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健康成长,从改善父母关系开始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而家庭关系中父母关系是整个家庭关系的核心。父母关系和谐了,家庭氛围就和谐,就会使孩子在成长中汲取幸福和美好的养分,更会使孩子不断地感受父母给予的爱与力量。
父母关系和谐友爱能够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发展,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相反,不和谐的父母关系会导致不和谐的家庭氛围,进而造成不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变得自私、胆怯、孤僻、懒惰、放任、不讲礼貌等。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的关系能够直接影响到婴幼儿的心理能否正常发展。
指责型的父母关系
指责型的父母相处模式是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是情绪占上风,然后是相互指责和推卸责任。
他们经常会相互指责∶'都是你的错,你是怎么做的事?你从来都没有做对过,我没有错。'他们经常通过争吵、指责来沟通,甚至会大打出手,暴力相向。
这样的父母对幼儿的成长持忽略的态度, 但是对孩子的要求标准却非常高,不允许孩子有任何错误,否则就会用自己的权威来镇压孩子。
在指责型父母关系中长大的孩子内心除了恐惧不安,没有安全感,还会模仿父母的相处模式,用指责、逃避责任的方式与他人互动,甚至会使用暴力或者退缩的方式解决问题,既不利于自己又会危害社会。
讨好型的父母关系
讨好型的父母相处模式是他们遇到问题时内心的感受是'我很无助,我很渺小,我也没有办法'。
他们经常会说'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你喜欢怎样,我就怎样,没事没事',他们总是过分和善,经常性地道歉、请求宽恕与谅解,总是让步。
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持溺爱的态度,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顺从、替代、包办,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怎样就怎样。
长期处于讨好型父母关系中的孩子内心感受是∶'我是上帝,我是一切,我可以什么都不做。'未来孩子进入社会后,挫败感会非常强,他们的自理能力极差。有一些家庭,孩子上大学都得陪读。对这样的孩子来讲,除了上学,别的一切都是父母的事情。如今社会上的'巨婴'都是在这样的讨好型父母关系中长大的,'啃老族'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打岔型的父母关系
打岔型的父母相处模式是他们经常漫无目的地东拉西扯,抓不住重点,头脑混乱,条理性极差。
他们经常会说∶'我也搞不清楚啊,怎么回事啊?'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持无所谓的态度。
孩子在打岔型父母关系中感受到的是没人当真在意自己,'这里根本没有我说话的地方'。并且孩子的注意力经常会被打乱与干扰。未来,孩子会模仿父母的模式经常转移注意力、忙碌、插嘴、打扰他,甚至会有多动的行为。
在家庭中,如果父亲是讨好型的模式,母亲是打岔型的模式,在这样的父母关系中,未来孩子将是会出现漫无目的、没有条理、依赖、逃避、说谎等行为。
超理智型的父母关系
超理智型的父母相处模式是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是理智占上风。
对于家庭关系,他们固执、刻板、过于理智,与其他家庭成员严重缺少情感交流。他们经常面无表情,很少言笑,权威十足,很少谈论情感问题,与人总是处于一种疏离的状态。
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持严厉的态度,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有理有据,不允许有情感加入,否则就会用自己僵硬的态度来面对孩子。
在超理智型父母关系中长大的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不会流露出任何情绪,内心是空虚的、隔绝的、孤独的。未来孩子会模仿父母过于理性的处事方式,对身边人缺少温暖,不会有情感交流,并且会逐渐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让人捉摸不透,永远给人一种距离感。
和谐型的父母关系
在家庭关系中,和谐的夫妻关系的沟通模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夫妻双方的相处式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尊重客观现实,尊重自己,同时尊重他人,主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稳定、乐观、自信等;遇到问题心平气和,合情合理,泰然处之,尊重每个人的感受。
在这样的家庭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更积极、阳光、健康,即便未来遇到困难也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寻求解决方案。
对家庭养育的建议
在早期教育中,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但有的家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父母没办法长时间陪伴互动。所以,小贝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就父母关系、亲子关系进行改善: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氛围
首先分析家庭关系结构,协调家庭成员关系尤其是父母关系,围绕孩子健康成长达成一致的教育共识。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他们都会从家庭中获得支持与力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也能用积极与阳光的心理状态去接受和调整内心世界。
多方面提高养育质量
理解家庭资源不仅是家庭收入,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做手工、散步、读绘本,既能够增加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也能促进亲子间的交流与探讨。
同时,这些活动能够建立家庭仪式感,使高质量养育行为得到循环,和谐的家庭关系能够得到更好的建设。
帮助孩子理解情绪
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开心、耍脾气、哭闹是很常见的,但比起安慰他们“没关系”、“没事了”、“不哭”等,不如帮助孩子命名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理解和接受情绪。
相信情感理解的积极力量,在与孩子探讨情绪时,引导孩子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在孩子3岁前多引导不同情绪状态的表达,能够非常好的促进孩子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看到“伙伴”的重要性
通过和不同的人相处,会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和认知。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多与别人交流活动也会发展他们的心理理论。
所以,不论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都要看到“伙伴”的重要性,多为孩子与其他小伙伴交流的环境。
例如,1-2岁需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1.5-2岁增加与熟悉成年人之间的互动,2-2.5岁多与同龄孩子互动玩耍,2岁半以后多带孩子去不同社交场合做无差别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