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言‖006.路有多远

【文后有彩蛋】

论语漫言‖006.路有多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曾子的话,语出《论语·泰伯第八》。
这是一句令人感慨不已的话。在《泰伯》的前几章,一直都在讲曾子,而且是曾子临终前的事情,这句话应该也是在“曾子有疾”之后说的吧。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这段是曾子的最后遗言,曾子的手和脚都已经不能动了。他说自己一直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而后,终于可以解脱了,自由了。为什么这么谨慎戒惧?同样是因为“仁以为己任”,要修身、要齐家、要治国,要做好学生还要做好领导,要做表率还要“慎独”,上不能欺天下不能骗人,中间还不能糊弄自己,如此看来,活着确实有点累。
曾子是颜渊之后,孔子之学的继承者。颜渊逍遥洒脱,颇有庄生气象,而曾子则小心谨慎,老成持重。是不是这样,我没有考证,这是我从文字上获得的观感。
这两段话,刚好可以互相印证。
“弘”是弘大之意,章太炎先生考证 “弘”即“强”字。“毅”是坚毅。我觉得,两个“强”未免有点重复,“弘”是弘大,目标远大;“毅”是坚毅,是品格坚毅,是百折不挠的行动力。有目标、有行动,两者缺一不可。
在这里,曾子的口气让人万分感慨。“不可以不”,比“一定要”多了几分婉转和沉重。为什么“不可以不弘毅”呢?因为“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之学,仁是核心,包括内在的修养,也包括外在的运用,这是“体”和“用”的关系,仁是儒学终生的修行,内圣外王、修齐治平,是儒门的宗旨。这和我们的“修道”、“修佛”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各有侧重而已。孔子之后,儒门更加侧重入世,逐渐形成了“世间法”的刻板印象。因为“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门修身养性之学,逐渐隐而不彰。(公众号:潜真堂)
以“仁”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到死才能停止,这条路不是很远吗?

【网络图片】

曾子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慨,与他的性格是有关系的。我们看他平时治学修身的态度,“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相比之下,曾子显然多了一份责任,减了几分潇洒。我想,这既是曾子性格造成的,也与颜渊早亡之后,曾子承担了继承孔子之学大任的压力有关。
其实,我们从修行的角度,从一个更大的时空观念上看,这条路还要更长。一个身体的死亡,不过是“分段生死”的一个片段,微小得就像瀑布中的一个水珠,电流中的一个电子,生命是相续不断的,修行也不是一生一世的事,甚至不是三生三世的事,那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
所以,我们要有愿力。大愿是我们内心的力量,它会引导我们,临命终时、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于一刹那见三世,入佛境界,如幻解脱。
当然,话说回来,“弘”既然是目标,也是愿力,“毅”是态度,也是行持。曾子只是暂时休息,他的修行,还在继续。
20200412

——完了?

——不,哪有个完呢。

——我也去,行吗?

【电影《追捕》片段】

附:文章分类链接

论语漫言‖004.脆弱的关键

论语漫言‖005.观过知人

番外篇‖036.说说“玄关一窍”

番外篇‖37.关于“拿脚练拳”的几个问题

番外篇‖038.道在日用

番外篇‖039.“钱投鼓”与“球投鼓”

闲情‖024.最酷最美小萝莉

传习录‖68.马长勋老师谈“打轮”

传习录‖71.《八字歌》及其他

传习录‖72.马长勋老师谈《打手歌》、《乱环诀》

潜修集‖072.道士上山

潜修集‖073.成长的快乐

潜修集‖074.松紧适度自调适

读史札记‖井陉战场古今谈⑪

年轻时代‖34.车过开封

年轻时代‖42.给阿琳【6首】

年轻时代‖43.水中的诉说

(0)

相关推荐