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自废武功”只能让宋朝集体沦丧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宋朝为什么能持续300多年,你知道吗?宋朝为什么地盘越来越小,你知道吗?

因为他们执行的是一种叫“守内虚外”的自废武功的治国之道。

什么叫守内虚外?

说通俗点儿:就是防家贼比防外贼更严;说难听点儿,就是宁与外贼,不予家奴

宋太祖的时候还好点儿,赵匡胤知道内贼要防,外贼也不能松懈,所以宋初的军事还是相当强大的。

但自从酷爱专研政治的宋太宗上位后,宋朝的“武功”就开始下滑了。赵光义的权术没几个人能玩儿得过他,但在军事的驾驭能力上他赶他哥哥(赵匡胤)就差远了。

驾驭不了,很好办,那就废了它。一不做二不休,从赵光义开始,他为了坐稳江山,就不断自废武功,把兵锋全部都收敛起来,缩成一个密不透风的乌龟,任你狂风暴雨,都打不穿它。你看宋朝的禁军设置就可以一见端倪。

赵光义把全国一半的禁军都驻扎在都城开封,其余的全部分散在边关,就算你把他们全部召集起来发动兵变,也最多和京师打个平手。谁有这个能力和胆量呢?没有,更何况这些戍边军还被拆成了无数块儿,永远别想凝聚在一起。这就叫“强干弱枝”

戍边军既然各自为战,同理,他们也别想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所以像西夏这样的小政权也能和大宋拼个你死我活,纠缠100多年。大宋眼看着坐拥豪华的军队和装备却只能步步退缩,纳币求和,做一个邻国眼中的“友好之邦”

要说最痛苦的,就是宋朝的军人了,特别是戍边军。上阵冲锋,拿刀砍人的事儿没少干过,朝廷一旦不需要你了,你就得立马歇菜,喝西北风去。您别说,北宋打西夏的西军还真是喝的西北风。

要说北宋集中火力打党项羌,哪还有什么李元昊?哪还有什么大夏?就是因为一帮守内虚外的人害怕尾大不掉,才硬生生地催生了大夏这个政权。

要不是宋神宗痛下决心,启用王安石变法,搞了个“熙河开边”,一举挽回对西夏的劣势,估计不用金兵南下,大宋都要被西夏给逼疯。

然而司马光一上台,外贼就不是问题了,主动缴械求和,专心对付王安石的“余党”。前线将士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成果一下子就付之东流了,估计他们不被敌人打死,都被自己人给气死了。

这还没完,宋军的猪队友还很多,他们专干坑人的事儿。宋军本来就不互相统属,各自为战,经常因为不协同作战而导致好局变成坏局,越能打的将领越容易被自己的猪队友坑死。

好不容易盼来个朝廷大员主持大局、统一指挥,偏偏又是个不懂实战的文官。瞎指挥一通,给敌人送完人头后又回去干他的老本行去了,丢下个烂摊子让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去收拾。

明明打胜仗了,却收到朝廷下令撤军的圣旨,说是见好就收,生怕你乘胜追击一下子把敌人的老巢给端了,然后他又要开始为这些居功自傲的兵油子们而发愁了。

这就是大宋核心阶层的思维逻辑,他们不怕你打败仗,就怕你功高盖主,他们的最大心愿就是让你保持平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任你是姜太公转世,孙武子复生,你能踏平西夏、收复燕云吗?

所以,宋朝注定是一个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胖子,不做任何运动,手无缚鸡之力,终有一天会引来豺狼的光顾。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