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户”是指哪三户?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春秋战国时,楚国领土最为广袤,包含了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就算楚国领域宽广,但最终还是被后来居上的大秦给灭了国,楚国百姓心中的傲娇在秦国玄衣铁蹄下被碾成齑粉,悲愤之中留下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里的三户并不是指楚国的三户人家,而是指楚国影响力最大的三个公族:“屈、景、昭”。这句话是说楚国虽然被灭,但楚国的屈、景、昭三个公族后继有人,摧毁秦国的,必然是楚国!
楚国姓氏背景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王族的祖先为季连,芈姓,季连有一个后裔叫做鬻熊(鬻yù),在周朝时候,周成王封鬻熊的重孙子熊绎为子爵,为芈熊绎(芈为姓、熊绎为氏,那个时候有姓也有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公族的姓皆为“芈”氏,只有国君的氏能尊为“熊”,如果不是国君,是不能用“熊”为氏的。
季连的后人在楚地开枝散叶,除了国君为“熊”氏外,其他芈姓后人的“氏”在楚国的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分化。
最早分化出来的是斗氏,斗氏后来演化成成、班、申公、苗氏等,成氏被灭族后,其庶族繁衍下来有一个项氏,项羽便是项氏族人。
在一些列的演化后,战国时期屈、景、昭三家在楚国影响力最大,成为楚国的最具代表的三个“氏”。
屈:楚武王儿子,芈熊瑕,封于屈(现秭归县东) ,后代以屈为氏;
景:楚平王长庶子,芈熊子西,楚令尹,景氏第一世祖;
昭:楚昭王庶子, 芈熊子良;
三个“氏”的族人众多,对楚国影响巨大,后来楚国王室专门成立了“三闾大夫”来管理着三个氏的族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号召力量
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被太史公记入了《史记》,足可见这句口号对当时百姓的影响力有多大。它就像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把大秦帝国铁腕统治的黑幕燃破一角,露出黎明的一线曙光。
楚国公族中的项氏传人项羽就扛起了抵抗大秦的旗帜,率领江东子弟在秦末搅动天下风云,击败了章邯和王离,杀死秦王子婴,亲手摧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应验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总结
楚国王室在漫长的历史中其实演化出来七十多个“氏”,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引申来看,“三户”其实代表了楚国残存下来的公族。世人相信楚国公族中人才济济,灭大秦国的也定然是楚国公族!
■楚国在春秋时代楚成王熊恽时期开始崛起。在楚武王熊通时期因熊通奉行铁腕政策,敢作敢为,楚国开始强盛,楚武王春秋三小霸之一。到楚庄王熊旅时期因熊旅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楚国到了鼎盛的时代,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到了楚宣王熊良夫、楚威王熊商时期进入了最鼎盛时期。在楚怀王因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
楚国的国君一脉一般只有熊氏才可以使用,屈、景、昭三族分別源自楚武王、楚平王、楚昭王,屈、景、昭三大家族,属于三个比较大的楚国公族,并称楚王族三姓。三族一直把持着楚国要职,为了管理三大家族,楚国还专门设立了三闾大夫之职,著名的屈原就曾任此职。
■《史记》中范增的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以说是引来了无数学者、粉丝的关注和讨论,到底这“三户”指的是哪三户呢?大家看看到底哪种说法最在理。
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来历
想弄明白这句话啥意思,咱们得知道它是打哪儿来的。前面咱们说了这句话出自《史记》,是范增说的一句,那么当时是怎么回事呢?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史记.项羽本纪》
大意是:陈胜死了以后,实力强大的楚国势力项梁、项羽两叔侄迎来了70岁老宅男范增的加入。他站出来跟项梁说:“陈胜就应该败。秦灭六国,楚国是最冤的。楚怀王当初被秦王骗去秦国,楚国人现在还可怜他呢。人家楚南公都说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他陈胜不知道立楚王之后,反而自立为王,能长久得了么?将军您可跟他不一样,咱们可得立楚王之后啊。”项梁听了范增的话,才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也一样称楚怀王。意思就是爷孙俩都是楚怀王,主要目的就是收买人心。
这里面,范增提到了一个关键人物——楚南公。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就是这位楚南公说的。至于他是谁呢,范增没有说,《史记》里面也没有记载。但是,在《汉书.艺文志》里面有提到过一个《南公十三篇》,就是范增口里的这位楚南公的作品——一部阴阳家作品。
阴阳家也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种,主要研究的就是阴阳五行、命理术数之类的,最擅长的便是谶语。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楚南公的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实际上也是一句关于秦楚两国未来的谶语。
二、“三户”指的是哪三户呢?
正面重点来了,这“三户”到底是哪三户呢?先摆出相关的几种观点:
1、三大家族说
在楚国历史上,有三个公族特别有名,即昭氏、屈氏和景氏。为了便于管理,楚国当时还有一个特色的官职“三闾大夫”,就是专门负责主持宗庙祭祀,兼管三大家族子弟教育等闲差的,大诗人屈原当初就做过这个官。
持三大家族说的人认为就算楚国只有这三大家族,也一定能重新繁衍起来,最终灭掉秦国。
2、地名说
灭秦关键性一战,项羽大破秦军时渡过的那个渡口就叫三户津,名字是与谶语暗合的,所以也有人认为“三户”指的是地名。
3、虚指说
日本有个汉学者叫龙川资言,他认为,所谓的“三户”不过就是指代少而已,并不是说具体的数量,就是说楚国即使剩不下几户,也一定能灭掉秦国,体现的就是自信。
4、名人说
就是指灭秦时三个来自楚国的关键性人物——陈胜、项羽、刘邦。
陈胜是陈郡阳城人,项羽是泗水郡下相人,刘邦是泗水郡丰邑人,这三个地方当初都是楚国的地盘,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是楚国人,而他们又都是灭秦的关键人物。陈胜起义,建立张楚政权,成功打破了秦朝统一的格局;项羽巨鹿之战灭掉了秦军主力,后来又收降了章邯手里的二十万秦军,几乎相当于拿下了秦朝当时在函谷关以东的全部军事力量;刘邦第一个打到了咸阳城,接受秦朝的投降,相当于亲手埋葬了大秦帝国。
正是因为这三个人的功绩,所以被认为是“三户”的最好代表。
客观来说,四种说法都有各自的弊端。
三大家族虽人数众多,但并不能代表楚国所有贵族,至少王族熊氏便不在此例;地名说则有些略显牵强;说是虚指又显得有些宽泛,不够有针对性;名人说又有些过分拔高个人,尤其是将同为楚人的吴广、项梁都排除在外,更是显得不合乎情理。
不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谶语,自然也就很难那么契合。所以,这四种说法里面除了“虚指说”以外,可以说都是属于是应验谶语的表现,随便择其任意一个都无不可,权看个人的理解了。
毕竟在灭秦的道路上,确实楚人做得最多,功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