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揭阳 牛杂的逆袭之路
辛丑年春节将至,牛年即将到来。《周易》中称牛为“坤卦”的象征物,代表生养万物的大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
在我们的印象中,牛是一种勤劳而温顺的动物。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中,牛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耕种劳力,还在军事、交通甚至是民族精神的塑造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牛肉是中国人的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作为肉食的牛主要是黄牛。耕牛则包括不同属的黄牛和水牛,它们各有其野生的祖先。在河姆渡遗址曾出土牛的残骨和牙齿,半坡遗址也曾出土牛的牙齿,说明牛的驯养早在8000年前就已开始。至6000多年前,南北各地都已饲养黄牛。
商周时期养牛业有很大发展。除了肉食、交通外,牛还被大量用于祭祀。甲骨文中就有“牜”字。《周礼·地官》设有“牛人”一职,负责掌管供应各种肉牛和军需所用之役牛,分为宾客之牛、积膳之牛、膳羞之牛、军事用的犒牛、丧事用的奠牛及军旅行役的兵车之牛。《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牛,九十其椁……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于池。”由此可见,西周养牛业已具相当规模。《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役使饲养牛马的基本原则:“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如不肥充繁息者,未之有也。”
苏轼《减字木兰花》:“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另《浣溪沙》:“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陆游《病中作》:“牧羊知治民,解牛得养生,一理傥造微,何事不可明。”陆游《出塞曲》:“清泉茂草下程时,野帐牛酒争淋漓”。
潮人有食“腹内”的风俗习惯,是乡土食欲的一种食文化现象,也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
“腹内”主要指猪牛羊的内脏,统称“杂”,如猪杂、牛杂、羊杂。这些杂,看着都是不起眼的下栏货色,却是乡人眼中的无上美味,其中牛杂更为诱人。
据传,上古一位大王在先农坛亲耕祭祀农神时,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当地百姓饥馑,立即下令屠宰亲耕的牛,将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叶、牛肠等放入锅中。百姓食后醇正鲜美,味道甚好,至此流传下来。
在众多牛杂小食中,潮汕牛杂粿条应是最经典的特色小食。潮汕牛杂包括主角牛肉丸和牛筋丸,劲道的牛筋、新鲜的牛腩、爽脆的牛肚,如果还有几片鲜嫩的黄牛肉、嚼起来咯吱响的黄喉、牛百叶、牛舌那就锦上添花了!牛杂下方(碗底)铺垫细腻绵长的粿条。
牛杂粿条美味的基础离不开汤。新鲜熬制的上汤,需要新鲜牛腿骨、整个牛舌、新鲜的牛腱、牛筋、金钱肚,加上调料实实在在地熬制五个多小时方成。最后再烫上一把豆芽或青菜,配上浓郁的牛骨汤和南姜末,再配上沙茶酱和辣椒酱,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杂粿条。
金黄色的南姜末特有的香气将精心熬制的牛骨汤的味道全吊出来,汤鲜而浓,粿条劲道,豆芽爽脆,牛杂的新鲜柔软,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杂而不乱,各有特色,又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