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为什么,就是不想听到“大地震”这样的词
网上有人传说,京城某报即将并入另一家报纸,标题为《北京媒体圈的“大地震”……》,似乎令人扼腕叹息。
可谓京华烟云。
也许是因为那家媒体特殊的背景及其社会影响力,才引起了业界的惊呼。
其实,此前的很多城市,都发生了这样的“地震”,有的还是我等历练过的媒体,被人称之为“媒体黄埔X期”。
从那些媒体走出来的人,早已“散落民间”,很多人从事了相关的行业,比如,出版、广告、文案、创意、会展等等,据说都还不错,甚至不少仁兄已是集团总裁,也有腰缠万贯者,不一而足。
“媒体人情结”在淡化,个人以为,这是时代的进步,当然是一大好事。
比如,在西方,很多优秀的媒体人最终成为了畅销书职业作家、著名的专栏作者、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等等,个人认为,这是很多“文字民工”、“改稿匠”应该学习的。
所以,一份报纸的退隐江湖或离开,并没有那么大的震撼力,用“大地震”来描述,让人不由自主地去考虑其震级的当量,够污啊!
在广播电视都不怎么普及的时代,纸媒曾经被人们当做“教科书”,更是一种理想情怀的“代名词”,很多人在它快捷的信息中成长,甚至光荣地、豪迈地成为其中一员。
如今,新媒体风起云涌,甚至连新媒体一阵火热之后——商业手段刷屏被识破之后,纸媒的成色依然没有黯淡——最关键的是,它的团队在成长、创新。
在“地震”前加一个“大”字,让人想起近几年来,某些省份在反腐中出现的“塌方式”情况,起初往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题或谈资。
渐渐地,很忙的人们已经不再那么惊诧。是的,这是一种常态——制度化反腐带来的效应,这更应该是人们高兴的。
更何况是一份报纸的去留。在经济新常态里,媒体的去留,面临的是“自然法则”。
今天的很多都市媒体,是10余年前纸媒“战国时代”、“黄金时代”的产物,昔日纸媒的狂欢,带来的恶果是同质化等问题。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实,有的营盘不是铁打的。
市场竞争带来的媒体停刊休刊、隐退江湖、归并划转、整合合并、化蛹为蝶,其实不是“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