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可以从重庆火锅全身而退
架锅、生火,等汤沸腾起来……然后,你夹着一筷子毛肚或鸭肠放进去。这是烫重庆火锅的“开场白”。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种酷刑叫镬烹,也是这样的流程,所不同的是,放进汤里的不是五花八门的荤素菜品,而是被判处极刑的犯人——这样的犯人,其罪大恶极应该比五马奔尸或千刀万剐还要罪孽深重,比如,挖了人家的老祖坟或者篡夺帝位。后来,永乐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也就是从侄儿朱允炆手上强夺帝位的朱棣)觉得此种刑法太过残忍,不准再用。
火锅里有一道菜叫生抠鸭肠。据说,是从活蹦乱跳的鸭子肚子里抠出鸭肠来,端到你面前时还冒着热气,你刚刚还听到鸭子的惨叫……有次,在南山上吃火锅,服务员给我们推荐这道菜时,我们不是被菜单上的价格吓倒,而是觉得太过残忍——这比镬烹还要残忍,你的吃相一定跟扭曲!
有次,我在四川都江堰听说有一道菜叫跳跳兔,是从活兔身上割下肉来放到烧烫的鹅卵石上,肉呲呲地跳几下就可以吃了。这与生抠鸭肠无异,简直是暴殄天物!鲜,就是商家的卖点。
在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眼里,东北的酸菜白肉锅、老北京铜锅涮肉、广式打边炉、潮汕牛肉锅、台湾一人锅等并不算火锅。在重庆人的标准里,有麻辣才叫火锅。那么,如果六大流派的火锅都成立,火锅的第一特质不是麻辣,而是鲜。鲜,也是陆派火锅与海派火锅的本质区别。
世界上有四种人:男人、女人、吃火锅的人、不吃火锅的人。
《2017年度餐饮大数据白皮书》显示,在餐饮业态里,火锅的销售额占比达22%,是第一国民美食。
火锅里煮着一锅江湖,它的第二特质是团圆。团圆的氛围,吃的是人情,甚至血缘。对于重庆人来说,火锅作为一个交际平台,比欧美文质彬彬的酒会要来得酣畅淋漓得多——它给我们营造的“一口锅吃饭”的亲密感无与伦比,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一顿不行就两顿。
在燧石取火的远古,火种贵过金银,年轻力壮的外出狩猎,年长体弱的留守看火,也许这就是“伙食”的来源——一起“共火而食”的人,并不逊于歃血为盟的伙伴,火锅营造的亲热、亲密氛围可见一斑。很多人都讨厌用筷子吃汤菜的人,但一直保持沸腾的火锅自带消毒功能,你给在座的任何人夹菜都不会遭到排斥。
它的第三特质是包容与平等。在这方面,也许只有国粹麻将才能与火锅相比,你要烫什么、吃什么并不需要像其他饭桌上一样讲究在座者的地位尊卑,你对调料的自由选择、对五花八门食材的“拿来”、对各自大快朵颐吃相的相视一笑,都能实现社交的统一意志和个人心情舒畅。
在朋友圈,如果你没有凑足“九宫格”,首先就给人一种“违和感”。各自安好,便是晴天。现在“一人一锅”的盛行,一来体现了对“独善其身”者的尊重,二来可以让食客避免“单身狗”的尴尬。
这是它的第四特质,创新。还有营销上的创新,有的火锅打出了第一顿让你吃“霸王餐”的广告,前提是你充值这顿火锅三四倍的消费卡,旋即顾客奔走相告、天天宾客满座。
抗战期间,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吓得妥协派想投降,却吓不了爱吃火锅的重庆人,有人在废墟上搭个帐篷,前去吃火锅的人趋之若鹜。在“七上八下”的翻滚画面里,捞一肚子七荤八素,管他天翻地覆,回家国泰民安地美美睡一觉。
它的第五特质是烟火气与阳春白雪。
有的店,老板才是招牌,顾客排队是他最好的广告,哪怕他的服务态度不好到你“爱吃不吃”,但顾客要的就是店里划拳嬉戏、嘈杂闹热的烟火气。出差回来的重庆人下飞机的第一餐就是吃火锅,他们称之为“还魂餐”。当然,重庆小面也算。
重庆火锅最开始是码头下里巴人的“懒办法烹饪”,从防空洞到背街小巷,从商圈制高点到美食街的黄金地段,它早已成为外地人打卡重庆的标志性美食,不管你对重庆火锅是否有发自肺腑的热爱,一旦沾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全身而退。
如今,一些重庆品牌火锅早已在全国连锁,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锅汤及调料的精致与美感、作为配餐的小吃和饮料的私家秘制,早已有了阳春白雪的气质,可以为你私人定制各种流派的火锅,让你吃出儒雅、尊享与高贵。
它的第六特质是让人半推半就,从此不能全身而退。不吃或不喜欢吃火锅的人,是怕火锅油烟沾身,怕上火、怕喧闹、怕吃胖。但火锅的社交功能让人欲罢不能,它是一个人合群能力的试金石,它是一个人打开寂寞切口的关键一役——人生在笑谈中,江湖在火锅里。
人生最漫长的等待是等锅来、等锅开,在这个黄金时间段里,一个人的人生格局或许就此打开。
还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