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都别盯盘了
今天,市场继续震荡,波动越来越大,创50的上升趋势不改。
大多数人最好只看收盘价,哪怕收盘价没有盘中买卖划算,但扣除盯盘情绪受干扰亏的钱,最终还是看收盘价最好。另外,不盯盘也可以安心工作,或者静心看书,这部分收益又是巨大的。
所以,建议新手最好别盯盘,每天晚上再去打开股票软件,此时夜深人静,是人最理性的时候,当看到买卖信号后,第二天开盘挂涨停价买或跌停价卖,直接就以开盘价成交了。
试一下看看,相信比天天盯盘要好很多。
接下来跟大家说声抱歉,我又在医院陪床,家人今天做的手术,前后照顾忙前忙后,我有点太累了。但想到还有很多读者等着看,怎么也要来跟大家打个招呼,免的有读者白等,所以掏出电脑坐在病床边写了这段话。
今天还是分享一篇老文,不知道明天会不会闲下来一点,争取每天都发点东西,不行就用精选老文顶上。还好写了千余篇文章,存货不少。望诸位多多理解,最迟周末就可以出院了,小手术,不用担心。
大家也多注意身体,人生的首要目的是活着,然后才能谈更高层次的追求。不多说了,下面是老文:
《资治通鉴》记载:
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
公孙鞅,是卫国国君庶出的子孙,喜欢法家的刑名之学。
笔记:
卫国,被称为战国时期的“以色列”,国家虽小,但出了很多牛人。比如商鞅,吴起、李悝、张仪、吕不韦等,他们的老家都在卫国。而牛人扎堆出现在这样一个小地方,肯定不是偶然。
卫国的国君是周武王弟康叔后裔,但老百姓都是殷商遗民,有经商的传统。商人游历天下,见多识广,文化上也更开放。
就像在大学,不管是学什么专业,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不妨多接触一些不同领域的知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视角,更多的机会。谁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工作就一定专业对口,更不能保证一辈子都只做一个领域的工作。
另外,学习更多元的知识,也是学习能力的锻炼。如果大部分知识都不是老师教给你的,而是自己学的,那将来在面对一个新领域时候,你会比其他人更有潜力。
反面例子也是现成的,战国百家争鸣,思想牛人辈出,但没有一个出自文化专制的秦国。
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
商鞅曾在魏国宰相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他的贤能,但还没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就突然重病不起。
魏惠王来到公叔痤的病榻前探望,问道:“你的病倘有不测,国家该怎么办呢?”公叔痤道:“我有个家臣名叫卫鞅,虽然年纪轻轻,却是身负奇才,希望君上能把国家大政交给他来掌管。”魏惠王听后沉默不语。
公叔痤知魏惠王无意任用卫鞅,就又说:“大王假如不任用卫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能让他离开魏国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答应后告辞而去。
笔记:
“中庶子”属于家臣,相当于公叔痤的私人助理。
一个之前从没听说过的小助理,因为前任CEO的临终推荐,一夜之间就要放到高管的位置上,魏惠王怎么可能会答应?就算魏惠王答应,公司上下也不会服气。
既然公叔痤知道商鞅是大才,为什么拖到临死才推荐,难道真的因为来不及?怎么就只让商鞅做家臣,就不能给个一官半职让商鞅锻炼下?恐怕还是嫉贤妒能,怕他的风头盖过自己,就像当年挤走吴起一样。
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
公叔痤赶紧将卫鞅召来道歉道:“我做人的原则是先君后臣,所以先为国君做谋划,然后再把谋划的内容告诉你。你快赶紧逃走吧!”卫鞅道:“国君既然不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话来杀我呢?”于是,卫鞅并未逃离魏国。
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
果然,魏惠王从公叔痤处离开后,对左右说:“公叔真是病得不轻啊!想想都让人觉得心里难受。他竟然建议我把国家大政都托付给卫鞅,接着又劝我杀掉卫鞅,难道不是太糊涂了吗?”
笔记:
从魏惠王的表现看,他也并不是真正的爱才之人。公叔痤临死前反复提到商鞅,不可能毫无原因,最起码应该把商鞅叫过来谈谈吧,但魏惠王什么也没做。
实际上,魏国是当时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商鞅最早选择去魏国并没错。就像现在,很多人出国谋发展最希望去美国,找工作最想去世界五百强。
但此时,魏国已经过了上升期,正处于稳定期。无论国家还是企业,一旦进入这种舒适区,后面往往未必是好事。就好比某大型高企,绝大多数工作只要是个人就能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大,办公室政治越来越严重,比如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党同伐异。
于是,整个魏国官场天天都在上演宫斗戏,庞涓逼走孙膑、公叔痤逼走吴起、须贾逼走范睢......一个个贤才被逼到敌国,国家怎么能不衰败?
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卫鞅到达秦国后,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推荐见到了孝公,阐述自己富国强兵的策略。孝公大喜,与他进一步商讨国家大事。
笔记:
商鞅最后还是跳槽到秦国,选择了一个创业型的小公司,让他有机会施展才华。
不过,商鞅在魏国的几年,并不是白白浪费的。大企业虽然体制僵化,没有多少晋升空间,但在大企业的从业经历,对能力和见识的提升都很有帮助。
他在丞相府潜心研究魏文侯和丞相李悝、上将军吴起这些人留下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特别是李悝留下的《法经》。后来,商鞅在秦国变法,他所颁布的法律很多都是在李悝《法经》基础上的继承与再创作,连“徙木立信”都是模仿吴起的做法。
员工喜欢说,你给我多少钱,我干多少活;老板总是说,你干多少活,我给你多少钱。
我想说,能够让自身增值的工作,要抢着干,不管给多少钱。因为你几乎不可能在一个公司干一辈子,所谓的工资只是一时的,而自身能力却是永恒的。再找下一份工作,别人看重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曾经拿多少工资。
如果商鞅看到升迁无望,也自暴自弃,或者掺和到办公室政治的宫斗戏中,那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商鞅变法了。
另外,那些牺牲健康的劳动,或者无价值的重复性劳动,要尽可能远离。哪怕不能远离,也要想办法减少,世界变化很快,没有哪个公司敢保证雇佣你一辈子。假如人到中年,再遇到公司倒闭或被迫下岗,你还能找到别的工作吗?
扪心自问,你的工作是以工资为中心,还是以提升个人能力为中心?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