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孩子那么优秀,他还会自卑?

小明语录: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经历过多少个十年与过去,人生更重要的是,你能创造多少个崭新的十年与未来。

小明微学大,我们今天继续回答学员的提问,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心理操纵对孩子们、儿童教育以及他们的性格塑造的影响。

01

精英模型教育

大家现在都普遍发现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这代孩子出了问题,这代孩子出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低欲综合征。

在这段时间我做的这些夏令营里面,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孩子们普遍没有欲望。

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其中有种原因很容易被我们所忽视,那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就变成了欣赏精英、培育精英,包括我们给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是在强调这一点。

比如说在宣扬学霸,宣扬一种精英的模型,孩子们在这过程中就用一种非常精致的、利己的、功利性的方式来学习,所以我们把这种现象也看作是一种心理操纵。就是整个社会弥散出来的一种精英模型给孩子们产生的一种心理操纵。

至少从我们那代人开始,我们没有这样的一种意识,就是每个孩子都要变成一个什么精英模型。

但一旦这种意识从社会开始一步一步的渗透,进入到孩子们的心灵的时候,渗透进入到学校教育,渗透进入到父母们的心灵的时候,孩子们培养方式就变了。

02

挫败感使得孩子自卑

就像我今天看到的一个案例,一个孩子暑假想去学游泳,学了没几天他就不再去学了,为啥?他说他是学不会。人家那些学游泳的孩子,每个人都能游好远,而且游泳动作很标准、很漂亮。

孩子在这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挫败感,也就是说现在的孩子们进入到任何一个学习课堂、培训学校,他们感受到的全部是这种挫败感。

原因就是在这种过度内卷的教育模型中,每个孩子都在追求的一种精致的、一种精英的模型。就是精致的养育加精英的这种教育模型就导致孩子们不断的在各个领域受挫。

这种在各个领域的受挫,就使得孩子们在与同龄人相比起来,他们会觉得自己似乎有某种缺陷,是一种生理的缺陷,还是心理的缺陷,还是思维的,智商的,情商的等等各种各样的缺陷,这种缺陷就会让孩子们觉得有一种心理上的自卑感。

在这种自卑感的作用下,孩子们当然要产生一个关于自卑的补偿,就是我要补偿我的自卑,我在哪里能找到补偿呢?

有些孩子通过玩网络游戏来得到补偿,因为网络游戏会给人一种虚幻的成就感,孩子们在这过程中获得一种对自卑的补偿。

还有些孩子甚至玩游戏都玩不好,那么这孩子就会对游戏也放弃,这听起来似乎又是一件好事儿。

但是像这类孩子,由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学校生活中他们已经是挫败感了,然后他们在游戏世界里面也得不到成就感,他们就会变得更加的自卑,然后把自己封闭起来,就变成了一个不断的被边缘化的孩子。

这样说起来,这种竞争失败的孩子似乎他们就很可怜,似乎他们就培养受挫,似乎他们就被养废了。

那么那些通过精致模型、精英模型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们是否就成功了呢?

也不会,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精致模型和精英模型培养的孩子,他们只是在社会生活的某一些方面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一个长板,但是事实上除了这个长板以外,在其他方面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甚至包括生活的基本需求。

就像在我们的夏令营,我们发现有些孩子他想洗衣服,给他洗衣机,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他看了一圈洗衣机不会用,回去手洗也不会洗,干脆就不洗了。

也就是说这些被宠坏了的孩子,他们有种无能感,这种无能感也引发了他们的自卑,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社会孩子们为什么会变得低欲望,就是他们普遍是自卑的。

03

用优越感补偿内心的恐惧与自卑

那么那些所谓的学霸或者所谓的在某一种培训学校里面获得某一种优势感的孩子,他们就拼命的去追求这种优越感,通过这种追求优越感来减少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自卑。

也就是说他们实际上是用在某个领域的一种优势感来掩盖自己潜在的自卑感

也正是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在很多领域他们是无能的,所以在我们的夏令营里面,我们安排的很多活动里面,他们为什么不参与?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无能的,他们通过不参与,通过降低欲望,通过冷漠来保护自己的优势感,所以这些孩子也会变成低欲望的孩子。

甚至这些孩子平时在某一些场合,他们还会表现出一种谦虚或者谦逊,但实际上这是他们伪装出来的、虚构出来的一种性格表象。

那么这些孩子更喜欢追求的是以自身的某一方面的优点来羞辱别人,这样才能保护自己,让自己能够获得一种由自卑所带的补偿性的需要。

当然,由于生活中他们擅长的领域并不多,所以他们就会把那些不擅长的领域永远排除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之外,所以他们就会普遍表现为只对个别领域怀有一定的投入的兴趣,当然兴趣的背后支撑他们的是为了追求优越感的这种需要,而在其他的领域,他们都会表现出低欲望。

04

互联网加重了自卑感

但是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和过去不同,过去人类不是在互联网时代。

之前,比如说你是一个小村子里面的人,那么你可能擅长跳舞或者擅长唱歌,甚至你擅长编一个漏斗,编一个竹筐,那么你需要的是和这村里面的150个人作比较,你很容易就会变成一个中上的人,这是自然而然的非常简单的事情。

后来由于人们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你的任何一个技能几乎都是和全球的人做比较。

所以比如说你觉得自己唱歌不错,但是你不会把自己唱的歌发到网上去,发到网上去,也没有人点赞。原因就是现在要想获得大众能够认可的一个这样的行为,你的一个擅长的东西放到网上之后,就会被无穷无尽的我们人类的群体给掩盖了。

所以说互联网时代其实加重了人的这种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不再是和自己村子里面人在进行着各种个人能力,甚至也包括学习等等这些的比较。

那么现在的这种比较模式,它永远都是和一代人在网络上进行着同代人的比较,就像很多游戏公司会做排名一样,你再厉害的人,你都会发现前面有更高的高手在前面排名。

所以这种互联网时代的现象非常容易导致人们的挫败感,因为每个人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和自己村里面的人来进行比较。

05

比较让孩子们不敢进行深度的情感交流

由于这种精致的喂养和精英的模型,使得孩子们随时都处于一种我要和别人进行比较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态势下,所以随时随地要和别人比较,在比较中不要产生挫败感是孩子们现在最主要的一种心理需求,这种需求有它的积极方面,但是还有更多的坏处。

这种坏处就是孩子们不再敢和其他孩子能够完全的放下他的面具,能够和大家结成很好的友谊。

因为孩子们和孩子在一起,他们一直在比较着。这种比较,把每个孩子都吓到了,使他们甚至不敢去进行更深度的情感交流,因为为了防御自己因自卑感而受挫,所以保持优势感,是他们现在心里面更重要的一个心理需求。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社会生活中所流传的一种社会心理,它会通过一种心理操纵的方式一层一层的向下进行转移。

就好比说,整个社会都弥散着一种精英模型的需要,人们要求每件事儿都要力求完美,力求正确,不允许出错,一切按照最高标准的商务准则来进行实施和计划。

那么在这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多的不敢出错,或者把自己的缺点伪装起来,所以人们也会变得不敢与人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

这样的话,世界上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们在精神世界里面变得越来越孤独。当然这种孤独也导致了人们的低欲望的一种生活和心理的现状。

小明语录: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生命最终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尝试各种可能,去生活!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小明老师著作

内容简介:
研究表明,个体智能开发的程度与三个方面的能力有关,即:逻辑思维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系统的逻辑训练最好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掌握逻辑学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因此,从小打基础学习逻辑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作者在儿童心理学理论和实操领域深耕多年,熟知儿童心理认知规律,在中西方哲学与逻辑学思想基础上,将心理学和逻辑学完美结合,全新建构适合本土化的儿童读本。

小明老师微信号

zhaoxiaoming3

中国心理圈

手把手心理实操训练模式创始人

中国心理圈真正教实操的老师

赵小明导师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管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文化心理组委员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心理安全员》

《新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必知的100个核心概念》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2

央视财经频道《职场健康课》栏目嘉宾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栏目心理专家

央视少儿频道《异想天开》栏目心理专家

央视少儿频道《萌娃运动会》栏目心理专家

央视旗下网络媒体央视频,疫情期间特约连线心理专家

作     者:赵小明

文字整理:邢    娟

图文编辑:王    红

审    核:段艳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