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漫评水浒(十三)宋江前传 就是清风山的采排版
为了让人知道,宋江前传(出场前的宋江),比那段出场的简单介绍,要精彩、刺激、复杂一百倍。施耐庵就在宋江初见花荣那段内容中,作足了功夫。总而言之,真实的宋江,那可了不得了。你看,花荣见到宋江,竟然毕恭毕敬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施耐庵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呢?
显然是因为宋江前传,远离主线,写起来又复杂,也没有必要。所以,施耐庵就用这种留白的方法,让读者去尽情的想象吧!可是普通读者哪有这种想象力呢?
花荣真正敬佩的宋江,是什么样子的宋江。肯定就是那个霸气冲天、邪气冲天的宋江。因为宋江越这样表现,花荣越敬佩宋江。
我们看原著中的内容。
那两个壮士便不斗,都纵马跑来,直到宋江、花荣马前,就马上欠身声喏:都道,“愿求神箭将军大名。”花荣在马上答道:“我这个义兄,乃是郓城县押司山东及时雨宋公明。我便是清风镇知寨小李广花荣。”
花荣说的话有问题吗?显然有问题啊!因为正常人,就不可能这样说话的。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听到花荣用这种方式说话,肯定会一脸轻视,因为,这就不是正常人的说话方式。
吕方、郭盛说:“原求神箭将军大名。”
花荣,却给来了一句:“我这个义兄,乃是郓城县押司山及时雨宋公明。我便是……”
这叫正常人说话的逻辑吗?正常人会这样说话吗?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也许不太恰当。就好像有人问:“敢问,眼前这位帅哥尊姓大名?”那个帅哥却来了一句。“我爹是李刚,我便是……”
这问题回答的,逻辑有问题吗?自然有问题啊。
这问题回答的,像正常人说话吗?自然不像。
问题是,谁听到这种话,也不会感觉奇怪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位帅哥,太崇拜自己爹了,所以走到哪里,都把自己爹顶在头上。
如果用这种例子,类比花荣,似乎有些夸张。但是,除了用这种例子,还有啥例子,能解释花荣这种不伦不类的回答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经过清风山一段共事,花荣对宋江的敬佩之情,更是如长江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了。
问题是,宋江在清风山上,到底干了些什么?
我们看看原著。
你道秦明带出的五百人马如何?一大半淹死在水中,都送了性命。生擒活捉得一百五七十人,夺了七八十疋好马,不会逃得一个回去。
秦明见了,心中自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烧死的男子、妇人,不记其数。秦明看了大惊。
秦明见问,怒气道:“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装作我去打了城子,坏了百姓人家房屋,杀害良民,倒结果了我一家老小,闪得我如今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宋江开话道:“总管休怪。昨日因留总管在山,坚意不肯,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
宋江早传下号令:休要害一个百姓,休伤一个寨兵;叫先打入南寨,把刘高一家老小,尽都杀了。
这些段落中的内容,宋江哪有一丝一毫软弱、迂腐的痕迹?
相反,处处都表现令人恐怖的霸气、邪气。总而言之,杀人如割草,无论是对官兵,还是对百姓;无论你有错没错,都是一样的。
更令人恐怖的还在于,为了收服小弟,竟然要害了小弟全家。当然了,敢害宋江的人,自然更是全家死光了。
事实上,宋江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方,还不在这里。因为这种东西虽然让人恐怖,但是你可以想象。
宋江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方,在于宋江大开杀戒后,这种冲天的霸气、邪气,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总而言之,后来出现的宋江,依然还是一个自带三分迂腐气、三分软弱气、窝囊样的文人,让人看不到丝毫的霸气、邪气。
不要说,从未亲眼见过宋江作恶的人了,就是亲眼看到宋江作恶的人,恐怕也会觉得,从前看到的只是幻觉,因为宋江绝不可能是这种恶人。
施耐庵把宋江的这种恶行,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普遍读者也不会把宋江,和恶人、不人联系在一起。相反,普遍读者,开口闭口都是,宋江太笨了、太傻了、太无能了、太迂腐了。
一个人邪恶到这种地步,已让人瞠目结舌了。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事还在于,一个人邪恶到这种地步,人们却依然都愿意相信,他是一个迂腐的、循规蹈矩的本份人。
一个坏人,能坏到这种境界,这才是坏人的最高境界。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黑而无色、厚而无形啊!
宋江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恶魔!
戴着面具的宋江,从来都是一个自带三分迂腐气、软弱气、窝囊样的文人。但是,摘下面具的宋江,则是一个要多狠有多狠,要多绝有多绝,要多恶有多恶的人。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宋江说是自己是天下第二恶人,绝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第一恶人!
宋江,从出场到谢幕。一直都小心翼翼的戴着面具在生活。他的面具,只摘下过有数的几次,而且时间都很短暂。
人们总认为,那个面具,就是真正的宋江。所以就会自动屏蔽、模糊、美化、修改真实的宋江。因为摘下面具的宋江,实在太恐怖、太残酷、太邪恶、太不可思议了。
江湖人物见到宋江,都是一副恭敬不已的样子。肯定也是因为,他们都曾或多或少的,听到过宋江这种充满霸气、邪气的传说。
也许有人会说了,你就瞎猜测吧。如果宋江在出场前,就曾有过这种霸气、邪气的表现,为什么从没有一个人说起它呢?
宋江在清风山上,肯定表现出了那种冲天的霸气、邪气。问题是,在宋江从清山下来之后,有谁曾说起过、描述过,宋江那段,令人瞠目结舌的经历呢?没有吧!
更主要的是,宋江从清风山下来之后,我们把宋江在清风山上,那段令人恐怖的内容完全屏蔽了,会影响宋江后来的故事吗?显然也不会!
从这层意义上,宋江出场前,肯定也在某个地方(而且有一次,肯定是和花荣合作),曾把自己那种充满霸气、邪气的一面完全展示出来。只是事情一结束,宋江那种冲天的霸气、邪气,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而且再也没有人提起过。
如果宋江只是一个霸气冲天、邪气冲天的人,那他也许会成为江湖上的传说与神话,却不会惹得人们都疯狂的迷恋他、崇拜他。
面对一个充满霸气、邪气的江湖大哥,人们肯定都会报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谁也知道,和这种大哥靠的太近了,那就是传说中的引狼入室啊!
但是,宋江那种不可思议的迂腐、窝囊、软弱的样子。却显然让人们,对他充满了一种异样的感觉。那就是,人们总会忍不住想靠近它,虽然大家都知道有关宋江的传说,充满了妖异、恐怖、邪恶的内容,却仍然不由自主的靠近他。
施耐庵塑造的宋江,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那就是外表迂腐、软弱、无能,内在霸气冲天、邪气冲天、才气不凡。
宋江就如一把绝世的魔刀,深藏在陈旧、古老、质朴的刀鞘中。
见过那把魔刀出鞘的人,肯定都会对这把魔刀,充满了敬畏的心理。但是,又偏偏无法描述这把魔刀的具体样子。因为魔刀的真实样子,是端不上台面的。所以许多亲眼看到它的人,只是一再说它神奇,却偏偏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更增添了这把魔刀的妖异。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任何一个江湖人物,只要见识过宋江在清风山上的所作所为,肯定都会发自心底的敬畏宋江。但是,他们却不能这样夸宋江。“你看宋大哥有多狠、多恶、多胆大包天、多有本事……”接下来,再把清风山上的事,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一番。
因为你敢这样夸宋大哥,肯定是不想活了。因为你这是在夸宋大哥,还是在骂宋大哥。
如果人们都这样宣传宋大哥,江湖人一见宋大哥,肯定会又敬、又怕了。问题是,大哥的形象也让你彻底毁了。
所以人们在说起宋大哥时,通常只说对宋大哥的崇拜之情,就如绵绵江水滔滔不绝。至于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们谁也不敢乱说的。
如果非要说些具体的内容,自然就是宋大哥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义薄云天。
这就是人们夸上海滩的杜老大,肯定都会说杜老大如何扶危济困,行善积德;更会说杜老大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绝不可能把杜老大端不上台面的狠事、恶事都拿出来说事。因为你敢这样胡说八道,十有八九,尸体就会莫名其妙的漂浮在黄埔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