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选举】 多夫·莱文:大国获得投票权:大国选举干预对选举结果的影响

简  介

作者

多夫·莱文(Dov H. Levin),加州大学政治科学系讲师

编译】陈丽

校对】李源 褚峰熠

来源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 Vol60, Issue 2, 2016

核心观点

大国以党派方式干预另一个国家的选举时,选举后果会怎样呢?大国经常把党派选举干预作为主要的外交政策工具。例如,1946年到2000年间的每九次竞争性选举中就有一次受到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干预。然而学术界很少关注干预对目标国选举结果的影响。作者认为,这种干预通常会显著增加受助候选人的选举机会,而且公开干预比秘密干预更有效。作者选取1946到2000年间的美国和苏联/俄罗斯进行干预选举的数据库进行研究,发现这两种观点都有强有力的支撑。

文章导读

在第一部分引言中,作者主要介绍了研究主题的意义、文章的结构框架。在第二部分的文献综述中,作者对以往有关大国进行干预选举的文献进行了整理。目前,对于选举干预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史学家将选举干预归纳于某个特定时代或国家间双边关系研究的范畴之中;情报研究学者通常对选举干预进行案例分析。目前鲜有研究关注外部大国选举干预对目标国选举结果的影响。

第三部分中,作者提出了两个假设,并进行了理论说明。假设一:选举干预会增加受助候选人或受助政党选举成功的机会。作者提出了大国进行选举干预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动力因素,即大国认为其利益会受到目标国内某一候选人或某一政党的危害。二是行为者因素,即目标国内有愿意和大国进行合作的候选人或政党。当两个前提条件无法满足时,大国不会对目标国进行选举干预。假设二:公开选举干预比秘密选举干预对受助的候选人或政党更有益。作者认为公开选举干预和秘密选举干预各有利弊。公开选举干预能够进行更广泛的选举操纵,获得更高的成功机会,但是可能会带来民众的反弹,产生反效果。相反,秘密选举干预意味着低风险低效率,民众反弹的可能性会减少,但是为了避免干预暴露,干预使用的手段和效果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对于在每一次的选举干预中,大国应该选择公开干预还是秘密干预取决于受助对象提供的国内民众的偏好信息。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中,作者用实证分析论证了提出的两个假设。

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作者首先回顾了自己的论点,即选举干预对受助候选人或党派有实质性的好处。在摇摆不定的选举中,公开干预明显比秘密干预更有效。随后作者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国进行选举干预是大国决定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有效方式。即使大国不向民主国家使用武力,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对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施加重大影响。当下,军事干预代价越来越高,民主国家越来越普遍,选举干预将会成为大国外交政策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工具。未来,任何一个国家想要谋取地区霸权或全球霸权,不一定会像许多理论家预测的那样爆发战争,相反,大国可以以选举干预清除阻止他们崛起的势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