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100法: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指的是写文章的时候,作者用谁的口吻来说话。记叙的人称一共有三种。
第一人称
作者用“我”的口吻来写文章,我们读文章的时候,仿佛文章中的那个“我”和我们在促膝谈心,显得亲切、真实。“我”是作者写文章时使用的一种口吻,并不一定是作者本人,作者可以赋予“我”各种各样的身份和地位。
11、“我”作线索。通过“我”的活动,把事件连贯起来,“我”像一条线索一样。
例如《祝福》一文,通过“我”回到鲁镇遇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回忆起她的半生遭遇,把故事组织起来,“我”起到了穿线的作用:“我”回到故乡无处投奔,只好住在四叔家里,引出鲁四老爷和四婶;通过“我”去访问朋友,遇见祥林嫂,引出祥林嫂的凄凉晚景;通过“我”听见四叔发脾气,引出祥林嫂的惨死;通过“我”的回忆,引出祥林嫂半生的经历以及卫老婆子,柳妈、祥林嫂的婆婆、贺老六等人物。如果没有“我”这条线索,这些事件和人物就串不成串,不成其为文章。
12“我”作主角。作者以某个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的口吻记叙。
例如《竞选州长》的作者以一个独立党党员的身份,叙述“自己”在竞选纽约州州长的过程中遇到的诬陷和嘲弄,被搞得“声名狼藉”不得不退出竞选的经过,把资产阶级政客的虚伪、凶狠、奸诈、下流,揭露得淋沥尽致。因为作者是用“我”的口吻记叙的,随时可以抒发感情和发表评论,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穷人的专利权》也是用这种方法写的,所以能把一个穷人申请一项专利遇到的名目繁多的刁难和勒索写得活灵活现,象是“我”在当面向我们诉说,所以能深深打动我们的心。
13.“我”作配角。作者以“我”的口吻来记叙别人的事,“我”作配角。
因为有“我”这个具有某种身份和地位的人参加了某事,所以记叙起来显得真实,显得亲切。例如《百合花》一文,因为“我”是文工团创作室的成员,总攻之前被分配到连里作救护工作,认识了通讯员和新媳妇,是通讯员和新媳妇事迹的见证人,所以通讯员和新媳妇的事迹就显得真实,感染力强。因为有了配角“我”的活动,内容也显得充实,反映的生活更丰富更深刻。《百合花》中的“我”性格泼辣、热情爽朗,很会做群众工作,虽然“我”不是主要表现的对象,也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14.“我”作衬托。用“我”的口吻记叙“我”和另外的人,“我”是低能的,衬托出主人公的高超;“我”是卑微的,衬托出主人公的高尚。例如《一件小事》ー文,用“我”和洋车夫对待跌倒的老太太的不同态度,衬托出洋车夫思想的高尚。
第二人称
作者以给“你”写信或和“你”谈话的方式记叙、抒情。
15.向“你”直陈法。作者以和“你”直接谈话的方式记叙或抒情,虽然文章字面上没有提及读者,只提到了“你”,但是,因为情真意切,读者却丝亳没有被置之不理的感觉,反而会被文章的内容牢牢地吸引住,被深深地打动。
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月的哀思》,都是采取和周总理直接谈话的方式来记叙和抒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但是,这种写法不便于容纳更多的事件和人物,只能容纳“你”所参与的事件,所以,不宜用这种方法来写长篇巨著。
16.第二人称插话。作者在面向读者记叙某人某事时,在某个地方,及时变换人称,直接向他所记叙的人物,用“你”直接倾诉,然后仍恢复原来的人称,仍然面向读者记叙。
因为这种第二人称的插话,多出现在情感最强烈的地方,读者并不会因记叙的人称暂时改变而茫然,反而觉得此处不是作者在直接向“你”诉说衷肠,而是自己情不自禁地在向作者所记叙的人物直陈胸臆。等到读者从这种情境中解脱出来之后,渴望继续了解人物的事迹时,作者又及时恢复了原来的人称,面向读者继续记叙,正和读者的心理变化相吻合,所以读者并未觉出人称的变化,不会感觉人称的混乱。例如《离不开你》一文,作者在写刘桂芬决心服侍因工伤失去双臂的丈夫之后,突然改用第二人称热情讴歌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象刘桂芬一样朴实、忠厚、善良的中国妇女的美德:
第三人称
在整个作品中均看不到作者的影子,作者是客观地用“他”如何如何地吻来记叙抒情和议论的。例如《党员登记表》、《项链》、《范进中举》等大量课文都是用“第三人称”来写的。
17.客观记叙法。作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忠实地把他观察捜集到的材料公诸于众,而作者自己,不以“我”的身份出现。
例如《眼睛与仿生学》作者把眼睛与仿生学的关系以及有关的知识一一介绍给读者,但是自始至终我们看不到作者的影子。又例如《王贵与李香香》一文,作者把王贵与李香香争取自由、参加革命斗争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记叙出来,也有抒情和评论,但是,作者不以“我”的身份露面。
这种写法,是较之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用得更普遍的方法,几乎没有任何题材不能用它来记叙。
18展示画面法。作者运用具体描写的功夫,把一幅幅自然风光、社会生活场面、人物活动描摹下来,使读者像看电影一样如身临其境,但并未觉察出作者的存在。
例如《药》、《阿Q正传》的作者为我们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开一幅幅生活的画卷,使我们通过这一幅幅画卷,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了解各式各样的人物,仿佛我自己也进入了作者描摹的那种情境。但是,自始至终,我们没有觉察出作者在哪里,作者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