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将“寡人”改成“朕”自称?你将“朕”字拆开念就懂了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秦王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太后的情人嫪毐动用秦王御玺以及太后玺发动叛乱。但嫪毐万万没想到,秦王政早就猜到他的所为,提前布置了三千精兵。事后秦王政将嫪毐处死,又摔死了他与太后生的两个私生子,将太后关进雍城的萯阳宫。第二年秦王政再次以雷霆手段罢免吕不韦的相职,并将他流放巴蜀,吕不韦自尽。
从这些可以看出,秦王政虽然还只有二十来岁,但已经具有雄主的潜质了。而扫清独掌大权的障碍后,他的所想便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完成祖辈心愿统一六国。七年之后也就是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所有准备已经妥当,秦派内史腾灭了韩。这是统一之战的开端,随后、赵、魏、楚、燕、齐相继被灭,十年兼并了六国。
此时他需要干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南方的百越北方的匈奴,又比如说一统后的种种制度。对南方的百越,秦王政派出了五十万大军出征,北方的匈奴则是派出三十万大军。接着他与李斯等大臣着手内务,首要的便是确定称号,皇帝这个称号是嬴政自己定下的。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采用三皇的皇五帝的帝。
最终成了皇帝,而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的人,因此自称始皇帝。除始皇帝之外,他还确立了一个皇帝的自称,那就是“朕”,秦始皇为何要自称为朕?其实在这之前朕并非是皇帝的专属,只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不分贵贱。人人都可以使用,始皇帝自称之后,才开始成为皇帝的专属自称。
从那之后,除了皇帝谁也不能用,用了是要被砍头的。而在更早,君主们大多使用的是寡人、孤等称呼,寡人是用得较多的一个自称,在先秦时代,诸侯们大多使用寡人自称。不过这个称呼可不是孤家寡人的那种意思,而是寡德之人,古人讲究以德治国。寡人算是君主们的一种自谦,这里头的学问大着呢,朕这个自称自然也没那么简单。
这个字最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便有出现,经过考证有史学家认为,在西周之前这个字的意思应该是舟之裂缝。不过这个说法还未得到准确认可,目前只能算是猜测,而值得一注意的是。如今人们看到的朕实际上是简体字,从前的朕字不是这个样子的,原先左边是舟右边是灷。舟指的是华夏这个大船,灷在古代的意思是火种,合起来就是华夏的火种。
在古代火种又极其重要,一般只保存在位高权重的人手里,这便有了点权利的意味在里头。也有人解释说,秦始皇乘舟随水流,舟上的火种为他照亮前方,令他不会迷失方向。此外还有认为秦始皇用朕,跟他的名字嬴政有些相关,因为同音。总而言之,秦始皇为何用朕说法很多,但最被认可的还是代表权力的那个说法,你认为呢?
参考资料:《史记》、《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