在列祖之内,其地位摆在很高位置。
(泰伯奔吴)
纵观文献记载,一方面华夏族先祖都有共同的炎黄起源,曾经共同生活在一起过;另一方面可以说中国各华夏诸侯先祖都是流浪而来的!或从东边来,在海上流浪过,或从西边来,从草原流浪过。后来经历商周两朝征伐与分封,华夏族逐渐从占据黄河中原一隅,而不断扩大版图,到秦汉大一统时,整个长江流域都纳于中国版图。流浪的华夏族人在迁徙途中,常与戎狄混杂,有部分人就融合于戎狄族群中去了,即或在中国,或在夷狄,有部分人后来成为北方少数民族的王族领袖,最著名的两个记载,一个是匈奴王族来源,另一个是拓跋鲜卑王族来源。如《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而拓跋王族源于黄帝孙悃[kǔn],迁居北土。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北土之人则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随着少数华夏族人流落于夷狄,华夏文化也传播于夷狄。汉服渊源流长,汉族用右衽,北方少数民族用左衽,其实都是源于华夏族的服饰文化。
(夸父雕像,公元前2690年)
也许流浪时间年代不一样,也许流浪路线不一样,但华夏族子孙几乎都选择了向东方流浪,这是为什么呢?华夏族是有着太阳崇拜的民族,有着夸父追日的神话,向着太阳方向前进,回归祖源地或许也是他们共同的动力。东方更加广阔富饶的土地,也提供了华夏文化持续传承的发展空间。2018年3月份,我们一行十二人到尼罗河流域探寻古埃及文明踪迹,当我们泛舟在尼罗河上时,我的记忆仿佛看到远古华夏先民的生活印迹。当我在阿拜多斯眺望华夏先贤墓地时,眼泪几次夺眶而出,证据与记忆已经如此确凿,还有什么能阻挡我的眼泪呢?夜晚我在游艇甲板上躺在躺椅上,与朋友们一起看尼罗河上空的星星时,我知道无论是在尼罗河(伊洛河)上空,还是在黄河、汉水、长江上空,我们看到的银河是一样的,那就是银汉,是华夏民族的深刻记忆,也转化成汉民族兴盛的文化来源。无论是华夏,还是历史上的“戎狄蛮夷”,我们的血早已经融合在了一起,难分你我,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汉族,我们都是华夏民族的伟大子孙。华夏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人类文明,华夏文明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如果华夏族将来要继续流浪的话,那一定是流浪太空!在银汉里张帆远航!
更多参考:

  1. 尼罗河象形文字就是伊洛二字考证

  2. 焊接华夏5000年文明(1):夏、商 周、秦、汉历史源流

  3. 焊接华夏5000年文明(2):从尼罗河到长江黄河

  4. 埃夏一体论框架下的商多次迁徙考

  5. 国新办:承认青铜文明西来、回避炎黄华夏5000年文明历史的背后

  6. 从《发现夏朝》到楚国文化初探--继续个人读书第3个关键阅读点--《发现夏朝-鹰蛇之夏精华本》读后感

  7. 用《发现夏朝》去解析楚词《离骚》——《发现夏朝-鹰蛇之夏精华本》读后感

  8. 秦人是商人后裔吗?《发现夏朝》如何解读秦人来源

  9. 发现夏朝之旅一一古埃及深度游纪实(6)一一方尖碑是如何被切割运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