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岩茶常见的错误泡法,拼配、洗茶、闷泡,你中了几个?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下午,客服妹子反映到一个情况。
有位外省客人,喝了十二金钗里的北斗,然后他感觉问题不对。
据说是火味太重,喝起来比较燥。
这就奇怪了。
之前推出的那版十二金钗,还只是轻火版的啊。
何况从试茶选组合到正式上架,再到现在,中间前后也经历了一个多月。
这背后,也不可能会存在没褪火的可能性啊?
于是,客服妹子特意拨去电话,了解情况。
不曾想,那位外省客人用的是当地的矿泉水泡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据麻花大胆推测,背后极有可能是泡茶水质的影响。
用矿泉水泡茶,情况比较特殊。
在很多茶客眼里,矿泉和山泉类似,都是极高端的泡茶用水。
但不少人却忽略了,某些矿物质含量高的水,极易干扰茶味。
不是将茶泡涩,就是泡出一股怪味。
最典型的,是某牌子据说水源取自阿尔卑斯山的矿泉水。
论身价它可谓是“高价”,据说喝一口水,就能摄入多种微量矿物质。
但从口感体验看,它的味道简直一言难尽,喝起来非常不爽口。
用这样的高矿化物含量的水泡岩茶,会让好茶变难喝。
喝下茶汤时只感觉毛躁不已,完全没有好茶的顺滑、绵柔、稠滑风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
泡法不当,会浪费好茶。
近期听到一个说法,叫混搭出惊喜。
说完还亲身示范, 举了一个暗黑组合。
据说在泡茶时,用老班章加上老丛水仙,能“成仙得道”。
原因是,这两款茶都属于内力深厚的款型,汤感极醇。同时喝下这两款茶,能让你的喉感体验达到巅峰。
看到这里,麻花大致想了下,老班章和正岩老丛的行情价。
一想到,这些单价要过万的好茶,竟然要拿来调饮。
建议用调鸡尾酒的方法,去喝动辄高价的老丛水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样的观点立论,真是太不负责了!
越想,越觉得无语。
越想,越觉得这是在胡闹。
越想,越觉得这是在浪费好茶。
很显然,这种据说能“成仙得道”的混搭喝茶法,能同时惹怒三拨茶客群体。
一是,爱喝岩茶的。
二是,爱喝普洱的。
三是,两者都爱喝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管是哪一方,都接受不了如此大尺度的喝茶玩法。
我们爱茶,应该尊重茶味本身的纯粹性。
不管是红茶加柠檬,还是白茶加陈皮,亦或者普洱和岩茶混着喝。
大杂烩式喝茶,极易影响好茶本味。
在目前,清饮才是茶界主流。
借用一位老茶掌柜的原话:
“那些混搭乱加料的茶,压根就不能称作是喝茶,而是在喝饮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
围绕岩茶的错误泡法,麻花还听过一个冷笑话。
某次在外喝茶,邻桌上有人正在讨论岩茶的洗茶。
A说,哎呀,怎么办,感觉头道茶不喝好浪费。
B说,头道茶汤是洗茶水,洗茶那是必须的。
此时,C出来圆场,你要是担心第一冲会洗掉岩茶的茶味,那就用冷水洗洗呗。
听到这麻花心里在想,用冷水洗岩茶,这到底是什么神奇操作?
打个比方,就好像去清洗一个没打开壳的海蛎。
它连外壳都没张开,何谈下一步的清洗和处理?根本就是没门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直接用冷水洗岩茶,往盖碗内注入生水后,倒出汤水。
倒掉这一冲的洗茶水后,稍微简单冲洗,最后才是正式冲泡。
虽说,用这种新奇的冷水洗茶法,确实在短时间内浸不出味道,不会消耗茶味,造成浪费。
但严格来说,这种充满奇思妙想的冷水洗茶做法,实则是无用功。
好茶,不用洗。
尤其是经过高温焙火的武夷岩茶,头道茶汤还有着“还魂汤”一说。
完全可以在第一冲泡茶时,留下一杯茶汤,放到最后再来慢慢细品回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另外,围绕洗茶与否,还存在一个令人扎心的真相。
要是踩坑买到极劣质的茶叶。那么洗茶能发挥的最大作用,不过是心理安慰。
千万别指望,通过简单冲洗就能洗干净!
何况,冷水洗茶还会影响到岩茶风味发挥。
当一泡岩茶事先用不够热的水,冲过一遍后,后续再继续泡茶。
部分对茶味感知敏锐的茶客,会嫌弃这样的茶,喝起来沾上了生水味。
泡岩茶,要用足够高温的沸水冲泡。
用冷水洗岩茶的念头,着实太让人费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4》
每次讲到岩茶的不当泡法,都不能少了闷泡。
故意闷泡,可以说是岩茶圈内,最常见的错误泡法。
经常遇到有茶友,一过来就直接问。
“某某岩茶该闷多久才出汤?”
又或者,抛出这样的开场白。
“我买了XXX肉桂,闷30秒再出汤,可以吧?”
再不然,在部分同行的朋友圈内,溢满这样的声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山场好的岩茶不怕闷,越闷,茶越厚。”
“岩茶重水,闷一闷再出汤,茶汤才能更饱满、醇厚、有内容。”
“好茶不怕闷……”
总感觉,闷泡对于武夷岩茶而言,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麻花要提醒,泡好茶千万别闷泡。
内质充足的好茶,应该采用渐呈式的泡法。
前几水刚开始泡茶时,动作要快。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快速注水,快速出汤,快速沥干,争取在短短数秒内倒出茶水,控尽茶汤。
内质充沛的优秀岩茶,唯有在一开始冲泡时,尽量缩减茶与水的接触时间,才能避免茶味被闷浓。
而一旦被闷浓后,再好的茶,也会变得重口味。
喝起来,彻底失去不偏不倚、浓淡适中的美感。
现实是,除非这泡岩茶已经被泡过六、七次左右,大部分的茶味被消耗。
这时再去续水泡茶,才需要适当闷一会,让剩余茶味充分浸出。
要不然,一开始泡茶,就直接下猛药。
闷泡足足一两分钟后再出汤,简直是毁茶于无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5》
将岩茶泡得好喝,你要具有一定辨识力。
要不然,随便上网一搜,容易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尤其是,遇到意见完全相左的两种观点。
比如在泡茶时间上,麻花历来提倡快出水泡法。
而不可否认,支持闷泡式喝茶的人,也不在少数。
到底,这两类一左一右的观点,谁是谁非?
答曰,实践出真知。
亲自上手一试,自然能得出分晓!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