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32—2033期合刊

窑火不老 

 薪火不息

—— 石湾陶魂,柏林传承

广东佛山石湾镇被称为“南国陶都”,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拥有5700年的制陶历史,是中国现代制陶产业的根基与摇篮。燃烧五百年不灭的龙窑,烧筑古色古香的石湾,窑火不老,薪火不息。

而潘柏林则是石湾地区收徒最多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近40年来,潘柏林打破“家传技艺”的小作坊意识,以原来就职的湾江艺术陶瓷厂和自己创办的南江陶瓷工艺厂以及2009年成立的广东柏林陶塑艺术研究院为基地,不仅培养了众多卓有成就的学生,他还希望将石湾民间传统公仔提升到学术性研究的层面。潘柏林毫不保留地传授技艺,不分亲疏、地域,广收门徒。不遗余力地培育后辈,桃李满门,对传承和弘扬石湾陶塑技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亲自培养陶艺创作人才60多人,其中,培养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人,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1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5人 ,佛山市工艺美术、 陶瓷艺术大师20人,高级工艺美术师5人,这些人才在促进石湾陶艺事业中成为了推动石湾陶艺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光大传统艺术传承的中坚分子、生力军的重要作用。这种“桃李满天下”的格局与他致力于传播与丰富石湾艺术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他一直认为,教书育人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并不是你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就行了。作为社会一员,应该更多地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只是个人的短暂利益,因为每个人不仅担当起家庭中的某个角色,还同时担当着社会的某个角色。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非常崇拜叶问的原因,因为他培养了一个异姓的徒弟李小龙,把自己身上的一些优秀的内涵发扬光大。孔子当年收徒三千,讲学布道来宣传他的儒学,假如没有这三千学子,儒学也不可能发扬光大。陶艺也是一样,如果只是家传的话,懂“石湾公仔”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以后就都没人懂了。没观众欣赏,何谈发扬光大。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封伟民是石湾中青年陶艺家中的佼佼者。他认为:“潘柏林不仅是奇才,胸怀很宽广,不分亲疏、广收门徒;他教我们陶艺,却不让弟子们模仿他的风格,而是希望弟子们以创新精神,做出属于自己的陶艺风格,这是很高的境地”。

厚德载物,大匠精诚。艺术是属于社会的,石湾陶艺的发展和发扬必须后继有人。

潘柏林

PAN  BOLIN

1953年生于广东石湾,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第七届理事,广东省陶瓷协会副会长,佛山市文联荣誉主席,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教授,佛山大城工匠等。

自70年代末从事陶艺创作至今,潜心精研四十余年,作品数量颇丰。其作品题材丰富,宜古宜今,生动有趣;“岭南民俗系列”如《回娘家》《洞房花烛夜》等,富于生活情趣。其艺术风格鲜明,手法多变,能工擅意,既承袭传统,又独具一格。塑人则千人千面,亦庄亦谐;塑衣则质感柔和,疏密有致;塑动物则多赋予人性,温情脉脉;所雕所塑,栩栩如生,得“传神”之要旨。其作品立意高远,家国情怀深远,人文气息浓厚,内涵深厚,与时代吻合,时见超前之奇思。

从艺以来,于陶塑界贡献良多,主要有:

一、创作了岭南民俗系列作品,开拓了石湾陶艺创作的新题材,如《洞房花烛夜》《喜临门》等。

二、肌理运用,率先引入“披布纹”技法塑造衣纹,如《袖里乾坤》《醉里梅花梦亦香》等;捏塑手纹肌理之运用如《喜怒哀乐》等;还有夸张变形如《佛系列》等。

三、材料创新,独创陶艺作品搭配天然枯木,为国内第一人,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工雕塑完美配合,如《绿色的怀念》,该作品于2004年中国陶瓷艺术文化节传统创新大赛夺得金奖,此后陶塑界竞相效仿,迅速在全国形成了天然树根搭配陶艺品的市场。

四、开展陶艺与其他艺术跨界合作,如与海派画家李守白合作《花样年华》等;探索陶塑向公共雕塑的转变,如大型铜雕《袖里乾坤》《八仙》等。

五、著有《术论诀》,为陶塑创作再添理论。

六、于艺术传播方面贡献卓著,扶掖后辈,有教无类,门徒数十人,已成为石湾艺坛之中坚。

其作品多次于美国、英国、港澳地区及国内各地展览,并为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工艺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亦广受藏家青睐。国学大师饶宗颐评价其“群动飞潜罗胸次,一生事业在指头”,雕塑大师潘鹤赞其“承前启后”,岭南画派大师杨善深称之为“不可多得之奇才”。

现更先后成立“广东柏林陶塑艺术研究院”与“柏林艺术馆”,吸引着大批游客、藏家前来参观交流,为石湾陶艺之传承、发展身体力行,孜孜不倦。

精选作品欣赏

传承石湾陶艺   探索中国雕塑

文/杨竖平

在我国的“岭南地区”有一座辉煌与智慧并存的石湾南国陶都。佛山石湾是我国最早的陶瓷产区之一,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早在唐宋制陶就成了特色产业,到明清更鼎盛。建于明朝的南风古灶,薪火相传500年,至今仍窑火不息。明清时代,石湾有陶窑107座,制陶工6万多。清初明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称:“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

石湾陶塑的特色是“古雅、朴拙、刚劲、厚重”。由于石湾本地所产的陶土较为粗糙,含沙量大,但可塑性较强,因而适宜表现一些比较苍劲和筋骨肌肉表露的题材。形成以结构和肌理为主的表现手法。石湾陶塑的另一特色是“题材广泛、釉色斑斓”。石湾匠师们运用本地的陶土和釉料,塑造出大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深受海内外艺术界和百姓喜爱的陶塑精品,大家称之为“石湾公仔”。

正如古人云:“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末以后的黄炳、黄古珍、陈渭岩、陈祖、潘玉书、刘佐朝、霍津、刘传等大师他们的成就全凭各人自身的探索与独创,也成了今日石湾陶艺的传统及文化遗产。这是人类的瑰宝,是石湾文化的基因,它需要石湾当代的艺术家去书写去承传,这是我们的责任和荣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则正是众多艺术家中最突出的一位,他如今正值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之年,他的作品传承了石湾陶艺传统的特色和韵味,并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潘柏林是石湾人,生于斯,长于斯,艺术耕耘于斯,1980年进入陶艺行业。仅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一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不是常人的旅行,这是勤奋、智慧、天才的垂练成长。潘柏林为人率直、坦诚、健谈,表情丰富,豁达开朗,淋漓尽致地展示他的喜怒哀乐,表露他的真实性情,言语中时刻透露出对家乡石湾的深情。

从艺数十年来,他广采博收、自成一格,探索出一条以民俗风情为题材的现代陶塑新路线,被誉为石湾陶艺新一代的代表。其作品题材广泛、手法独特、新颖多变、寓意深远、风趣幽默,时时焕发出特异的光彩。

潘柏林是个艺术感觉极敏锐的艺术家,他在《术论诀》中这样写:“神传精道,灵犀一通,无形无神,有形有容,以神唯一,神形兼融。”因此他创作的每件作品都极具神韵,神态、动作都非常到位,但从没有人教过他该怎么捕捉神态,全凭自己感悟。

潘柏林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是视觉的强烈震撼和心灵冲击。人们能从宁静中读出万丈激情,还能从常态中感受众生百相。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无论是彩塑还是素雕,潘柏林的作品都堪称“一塑一世界,一雕一乾坤,”。他凭着自身对艺术创作的直觉,经过不断摸索和体悟,走出属于潘氏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作品完整的传承了“石湾陶塑”周正、大气、无邪、严谨、流畅的经典基因。而这,正是吸纳了这些石湾陶瓷的精髓之后,他用天才加勤奋的努力,将对世界的、时代的、  民族的、地域的观察和理解转化成丰富的造型艺术语言,再凝聚于自己的十指之间,就这样,一件件富有灵气的传神作品从此诞生。他为石湾陶塑注入一股前所未有的时代气息。

如今,潘柏林被人们视为石湾公仔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他是既有传统工艺美术浑厚的文化积淀,又有先锋前卫表现力的新一代石湾公仔艺人的代表人物。他在题材、工艺和授徒行规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为石湾陶塑艺术带来一股新风。潘柏林在他的创作和作品中,生动展示了包揽兼容、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他在传统题材、现代生活题材、动物题材上,逐渐形成了适度夸张,拙朴简练,含蓄幽默的风格,更显得隽永耐看。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开辟了“民俗风情”的创作题材,并在创作中归纳总结了创新的技法,走出了石湾陶艺创作的新路。

“民俗风情系列”是潘柏林在石湾陶艺的发展中,最具闪光的一页,与其生活在清末民初的著名陶艺家刘佐朝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刘佐朝手下的人物多是乞丐或是底层人民,而潘柏林的“民俗风情”系列却处于国运昌盛的年代,弥漫着温馨喜庆的氛围,它表现的是夫妻恩爱、活泼诙谐而又不失朴实的生活形态,正如他所感悟的:民间的生活才是自己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

同时,潘柏林的“民俗风情系列”也被誉为石湾陶塑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杰作。“民俗风情系列”分为《回娘家》《乐女》《恩爱夫妻》《洞房花烛夜》《天伦乐》《闹元宵》《老祖母》,广为世人津津乐道。其中尤以《回娘家》得奖最多,深受专家赞美,是群众喜爱的作品。

潘柏林并未在成功面前停下探索的脚步,而不断拓展作品内容的本土文化,如广东粤剧、佛山武术,生动地反映了岭南文化艺术的个性,将陶塑艺术与粤剧、武术结合,即传承又感人。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潘柏林更是将创新视为自己的生命,在艺术的生涯中,潘柏林无时无刻的求新、求变,开拓视野,走出新路。艺术作品的写实是基础,夸张手法的运用是一种极富情趣的创新,其不仅带给作品新的生命,而且诙谐、幽默的动作表情不经意地带给人们快乐而产生无限的遐想。潘柏林从造型夸张、情绪夸张、内容夸张等等方位的角度入手,如作品《佛系列》,是一组让人忍俊不禁的作品,虚实相生的艺术造型让人们始终觉得作者一定是个充满童心童趣的人。它运用局部夸张手法,将佛的各种形象,或静或动、或喜或乐都赋予人性化的刻画,从而给人以更多的亲切感。这组作品在造型、情绪、内容等各方面,都使人在感受佛的深沉的同时,不失诙谐可爱。

陶瓷艺术作品就是用陶瓷材料烧制而成,这是千年不变的道理,然而将陶瓷同千年天然枯木巧置成一件作品,则是别出心裁的。在《绿色的怀念》的创作中,一对陶塑母子猴巧置在自然的古树根上,竟获得了超乎想象的效果。作品《山中方七日》则以陶塑老翁安坐在古树根上,将仙逸飘然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异质同构的创新手法,视其易,施其难,需要有深厚的修养和敏锐思维,精心组合,因材施艺,相得益彰。

潘柏林认为,一件作品不光要用漂亮的外形吸引人,更要具有深厚寓意,因为有内涵才能震撼人心。在石湾陶塑艺术的精髓里,潘柏林归纳了三点,一是线条简洁,个性鲜明,刻画出生动鲜明的形象,突出人物的个性。二是以眼传神,神形兼备。三是巧拙得当、适度夸张:石湾陶塑人物塑造的艺术效果显得浑厚凝重,这便是“拙”的特质。石湾公仔“巧”的特质则表现在构思的巧妙上:取其欲动的瞬间,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还根据人物的特点,适当地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如张飞夸张其瞪圆的大眼以表现其勇猛;钟馗夸张其瞪圆的大眼以表现其凌厉。

潘柏林在艺术的道路上从不会满足现状,坚持走“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之路,在打开了题材、材料的限制后,潘柏林又从两个方面展开了他的创新之旅。要将历来在室内摆设的石湾公仔,放大成大雕塑。用铸铜式材料的雕塑替换陶瓷,命名为“石湾公仔雕塑”,使石湾公仔走向室外,走向社会。是他探索的另一个门路。他要把石湾公仔变为石湾。潘柏林认为,石湾公仔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城雕以及楼盘庭园雕塑陈设的需求。“石湾公仔”城雕化,一直是潘柏林的探索追求。(文章有刪节)

龚自珍

潘柏林:创新是我一生的艺术语言

潘柏林也是被称为石湾公仔“新生代”的领军人物,是一批并非师出名门、世家的既有传统工艺美术的浑厚文化积淀,又有先锋前卫的表现力的新一代石湾公仔艺人的代表人物。他在题材、工艺和授徒行规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为石湾陶塑艺术带来一股新风。

01

题材创新:

民族题材的当代塑造

《回娘家》的意义不仅在于创作题材的创新,还在于适当地运用夸张与写实的刨作手法,使作品更贴近主题思想。艺术作品的写实是基础,夸张手法的运用是-种极赋情趣的创新,不仅带给作品新的生命而且在不经意以诙谐、幽默形态使人快乐而遐想。

雕塑式的“东方思想者”

潘柏林特别欣赏和崇拜法国雕塑大家罗丹,常常为其雕塑展现的激情和手法所感动。然而在潘柏林看来,欣赏和崇拜,不等于全盘照搬,罗丹的《思想者》是西方的,而达摩,则是他希望通过民族题材与创新语言,塑造而出的“东方的思想者”。

枯木与陶塑结合的开端

2004年创作《绿色的怀念》是潘柏林使用枯木与陶塑结合的开端:经千年风化的木头不刻意作雕饰而是保留自然状态,与石湾公仔结合,猴子坐在枯木上,看着自己家园尽毁,遍地黄沙,满目苍夷……在这件作品中,对动物不安与恐慌神情的精准捕捉,与枯木的沧桑感融合,形成强烈的影射意义。

02

工艺创新:

真布泥代替手工塑服饰

在工艺上,潘柏林独创了用真布泥代替手工塑服饰的新技法,丰富了人物衣纹的表现技法,使其更具质感,更加生动传神,大大提高了肌理的运用价值。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潘柏林运用真布泥烧成手法创作的陶塑《静坐达摩》,在参展的数百名大师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

03

行规创新:

打破传统开门收徒

近20年来,潘柏林打破了石湾公仔技艺“家传”的传统,以原来的湾江艺术陶瓷厂和自己创办的南江陶瓷工艺厂为基地,不分亲疏、地域,择贤收徒,先后收徒50多人,他们来自广东、河南、广西、江西等地。如今这些门徒已成为石湾陶艺界的生力军。

传承与创新,首先在于传承

回顾石湾陶艺的传承文仕变迁史,“柏林传承”标志着石湾陶艺的师徒传承谱系注入了新鲜的“活水”,他创办的柏林艺术馆是省级传承基地,他带领51位学生248件作品集体亮相月坛雅集非遭传艺荟,他将作品送到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进行展示,而石湾陶艺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也就在一代又一代之间传递。

孔   子

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看到潘柏林的作品感到非常震撼,作品和手法的独特,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令我感到潘柏林在石湾陶艺的继承和创新上做出了一种具有示范性、典范性的艺术实践,从作品的塑造,人物的传神写照,从秞色等各方面的手法以及雕塑的肌理,可以看出潘柏林的继承传统元素是那么的地道,吸收外来的元素是那么的和谐,融合贯通自成一体,也是显示了潘柏林作品的艺术特色,潘柏林的陶塑艺术作品极其广泛,特别是创新的方面使我们传统的石湾艺术,更具有活泼的一种生命力。另一个方面,就是我感到潘大师,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艺的技艺传承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一个很热心的人,他的学生非常多,我们当代的这些大师都是国宝,他们身上有很多可以说是独特的很有独创性的,别人不能替代的这些宝贵的技艺在他们身上,我想在这个时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是非常重要的,石湾陶艺在发展,历代的这些艺术家,这些艺人积累了创作的宝贵经验,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国宝级大师,还要把自己的新鲜的经验、独特的体验,他的这些绝技还要融入传统之中,使我们的文化传统成为一条不竭的河流,永远的流淌下去,特别是潘柏林大师,他带学生来传承这个非常重要,我想潘大师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在石湾陶塑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春生:

潘柏林是一位才华横溢、热爱生活、充满生活激情和永不停歇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充满生命和魅力,是当今石湾陶塑艺术的领军人物。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莎娜:

潘柏林的作品真是不一般,真正做到了生活、艺术和技艺的真善美,又是传承又是创新,这点是做到了,而且这么年轻就做到了。尤其整个衣纹我很佩服,转折和关系表现得非常好,跟人体的关系,该亮的亮,该亚光的亚光,该细的细,该有裂纹的就有裂纹,这个真是大师的水平,我们现在搞文化艺术大发展,我觉得有些东西应该推广出去,这个就是代表了我们中国的文化。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

潘柏林把原来石湾公仔传统神佛题材扩大了,在表现这个时代生活上他有所开拓。“文革”后中国陶瓷产区里面出现了一批人才,柏林应该是在佛山市石湾这个陶瓷产区当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很努力。今天在中国陶瓷产区坚持以瓷雕,陶雕为主,不改变,做得最好的是佛山。另外,他的特点是不但搞创作,还会开发市场。柏林让石湾的陶瓷融入生活,融入市场,而且带出了一大批人。

清华美术学院教授杨永善:

潘柏林的东西本身就表现着石湾的传统,在一个产区具有特色的东西,一定不能丢掉,要继承,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发展。有的人讲要创新,但不是新的就是好的,“新”应该有根底。石湾的东西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石湾的,京剧再改再创新还是京剧,不是歌剧,别走调,潘柏林在这一点上把握得很好,没有走调。但可以来点花腔,挺漂亮的,颜色釉色用得好,肯定在工艺上下了功夫了。我们搞陶瓷的就是窑工,既要玩泥还要玩釉,跟火打交道,这很不容易。我看到潘柏林的成就,很高兴。

岭南画派大师杨善深:

潘柏林作品形成其独特风格而不因循守旧,是陶艺界中不可多得之奇才。

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

潘柏林的作品能既往开来,承前启后,现在有人只能承前不能启后,有的人只能开来没有继往。

原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文职将军韩静霆:

潘柏林有非常强的原创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具有原创精神和原创意义的东西。我们中国的雕塑是什么?就是这样的陶雕,这就叫“中国的雕塑”。韩静霆说:“石湾,古陶王国。神奇的陶瓷艺术魔杖,谁是传人?潘柏林。”

霍冠华:

潘柏林大师——我的启蒙师傅。

真正认识潘柏林大师是一九八零年。那时我正在瓷彩领域很努力地学习与耕耘,潘大师的陶艺创作走进了我的艺术思维空间。他把我带进了一个有着深厚艺术底蕴的领域"石湾公仔创作"。

他一个非学院毕业、也非世袭传承的好学青年,在几年的石湾陶艺领域摸爬滚打,走上了专业创作之路,并小有名气。让我看到了传统陶艺的前景,在心灵上也深深地认准了学习陶艺这一技艺,立志在陶艺方面大干一场。受潘大师的影响,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抓起小刀,学习起临慕石湾公仔。无私的潘大师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言传身教,有时还亲临自己的家中指导,使我受益匪浅。

潘大师有大智慧,更有大胸襟。如今他的陶艺事业可谓是“一雕一乾坤,一塑一世界”。他的徒儿徒孙在他的带领下,不断为世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我能有缘受他的启蒙教育,而无比的感恩!更为能够受到他的帮带,并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而成为一个陶艺大师感到满足。

感恩有您——潘柏林师傅。

封伟民:

从湾江艺术陶瓷ㄏ起已经受潘柏林大师的感染,对石湾陶艺有了浓厚的兴趣。坭巴经大师的演释,出神入化,奥妙无穷,让人神旺。加之潘大师鼓励,从此亦与坭巴为伍。时常受其点评及指正自是获益良多。后自己成立了陶艺工作室。沉迷于型神坭釉火,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却时有兴致盎然,时而失落迷茫。盎然时大师替学生高兴。迷茫时幸得大师针砭点拨。而从艺过程中的人品与艺品。更是用朴素的言语,简单的道理,自体力行为石湾这个陶艺圈立了榜样。亦为学生等立了规矩。同时为石湾陶艺的推广不遗余力。如此,大师方为大师。有师如此,幸甚!

杨英才:

师父潘柏林对我有知遇之恩,大学毕业来石湾跟师父学石湾公仔,教我们如何处理衣纹和人物表情。带我们去跑市场拜见其他大师。渐渐的我们也都成长了起来,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也有了自己的艺术的追求。回头来看师父的作品发觉:作品完整性,趣味性,随意性透过高温烧制,把陶土材质美和塑造人物的灵动性结合的如此传神,使我们感到惊讶。作品《闲》仿佛看到一棵树在门里边自由的生长,被风吹动的树叶仿佛衣带飘飘,人脸五官眼眉已经并不重要。所有的型体都被单色物质包裹着,像凝固的舞蹈,是那样的和谐统一。师父潘柏林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石湾陶塑技艺溶解在血液里边的一种艺术风格,就是在本土的艺术实践中生长出来的具有东方韵味的中国塑造。

陈沛津:

我从一个偏僻的粤北山区农村的放牛娃到城市里成为一个陶艺从业者,继而获得多项职业荣誉和广东陶瓷艺术大师的称号。整个成长过程离不开恩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的教导。特别感谢恩师的造化之恩,对学生的技艺不吝指点,倾囊相授毫不私藏,惜才之心,溢于言表。自开始跟着师父学艺,亲眼目睹他经常创作到深夜,而我也正孜孜以求学艺,他经常是边创作边教授我学设计作品的造型、神韵,记得有一次刚刚开始学临模摹,我临摹一件作品未达到他的要求,他一手扔到地上,严厉地要求我重新临过,他那种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创作精神深深的激励着我,在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由于我是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农村出来的学生,他经常教导我的话是:“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所以无论是在思想上,艺德上给予莫大的指导与鼓励支持,使本人在艺术创作生涯中不断的提升…我要谨记恩师教诲:脚踏实地,潜心创作,默默耕陶,方能成大器,他的授艺理念对我们后辈影响深远,而且很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

冯志伟:

我的师傅潘柏林大师,是在艺术道路上影响我最深的人。

他对创作构思的想法往往出人意表,与众不同,而且最后还是塑造出非常多的经典之作。他的技法纯熟,手法多变,达到了真正工意结合、随心所欲的境界。而我认为最难得的是,他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石湾陶艺传统的精粹和特色,绝不偏离。并且经常以此告诫我们后辈,一定要保持石湾陶塑“传神”的本质,所谓“以承养变,守正创新”。

另一方面,他对石湾陶塑推广的理念,值得后辈学习和借鉴。比如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比如广收学生有教无类,比如不辞劳苦去外地交流和宣传现代社会的推广方式探索等,都是极具前瞻性的。有这样的师傅,是我们一众徒弟的荣幸;有这样的一位大师,更是石湾之幸。

本期样报

(0)

相关推荐

  • 曾小桃:爹哋对我的影响,在陶艺,更在陶艺之外

    工艺美术大师曾信昌 小时候,我曾经以爹哋矮小的身材而自卑: 长大后,我却又特别以爹哋为荣. 因为我明白了, 爹哋矮小的身材里凝结着巨人般的能量: 因为我知道了, 他就是"石湾陶艺界的一匹黑马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56—2057期(一)

    # 合刊 # 魏华师生专刊 #  2056-2057 前 言 -偶然同行- 人生中的许多偶然都是生命中的必然. 你偶然遇见的人和事最初觉得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时间久了你发现都与自己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56—2057期(二)

    # 合刊 # 魏华师生专刊 #  2056-2057 人  物 张紫芸 |ZIYUN  ZHANG 现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2019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参展经历: 2019年9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56—2057期(三)

    # 合刊 # 魏华师生专刊 #  2056-2057 抽   象 王秋莲 |QIULIAN  WANG 1990年生于广东汕头.201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3期

    目 录 封面人物:吴华先 雅逸翰林:罗殿龙 石湾陶魂:宋 敏.卢建业 论  文:刘  坚 文  苑 封面人物 吴华先 WU  HUAXIAN 湖北省监利县人,1930年12月生,早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5期

    目 录 封面人物:魏  华 名家赏析:刘炳清 石湾陶魂:李品康 论  文:冯为远 文  苑 封面人物 魏  华 WEI  HUA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广东省高校陶艺学术委员会主任,国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2期

    邓扬威专刊 邓扬威 DENG  YANGWEI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棋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广州名城名人运动会.中国棋文化峰会等活动总策划:曾经举办国内首个数码版画个人作品展,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1期

    目 录 封面人物:许钦松 新锐人物:刘  飞 石湾陶魂:童新钰 艺星璀璨:朱建安 论  文:冯为远 文  苑 来稿选登 封面人物 许钦松 XU  QINSONG 1952年生,广东汕头澄海人.国家一级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爱心捐赠、携手抗疫

    | 简   讯 | 最近,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区又增加了几个高.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广州市.佛山市.湛江市等地,抗疫形势相当严峻!为阻断疫情的大范围漫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文化参考报·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38期

     主题: 木魂书韵 --胡景初·黄伟业书画作品展  主办: 侨城艺术协会 文昌街社区老年协会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时间: 2021年3月20日至 2021年5月10日  地点: 深圳市华侨城天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