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与明鬼
祭祀与明鬼
《墨子·卷八·明鬼下》十一
(峻岫)
(原文)
非惟武王之事为然也,故圣王其赏也必于祖,其僇也必于社。赏于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于社者何也?告听之中也。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菆位;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必择六畜之胜腯肥倅,毛以为牺牲;圭璧琮璜,称财为度;必择五谷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故酒醴粢盛,与岁上下也。故古圣王治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后人者此也。故曰官府选效,必先祭器祭服,毕藏于府,祝宗有司,毕立于朝,牺牲不与昔聚群。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这一节墨子说:“非惟武王之事为然也,故圣王其赏也必于祖,其僇也必于社。”不仅周武王的事情是这样的,古代圣王,行赏的时候必定在祖庙里面举行,进行体罚的时候必定在社庙里举行。“赏于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于社者何也?告听之中也。”在祖庙行赏是为什么呢?是要报告祖先,平均地赏赐有功人员;在社庙行戮是为什么?就是为了报告社稷神,断狱非常公允。祖庙里赏赐,是告诉祖宗,后代建功立业了;在社稷中进行体罚,是要告诉受体罚的人,你对不起国家。“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不仅古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而且从虞夏商周三代的圣王,他们开始建国营都的时候,必定要选择国都的正坛,设立宗庙。设立宗庙就是祭告祖先。祭告祖先,不是因为有鬼,而是因为不忘记先辈创业艰难,筚路蓝缕的功劳。“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菆位;”必定在树木高大茂盛的地方,设立丛社。“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必定要选择父兄辈中,慈祥、孝顺、正直、善良的人,作为祭祀的太祝和宗伯。“必择六畜之胜腯肥倅,毛以为牺牲;圭璧琮璜,称财为度;”必定要选择六畜中,肥壮、毛色纯正的牺牲来作为祭祀品,还要摆设圭、璧、琮、璜等玉器,以符合自己的财力。“必择五谷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故酒醴粢盛,与岁上下也。”必定要选择五谷中气香色黄的米谷,用作供祭的酒醴粢盛。还要根据年限长短来确定上下的等级。
所以“古圣王治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后人者此也。”所以古时的圣王治理天下,必须先鬼神而后人类,原因即在于此。中国文化中有所谓的“祖先崇拜”。“祖先崇拜”不是因为有鬼,而是因为不忘记祖先,牢记自己的根脉,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因此要继承祖先的遗志,要告诉祖先,后人将不会辜负他们为后人的幸福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故曰官府选效,必先祭器祭服,毕藏于府,”所以说:官府里面置备供具,必定以祭品祭服为先,使尽藏于府库之中。“祝宗有司,毕立于朝,牺牲不与昔聚群。”太祝、太宗等官吏都于朝廷就位,选为祭品的牲畜不跟昔日的畜群关在一起。“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古代圣王的施政,就是如此。
墨子说的是祭祀。建宗庙,告社稷,设立祭祀的专制官员,都是出于“祖先崇拜”的需要,“祖先崇拜”的本质则是不忘本,不能做对不起祖宗的事情,不能因此证明天下有鬼。“鬼”的本意就是死去有所归。但是后来“鬼”字变了味,成了鬼怪、鬼蜮、鬼魅、鬼道,阴气冲天,来无踪去无影,变化无常,专门伤害生灵,见不得人的魔怪。人死不能复生,物质的人,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大脑死亡,人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更不可能作为鬼魅存在于世上。祭祀祖先,是生者心灵的一种寄托,祖先只存在于记忆中;而鬼魅,则是虚构出来的,恐吓生者的精神利器。墨子把“祭祀”和“鬼魅”两者混为一谈,是墨子《明鬼》思想的一大错误。(署名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