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他们都钟爱《流浪者之歌》?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说说我们都听过的,但不知道其魔力的《流浪者之歌》。


文/如海

《在远方》里,路阎王得知女儿路晓鸥与穷屌丝姚远恋爱时,他怒不可遏地给了姚远一巴掌,并责令他离自己的女儿远一点。甚至,他听到姚远车里播放自己和女儿一直喜欢的《流浪者之歌》时,也十分不屑:听《海阔天空》的姚远,怎么听得懂,或者说怎么配听《流浪者之歌》?

不同世界的人,永远活在两个处于平行线上的时空里,无需时间或者距离,就可以硬生生地让彼此相离,这是世界无情残酷而真实的规则。门当户对或许不是绝对的,但多数时候是必须承认的现实。

姚远和路晓鸥模拟演完《罗密欧与朱丽叶》那天,是1999年12月31日,他和她沉浸在幸福的爱河里,路晓鸥期盼着姚远在新年的第一天,深情地对她说出那三个字。姚远眉目间的忧郁丛生,众生都不看好的爱情,结局永远是令人遗憾的。

正如路阎王所说的那样,《流浪者之歌》所独特的气质是悲怆,悲怆的人生让人无可奈何。

姚远消失在了新年的第一天,坐上列车不辞而别地离开了路晓鸥的世界。他深深地知道,他纵然再怎么努力奋斗,都永远给不了研究生学历的路晓鸥路阎王所期待的东西,那是一个父亲老泪纵横的希冀,也是他配不上那份感情的必然选择。姚远是理性和隐忍的,再配上他的勤奋和苦干,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注定了他日后创业的成功。儿女情长终究会阻碍逆袭,何况那本就不属于他那个世界的爱情。

姚远和路晓鸥虐心的交错而过,也几度让年龄大了的我落泪,毕竟有情人终难成眷属的酸楚让人唏嘘和喟叹,让原本我们曾奢望过的那些希望都化为泡影。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凄惨的,《流浪者之歌》也是悲伤的,人生之路上,难道除却了悲哀就只剩下悲哀了吗?

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去审视,路阎王是精明和无可厚非的,他采取了迂回的战术,给姚远道歉然后语重心长地倾述自己的不易。姚远知难而退。唯一留给路晓鸥的是无尽的痛苦。两个男人责无旁贷的选择,符合现实人生的一切理性,徒留感性的路晓鸥,在感情的世界里生不如死、生无可恋。还好,她是学心理学的,有着内心足够的强大,支撑着她永不放弃那份感情。

每个人都没有错的现实里,却有着沉重的悲伤一直蔓延。

《流浪者之歌》究竟是什么歌曲,有着如此的魔力呢?让路阎王和路晓鸥都钟爱不已。实际上,歌曲响起的时候,我们都有着久违的感觉,甚至有人说一听《流浪者之歌》就充满喜感,荡气回肠的伤感我们都往往忽略了,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在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功夫》里,我们邂逅过这首歌。电影里,有两次出现了《流浪者之歌》。

之后,《流浪者之歌》经常被用到恶搞的地方,被各种喜剧玩坏了。当然,对于没有学过小提琴的人而言,可能只想到搞笑和喜剧是正常的。但,丝毫不妨碍这首曲子所成就的伟大。

电影《功夫》里,一次是肩膀上插在刀的周星驰和包租婆在马路上狂奔,夸张的表演和漫画式的背景,伴随着轻快的小提琴节奏,令人捧腹大笑。另外一次是周星驰在交通灯里逼毒,周星驰是说困在笼子里有一种凄美而迷离的感觉,很喜欢《流浪者之歌》。据说,周星驰的母亲,也非常钟爱《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

《流浪者之歌》前面是轻柔充满忧伤的旋律,后面逐渐欢快,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一般结束。我似乎明白了,路阎王、路晓鸥,周星驰及他的母亲,钟爱这首曲子的真正原因,那就是悲伤之后的欢快,一如坎坷的人生,只要我们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终有欢快的未来迎接自己。

只要心不流浪,到哪里都是绿洲。梦不荒芜,笑容依旧。

那么,喜欢《海阔天空》的姚远,其实并非没有资格唱《流浪者之歌》。他起初是去了解路晓鸥的爱好才知道了这首曲子,后来是真正喜欢上了它。因为他爱的人,也因为他创业的艰难人生,激励着他永不妥协、矢志不渝的,一直都有《流浪者之歌》磅礴的力量。纵然如蝼蚁偷生,也要挣扎不屈,不奋斗,有追悔。

激励并鼓舞着筚路蓝缕往前的人,慰藉人心而充满力量。流浪者之歌,一首属于每个人心底不朽的名曲。

图片来源:龙湖时代天街麦克斯摄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