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常把壶做成“鸡型”?
鸡同“吉”,二者之间有谐音之念。在传统观念中,鸡是中国古人最常见的一种圈养家禽,除了食用之外,又是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啼鸣报晓之物,晋代就有“闻鸡起舞”的成语。另一方面,鸡善群养而居之,温顺驯养无害,深得人们爱慕和喜欢。
壶,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器物种类,鸡首壶作为一种独特的壶式,它的产生、发展及衰落的过程,不仅反映了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是人们在进行艺术创造的一个过程。
文化解读
鸡首壶,又叫鸡头壶、天鸡壶,晋时称“罂”。1972年,在南京市东晋墓中出土一件青瓷鸡首壶,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七字,可知这类器物晋时称作“罂”,即小口大腹的酒器。这种壶是在盘口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设计,以鸡头作出水口而得名。
浙江天子岗晋出土鸡首壶
对于鸡首壶的造型,我们多偏向于其文化意义的阐释,大多学者都是将鸡首壶的形态、功能以及象征意义分开研究,而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意义上的解读。关于鸡首壶造型中文化意义的阐释,就不得不说当时江南经济的繁荣。特别是三国吴时期,江南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物产丰富,家禽饲养成群,鸡已经普遍存在。同一时期出土的明器中,猪栏、羊圈、狗圈、鸡笼以及谷仓等器物,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繁荣。
鸡首壶文化意义的内涵:鸡在中国十二生肖中名列第十,称之为“酉”。而王充在《论衡》中则说:“酉,鸡也。”而酉的字形则为酒器的象形,其保留首壶尊之形,在卜辞及古金文中更多地假以为“酒”字。符号是装饰的一种语言,是思想意识的路标,是物与物之间的一种媒介,更是与生活以及艺术息息相关的一种语言形式。鸡的形象通过十二生肖“酉”的转化,成为酒文化的一种象征,恰好与当时文人雅士的喜好相投。
关于鸡首壶的用途,学术界也有关不同的意义。有酒器说、茶具说、贮盛器说,也有宗教仪器说和明器说。但从现有的发掘出土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江浙和苏南等地,其早期多是实心无口,主要动能应为明器,东晋以后鸡首壶的鸡首流是空心有口,具备壶之流的作用,其实用器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是茶具和酒器。而关于鸡首壶的制作技术,主要有拉坯、模制、手捏、刻划,即壶体为拉坯成形;鸡首造型多为模制,也就是在模具中翻制成形,然后粘在鸡首壶的肩部;鸡首壶的双系也多为模具制成,也有手捏的,同样也是制作后粘在壶的肩上;而鸡首壶表面的弦纹、网格纹等纹饰则多为刻划而成,方法各不相同,各种纹饰都有自己的制作方法。
鸡首壶的演变与发展
鸡首壶是我国瓷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其中在历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就其造型和用途而言,各不相同,现以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几件鸡首壶为主要对象,选取其中三件典型器物,以期探究鸡首壶的演变与发展。
青釉鸡首壶
青釉鸡首壶,高9.5厘米,西晋时期瓷器。此鸡首壶的盘口较浅,短颈,扁圆鼓腹,肩部一侧贴鸡首,另一侧贴鸡尾。鸡头无颈,刻鸡冠羽毛精细,两侧有条形系,通体施半截青釉,盘口上下有凸起弦纹两首,肩部有两周弦纹和网格纹,可见其制作精细。也体现了这一时多为连珠纹、弦纹、水波纹的印证。
青釉双系瓷鸡首壶
青釉双系瓷鸡首壶,高15厘米,口径7.4厘米,腹围46.3厘米,为西晋时期的越窑或瓯窑器物。这件鸡首壶的盘口同样相对较浅,短颈,扁圆鼓腹。肩部一侧贴鸡头,两侧有条形系,鸡头无颈圆硕,肩至颈部饰有压印的弦纹,其通体施半截青釉。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件瓷器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的价值,也为我们研究瓷器的发展提供真实的佐证。
青釉鸡首壶
青釉鸡首壶,高17.5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12.8厘米。为东晋至南朝时期器物。盘口,短颈略束,丰肩,肩上一侧贴一鸡首,另一侧有长柄,肩部两边贴桥形系,鼓腹,腹下渐斜收,平底,通体施青釉,釉不及底呈宽带露胎,胎呈灰白色,釉面光亮如漆呈青绿色。
上述三件鸡首壶,均为青釉瓷器,其器型近似,形态各异,但就其形象而言,应为西晋和东晋不同时期的鸡首壶,再加上前面这件隋代的青釉环形鸡首壶,一共四件鸡首壶,其主要反映了三个方面特征:一是不同历史时期的鸡首壶,其壶口均为盘口,并出现不同造型;二是鸡首壶的肩部都分别贴有系,有桥形系,也有二横系,不尽相同;三是不同时期的鸡首壶,其鸡首造型各异,表达不同统治阶层下的社会意境。同时,鸡首壶也十分注重艺术的美感,兼顾实用与造型相结合,对于研究我国的南北文化交、瓷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佐价值。
青釉环形鸡首壶
青釉环形鸡首壶,瓷器,隋代,高25.2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6.2厘米。河南汤阴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左侧鸡首
整件器物造型独特,体表釉色明亮呈青绿色。器身一侧装饰鸡首,昂首向上,引颈高歌作打鸣状。其壶口为盘状,手柄是一龙首造型,龙体高出壶体,龙头向下弯曲伸入盘中,作饮水姿势。壶口的盘与壶的手柄巧妙结合,连接管状环形器身,与鸡首共同构成了整件鸡首壶的主体。
龙头伸入盘状壶口
这件壶的颈部细长,与壶口的盘相连接,肩部装饰附有二横系四个,其足部为圈形,底足平,中间微凹。其中,鸡首作为假流,起到装饰壶体的作用,虽然鸡的嘴微微张开,但它并没有与环形的壶腹相通,盛满水后,并不能从鸡首处倒出。从其装饰工艺来看,整件瓷壶以鸡首和龙首装饰为主,四系为辅。鸡首高昂,龙首独特,各自形象生动,而壶体多为素面装饰,既简单又大放。在环形的壶身与圈足底部装饰有数道阴刻弦纹,壶的颈部则是由数道凸起的弦纹进行装饰,充分体现出隋代的瓷器制作工艺的精美。
圈足的阴刻弦纹
此壶胎骨较为厚重,胎质不甚紧密,通体的釉色的绿中闪黄,釉层较薄,且不均匀。仔细观察壶体的下部,会发现有流釉的现象,以及有玻璃状的垂釉,另外整件器物的釉面有许多细碎的开片纹。细看这件鸡首壶的圈形底部,其露胎无釉,应为“正烧”法烧制,按照《中国文物大辞典》中的解释:正烧又称仰烧,是瓷器烧制法,烧制时坯件口向上放在垫具上,装入匣钵入窑焙烧。仰烧的器物口缘有釉而底足露,是北宋早期覆烧发明之前,除对口烧外,瓷器装烧基本采用这种方法。
颈部的凸起
这件青釉环形鸡首壶,是典型的南方器物,其出现在中原地区,为我们研究南北方文化和商业交流提供了实物例证,同时也为我们研究隋代青瓷制作,以及我国瓷器的发展提供了资料佐证。
- The End -
交流、服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