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长庆唐蕃会盟,客观上维持了唐朝边境的安定
唐史:长庆唐蕃会盟,客观上维持了唐朝边境的安定
关键词:太和公主下嫁、悉恒谋投降
前因:太和公主下嫁
821年,唐穆宗即位后,为改善和回纥的关系,将太和公主下嫁回纥。
▲太和公主
后果:悉恒谋投降
831年,吐蕃维州守将悉恒谋以诚投降,唐文宗向吐蕃归还悉恒谋。
▲唐文宗李昂
过程始末
一、吐蕃赞普赤祖德赞想和唐朝缔结盟约、结束战争
公元821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派人向唐穆宗请求会盟,唐穆宗表示了同意。
此时的唐穆宗刚即位不久。由于双方常年战争,吐蕃赞普赤祖德赞想和唐朝缔结盟约、结束战争,于是派出了大规模使者团来长安,祭吊去世的唐宪宗,同时也向新皇帝穆宗表示祝贺。
▲唐穆宗
二、赞普赤祖德赞与唐穆宗着手准备会盟
对于赞普赤祖德赞的示好行为,唐穆宗也十分高兴,吐蕃和唐朝之间一直存在摩擦,自己又刚刚登基,吐蕃既然有善意,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唐穆宗下令把长安的重要佛寺修缮翻新,好让吐蕃的使者们好好参观。唐穆宗还派出了级别很高的使团到吐蕃回访,以回应赞普赤祖德赞的友好行为,双方和好的意图十分明显了。
进行了前面的友好铺垫,赞普赤祖德赞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率先让吐蕃大臣尚绮力陀思去长安,紧接着又派出大臣论讷罗等人,向唐穆宗提出请求,希望吐蕃与唐举行友好会盟。
这个提议说到了唐穆宗的心坎儿里,同大臣商议了一番后,他很痛快地答应了吐蕃的请求。会盟之前,吐蕃还主动把会盟的盟书交给了唐朝廷。在盟书中,赞普赤祖德赞划定了双方的地界,约定彼此井水不犯河水,谁都不可以出兵侵犯。唐穆宗同意后,双方着手准备会盟。
▲唐时期的吐蕃领地
三、唐穆宗登基后,立马寻求改变这种敌对关系
唐穆宗十分重视这次会盟,对会盟的议程仔细斟酌。不久后,会盟在长安西郊正式举办,唐朝以宰相崔植为首,聚集了众多朝廷高官共同参加会盟,而吐蕃专使则是礼部尚书论讷罗。双方在宣读了会盟盟书后,参加人员都在盟书后签了字,圆满完成了这初步的会盟。
不过,吐蕃急匆匆地向唐穆宗示好,其实事出有因。此前唐蕃交往的几十年间,双方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吐蕃出兵侵占土地是常有的事,边境战争不断的吐蕃令唐朝皇帝一度十分头疼。
为了解决吐蕃问题,当时的唐朝皇帝唐德宗想到了利用回纥牵制吐蕃,在唐和回纥的联合夹击下,被孤立的吐蕃日子不好过了,不但侵占的土地被重新夺回,还面临被敌人吞噬的风险。
好在新上任的赞普赤祖德赞十分聪明,在唐穆宗登基后,立马寻求改变这种敌对关系。唐朝廷新皇登基、忙于处理内政,也不想在边境问题上耗费过多精力,双方一拍即合。
不过按照礼制,既然是唐与吐蕃的会盟,那么会盟仪式同样要在吐蕃举行。长安会盟后,唐穆宗派了大理卿刘原鼎,在论讷罗引领下去往吐蕃。赞普热情地接待了刘原鼎一行,同时在逻些成修筑会坛,为即将在逻些召开的会盟做准备。
▲长庆会盟碑遗址
四、唐和吐蕃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期
唐穆宗对于长安会盟的重视被赞普看在眼里,为了表示吐蕃诚意,赞普派出了吐蕃所有的重臣,与唐使一起见证这重要的一刻。在会盟上,双方再次声明互不进犯边界,并歃血盟誓。
这样一来,唐和吐蕃之间长期的战争状态结束,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期。
▲赤祖德赞
结论
长庆会盟结束了唐和吐蕃之间长期对峙的战争局面,缓和了双方的关系,客观上维持了唐朝边境的安定,唐蕃会盟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资料】:《唐会要》《中国文明史》《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