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试试看?成就了一名老管制员
芳言:从今日起,守望君开设新栏目《我们》,讲述我们空管人的故事,通过文字,认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身边人~
全文字数1800字
阅读时间约6分钟
本文作者 石同栓
他进入民航,是因为“试试看”。
郭分良,民航河北空管分局综合业务部副部长。1994年,当时的他在工厂工作已经两年有余。
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无聊的翻着报纸,一则招聘启事吸引了他——民航河北省管理局招聘广告,民航石家庄正定机场招聘雷达、通导等专业技术人才。
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报名了,然后按照程序通过了招聘考试。
在面试体检时,当时航行处领导找他谈话,问愿不愿意去学习,一直想重返校园的他毫不迟疑的同意了,当时也真不知道要去学什么。
在天津中国民航大学学习的日子里,他才接触到抽象的“管制 ”这个概念——,隔行如隔山,与工厂的电气、机械等具体的物质完全不同。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对“管制”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客观存在的“三维”空间。
1995年2月18日 ,正值寒假期间,他在单位实践,见证了河北民航史上划时代的一刻,民航石家庄正定机场顺利通航。
1995年7月,他顺利的通过了管制专业的各项考试,正式成为了一名管制员。
当时有很多为了开航的需要,从内蒙、邯郸等地抽调过来的管制前辈,当然,各地有各地的特色,不同的师傅,就有不同的方式,他就像武侠小说里一个初学武功的学徒,汲取着不同的功力一样。
那时,工作方式称“程序管制”,没有二次雷达。工作手段要靠“顺风耳”——无线电通信,要准确掌握航空器的位置,一是要机组报告,这主要依据过导航台或航路转弯点来确定,老天爷给力时,低空飞行的航空器也可依据明显的地标来掌握位置,航空器的位置以及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要靠管制员计算。
那时,大家就像小学生一样,对于调配了典型的飞行冲突,能够津津乐道的说上一周,将个人的工作经验、调配技巧以及心得,毫无保留与大家共享,管制水平日渐提高;闲暇之余,将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与大家分享,感情和友谊也与日俱增。
1997年秋季,石家庄机场跑道延长工程开工建设了,当时第一天值班, 第二天还要拎着贝克,到跑道头出起飞线。
一天下来,浑身是土,有时一天也喝不上一口水,那时看着到了跑道头,还在奋力滑跑的包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竣工前期,危险系数就更大了,从空中很难分辨新旧跑道的界限,为了不让进场航空器落在未开放的部分,虽然铺设了“T”字布等标志,但看着即将场外接地的飞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通过全体管制员的努力 ,安全、顺利的保证了如此难度的不停航施工 。
到了2000年,按照民航总局的统一规划,在石家庄机场投资建设了二次雷达。自此,石家庄的管制员有了“千里眼”。虽然是它只是航路雷达,但是,因为精度扫描频率高,也可以作为进近雷达使用。“黑室”的感觉已然成为过去,飞机的位置高度等信息顿然清晰可见,安全保障能力大为提高。
2001年12月25日,在民航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石家庄空管站成立了。空管的业务建设、设备设施的投入以及管制方式的改进等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009年,河北空管分局雷达模拟机投入使用,在正式使用前,他兼职总局模拟机教员,在做好塔台进近管制室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空隙时间,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编制模拟机练习,为了保证练习的实用性,尽可能的仿真,每个练习都要跑上几遍,反复调整有关参数,使练习尽量接近本场航班运行情况,最大幅度的提高管制员的技能水平。
为了提高管制员特情处置的能力,他还将自己多年了工作中遇到的特情,结合刚刚修订的运行手册,编制特情练习,并且为了提高管制员应对备降以及今后飞行量增长的需要,特意编制了大流量练习。
事实证明,在以后的特情处置以及应对2010年河北地区航班量迅猛增长的局面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石家庄机场飞行量的增加,民航河北空管分局未雨绸缪,做好了进近管制区开放的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6月2日零时,石家庄进近管制区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河北空管分局空管保障能力迈上一大步。2011年12月28日,在石家庄进近管制区实现了雷达管制,空管保障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2012年的12月26日在石家庄进近管制区内实现了雷达管制缩小间隔,飞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机场和空管唇齿相依,荣辱与共。他用自己的经历见证了历史:保障了1996年洪水时抢险救灾飞行、2008年汶川地震抢险救灾、2008年北京奥运相关的火炬传递等。
面对未来,他说还要继续努力,为河北民航的跨越式的发展、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规划实施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